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包装箱自动翻料的连续生产系统

一种包装箱自动翻料的连续生产系统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箱自动翻料的连续生产系统,包括纸板导料件包括夹持件两外侧分别设置的第一、二导料板,第一、二导料板呈对称状布置,第一、二导料板之间的间距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第一、二导料板下端之间的间距与纸板沿第二转轴轴向的宽度相一致,第一、二导料板下端的内侧分别设置水平布置的第一、二推料输送带,第一、二推料输送带的输送面与第二裱纸机的裱纸供料机构的输送面相平齐,夹持件位于第一、二推料输送带之间。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生产系统,其可有效提高包装盒生产的连续性,实现高档包装盒的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29148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王丽;

    申请/专利号CN201510790202.5

  • 发明设计人 王丽;

    申请日2015-11-16

  • 分类号B31B7/00;B31B7/02;B31B7/74;B31B7/14;B31B1/82;B44C7/02;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科大花园4栋302室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4:02:0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9-2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31B50/00 专利号:ZL2015107902025 申请日:20151116 授权公告日:2018062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8-06-29

    授权

    授权

  • 2018-06-26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B31B50/00 登记生效日:20180607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1116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6-03-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31B7/00 申请日:201511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2-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装箱自动翻料的连续生产系 统。

背景技术

礼品盒、包装盒常用于生产生活,由于礼品盒和包装盒的结构相对 于一般的包装盒其结构较为复杂、材料结构要求更为复杂,因此目前大 多采用人工生产,特别是一些用于高档礼品包装的礼品盒。因此有必要 提供一种能够用于高档礼品盒生产的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 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包装箱自动翻料的连续生产系统,其可 用于礼品盒或包装盒的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包装箱自动翻料的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纸板进 行切分的第一切分机,对切分后的纸板进行模切制形的第一模切机,对 衬纸进行切分的第二切分机,将切分后的衬纸张贴到模切后的纸板内表 面的第一裱纸机,用于对面纸进行印刷的印刷机,用于对印刷后的面纸 进行切分的第三切分机,用于向切分后的面纸进行覆膜的覆膜机,用于 将覆膜后的面纸张贴到已经张贴衬纸的纸板外表面的第二裱纸机,用于 对张贴面纸后的纸板进行模切开窗的第二模切机,用于向切窗后的纸板 进行贴窗的贴窗机,以及用于对贴窗后的纸板进行糊盒成型的糊盒机;

贴窗机包括第三机架,第三机架上设置有以下机构:用于对切割有 窗口的纸板进行供料的第三供料机构和对纸板进行输送的第四输送机 构;对透明贴膜进行供料的窗膜供料机构和用于向透明贴膜表面涂覆胶 液的第三涂胶机构;用于将透明贴膜贴附在纸板的窗口处的贴膜机构和 对透明贴膜进行裁剪的剪切机构,以及对贴膜后的纸板进行卸料的第三 卸料机构;所述的第三供料机构包括水平布置的第一纸板输送带,第一 纸板输送带进料端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撑托纸板的第一纸板支架,第一纸 板支架靠近第一纸板输送带的端部沿第一纸板输送带的带宽方向间隔 设置第一滚轮,第一滚轮的轴线沿水平方向布置且与第一纸板输送带的 带宽方向相平行,第一纸板输送带的中部上方设置有挡限组件,挡限组 件包括沿铅垂方向布置的挡条以及固定挡条的第二安装支架,挡条沿第 一纸板输送带的带宽方向在第二安装支架上间隔设置,挡条与第一滚轮 相对应布置,挡条下端距第一纸板输送带输送面的间距与单张纸板的厚 度相一致,第一纸板支架两外侧分别设置立状布置的挡限板,第一滚轮 的顶点高度大于第一纸板输送带输送面的高度,纸板码叠状堆放在纸板 供料机构上,纸板的一端与挡条进行抵靠,纸板的另一端被第一滚轮支 撑;

第一、二裱纸机的结构相同,第一裱纸机包括第二机架,第二机架 上设置有水平布置的裱纸输送带,裱纸输送带的前端与第二切分机的卸 料口相对布置,裱纸输送带的中部外侧设置有用于对纸板进行供料和输 送的裱纸供料机构,裱纸输送带的中部上方设置有用于向衬纸表面涂覆 胶液的第二涂胶机构、以及用于将裱纸供料机构上的纸板移至裱纸输送 带上与涂覆胶液的衬纸进行叠合的裱纸取料机构,裱纸输送带的后端依 次设置用于将衬纸对纸板边部进行包边的包边机构、对包边后的纸板进 行卸料的第一卸料输送带,第一卸料输送带与第二裱纸机的裱纸供料机 构相对应布置且两者之间设置有对纸板进行翻料的第二翻料机构,第二 裱纸机上的裱纸输送带的前端与覆膜机的卸料口相对布置;

第二翻料机构包括转动固定在第二机架上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垂 直于第一卸料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布置,第二转轴的轴身上设置有用于夹 持纸板的夹持件,夹持件沿第二转轴的周向间隔设置偶数个,夹持件由 相互平行的第一、二夹板构成,第一、二夹板沿第二转轴径向的宽度小 于纸板沿第一卸料输送带输送方向的宽度,第一、二夹板沿第二转轴轴 向的宽度小于纸板沿第二转轴轴向的宽度,第二转轴与第二裱纸机的裱 纸供料机构之间设置有纸板导料件,纸板导料件包括夹持件两外侧分别 设置的第一、二导料板,第一、二导料板呈对称状布置,第一、二导料 板之间的间距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第一、二导料板下端之间的间距与纸 板沿第二转轴轴向的宽度相一致,第一、二导料板下端的内侧分别设置 水平布置的第一、二推料输送带,第一、二推料输送带的输送面与第二 裱纸机的裱纸供料机构的输送面相平齐,夹持件位于第一、二推料输送 带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生产系统或方法,其可有效提高包装盒生产 的连续性,实现高档包装盒的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覆膜机的工作原理图;

图3为第一、二裱纸机的工作原理图;

图4为贴窗机的工作原理图;

图5为第一翻纸机构和第四切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第四切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裱纸供料机构、裱纸取料机构和裱纸输送带的局部结构示意 图;

图9、图10分别为裱纸取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压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第二翻料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主视图;

图14为图12的俯视图;

图15为第二翻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纸板导料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第三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第三卸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 明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 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高档礼品盒或者包装箱其相对于一般的包装盒,其需要对纸板的 内、外表面分别进行裱纸,所使用的衬纸、面纸的材料要相对于一般包 装盒更为高档,对于材料的选取,在此不进行详细的说明,由于增加了 纸板内表面粘贴衬纸的操作,因此,需要对传统的包装盒生产系统进行 改进。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在现有的包装盒生产线上进行的改 进,系统中所采用的设备均与原生产系统相同(如第一、二、三切分机、 第一模切机44、印刷机47、第二模切机45、糊盒机46,其是直接从市 场上购买得到)或者在原有生产设备的基础上改进得到(如覆膜机10、 第一、二裱纸机20A、20B、贴窗机30,其是在购买的成品设备上改进 得到),当然也可采用其他具有同等功能的包装盒生产设备进行等同替 换。

本发明提供的包装箱自动翻料的连续生产系统的改进点主要如下:

1、改进覆膜机10的面纸出料,传统覆膜机10输出的面纸,其覆 膜一侧表面朝上,因此无法直接输送至裱纸机在其没有覆膜的一侧表面 进行涂胶对纸板进行裱纸,中间需要进行集料和翻转布料操作,增加工 序和生产成本,本发明改进后的覆膜机10其输出的面纸的覆膜一侧表 面朝下,能够直接输出至第二裱纸机20B的裱纸输送带23进行涂胶生 产,减少中间的转送过程。同时改进后的覆膜机10其对于面纸的切分 更加可靠、快速、切口整齐。

2、在第一、二裱纸机20A、20B之间设置第二翻料机构26,由于需 要在纸板的内、外表面分别贴附衬纸和面纸,而一台裱纸机只能完成纸 板一侧表面的裱纸(纸张张贴),因此需要采用两台裱纸机进行操作, 由于传统裱纸机上没有设置翻纸机构,因此在纸板一侧表面贴附衬纸后 需要将其进行收集翻转,然后再进行精确定位后向纸板的另一侧表面张 贴面纸,收集翻转操作繁琐而且都由人工操作完成,耗时费力,并且翻 转后需要对纸板重新进行定位输送,操作不便。而在本发明改进的第一、 二裱纸机20A、20B之间,通过设置的第二翻纸机构对纸板进行翻转和 输送,避免需要人工翻纸,且在翻纸过程中实现对第二裱纸机20B的准 确进料,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另外第一、二裱纸机20A、20B 中对裱纸取料机构22也进行了改进,使得纸板输送过程中即使出现了 偏移,也能及时进行纠偏,提高裱纸机运行的可靠性。

3、对贴窗机30的第三供料机构31和第三卸料机构34进行改进, 提高供料效率和卸料效率,缩短生产周期。

具体采取的方案如下:

如图1所示,礼品盒/包装盒生产系统,包括对纸板进行切分的第 一切分机41,对切分后的纸板进行模切制形的第一模切机44,对衬纸 进行切分的第二切分机42,将切分后的衬纸张贴到模切后的纸板内表面 的第一裱纸机20A(第一皮壳机),用于对面纸进行印刷的印刷机47, 用于对印刷后的面纸进行切分的第三切分机43,用于向切分后的面纸进 行覆膜的覆膜机10,用于将覆膜后的面纸张贴到已经张贴衬纸的纸板外 表面的第二裱纸机20B(第二皮壳机),用于对张贴面纸后的纸板进行模 切开窗的第二模切机45,用于向切窗后的纸板进行贴窗的贴窗机30, 以及用于对贴窗后的纸板进行糊盒成型的糊盒机46。

采用本系统生产礼品盒/包装盒的方法,包括如下操作:

步骤一:将卷捆状的纸板在第一切分机41上切分成块状,然后在 第一模切机44上进行模切制形;将印刷好的卷捆状的衬纸在第二切分 机42上切分成与纸板相适应大小的纸张;将卷捆状的面纸在印刷机47 上印刷图案,印刷图案后在第三切分机43上切分成与纸板相适应大小 的纸张,切分后的面纸输送至覆膜机10在其表面进行覆膜;

步骤二:通过第一裱纸机20A将衬纸张贴在纸板的内表面,通过第 二裱纸机20B将面纸张贴在纸板的外表面,然后通过第二模切机45在 纸板上模切开窗,并通过贴窗机30在窗口处贴透明膜,最后通过糊盒 机46将纸板粘贴成型,将成型后的包装盒进行打包。

覆膜机10采取的方案具体如图2、5、6、7所示,覆膜机10包括 第一机架,第一机架上设置有以下机构:用于对切分后的面纸进行排布 进料输送的第一供纸机构11,用于对薄膜进行供料的第一供膜机构14, 用于向薄膜表面涂覆胶液的第一涂胶机构13,用于将薄膜贴附在面纸表 面的覆膜机构12,用于对覆膜后的面纸进行切分的第四切分机构16, 覆膜机构12与第四切分机构16之间设置有对面纸进行翻纸的第一翻纸 机构15,第四切分机构16包括沿面纸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面纸输 送导辊组161、第二面纸输送导辊组162以及第一面纸输送带163,第 一、二面纸输送导辊161、162组之间设置有用于对面纸进行切分的第 四切分组件164,面纸在第一、二面纸输送导辊161、162之间呈倾斜状 布置且面纸的高度随输送方向逐渐减小,第四切分组件164包括在面纸 的边部切割切口的第四切刀,第一面纸输送带163的输送速度大于第二 面纸输送导辊组162的输送速度,第一面纸输送带163的上层带体的下 侧设置有面纸支撑辊165,第一面纸输送带163的上层带体的上侧设置 有第一安装轴166和第一压纸轮167,第一安装轴166上沿第一面纸输 送带163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安装臂168,各第一安装臂168上分 别安装第一压纸轮167,第一压纸轮167和面纸支撑辊165相对布置; 第一面纸输送带163进料端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安装杆169和面纸导纸件 1691,面纸导纸件1691在面纸的两边部下侧分别设置,面纸导纸件1691 为一短棒构成(或者面纸导纸件1691为一沿第一面纸输送带163的带 宽方向布置的楔形块构成,楔形块的截面由面纸的边部向内逐渐减小, 面纸导纸件的上表面应为弧形面,防止面纸导纸件在覆膜上形成划痕), 短棒沿第一面纸输送带163的带宽方向布置且短棒截面由面纸的边部向 内逐渐减小,面纸支撑辊165、第一安装轴166、第一安装杆169均沿 第一面纸输送带163的带宽方向布置,第一安装杆169上沿第一面纸输 送带163的带宽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压纸条1692,第一压纸条1692的一 端与第一安装杆169沿第一面纸输送带163的带宽方向构成转动配合连 接,第一压纸条1692的另一端沿第一面纸输送带163的输送方向向第 一压纸轮167一侧延伸设置;第一翻纸机构15包括第一机架上依次设 置的相平行布置的第一、三面纸输送辊151、153,第一、三面纸输送辊 151、153之间设置有第一、二翻纸辊15a、15b,第一、二翻纸辊15a、 15b呈垂直状上、下布置,第一、二翻纸辊15a、15b的外侧设置有第二 面纸输送辊152,第二面纸输送辊152的高度介于第一、二翻纸辊15a、 15b高度之间,第二面纸输送辊152与第一、三面纸输送辊151、153相 垂直布置,第一、二翻纸辊与第一、二、三面纸输送辊均成45°夹角布 置。

覆膜机10是在传统覆膜机10上进行改进,因此,第一供纸机构11、 第一供膜机构14、第一涂胶机构13、覆膜机构12的实施可以参照现有 覆膜机10的实施方式进行操作。先通过第一翻纸机构使得面纸的覆膜 面朝下布置,面纸在第一翻纸机构上的布置如图5中虚线所示,然后通 过第四切分组件164在相邻面纸的交接处切割切口,然后通过第一面纸 输送带163与第二面纸输送导辊组162的差速将两面纸沿切口拉断,实 现面纸之间的切分,切分后的面纸直接被输送至第二裱纸机20B粘贴在 纸板的外表面。面纸导纸件1691的设置对面纸的边部进行抬起和纠偏, 使得面纸边部切割的切口张开,使得差速撕断能够瞬间完成,使得两面 纸之间的切口整齐。第一压纸条1692可为一铝铁板片构成,其对面纸 进行压紧,防止面纸切分时弹起,避免造成后续的输送问题,保证面纸 的快速整齐切分,切分时整条生产线的输送是不间断和降速的,因此生 产速度被提高。

具体的为,第一安装轴166的两端转动安装在第一机架上,第一安 装轴166与调节其进行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相连接,第一压纸轮167与 第一安装臂168沿第一安装臂168的高度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连接, 第一安装臂168上还设置有(用于)对第一压纸轮167(的安装位置) 进行锁紧的第一锁紧组件276;各第一压纸轮167与第一面纸输送带163 上输送面之间的间距沿方向A逐渐减小,方向A为面纸设置第四切分组 件164的一侧边部指向面纸另一侧边部的方向,如图6所示。第四切分 组件164包括第四刀轴1644,第四刀轴1644上设置有位于面纸下侧的 第四刀盘1641,第四刀盘1641的上表面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第四凸块 1642,第四凸块1642的厚度沿第四刀轴1644的旋转方向逐渐减小,第 四刀轴1644上还设置有水平布置的用于在面纸的边部切割切口的第四 刀片1643,第四刀片1643沿第四刀轴1644的周向间隔设置,第四刀片 1643位于第四凸块1642的上侧且两者的个数相同,第四刀片1643和第 四凸块1642上下间隔交错布置。

通过第一驱动组件调节第一安装轴166进行转动,从而调节整个第 一压纸轮167与第一面纸输送带163之间的位置关系,以适应不同厚度 面纸的生产。第一压纸轮167与第一安装臂168沿第一安装臂168的高 度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连接,可以对单个第一压纸轮167的安装位置 进行单独调节,以使得切分效果最佳。另外,各第一压纸轮167与第一 面纸输送带163的输送面之间的间距沿方向A逐渐减小。第一压纸轮167 与第一面纸输送带163之间的间隙越小,产生的拉力越大,因此通过调 整间隙的不同,以适应切口撕裂切分的特性,使得切分整齐。在面纸边 部切割切口时,先通过第四凸块1642将面纸的边部抬起,使得面纸的 边部与水平面呈夹角布置,这样后续跟进的水平旋转的第四刀片1643 就能够对面纸的边部切割形成切口,从而实现面纸的连续切分。

对于第一、二裱纸机20A、20B的改进其如图3、8、9、10、11、12、 13、14、15、16、17所示,具体的为:

第一、二裱纸机20A、20B的结构相同,第一裱纸机20A包括第二 机架,第二机架上设置有水平布置的裱纸输送带23,裱纸输送带23的 前端与第二切分机42的卸料口相对布置,裱纸输送带23的中部外侧设 置有用于对纸板进行供料和输送的裱纸供料机构21,裱纸输送带23的 中部上方设置有用于向衬纸表面涂覆胶液的第二涂胶机构28、以及用于 将裱纸供料机构21上的纸板移至裱纸输送带23上与涂覆胶液的衬纸进 行叠合的裱纸取料机构22,裱纸输送带23的后端依次设置用于将衬纸 对纸板边部进行包边的包边机构24、对包边后的纸板进行卸料的第一卸 料输送带25,第一卸料输送带25与第二裱纸机20B的裱纸供料机构21 相对应布置且两者之间设置有对纸板进行翻料的第二翻料机构26,第二 裱纸机20B上的裱纸输送带23的前端与覆膜机10的卸料口相对布置。 裱纸供料机构21、第二涂胶机构28、包边机构24、抽气装置均参照现 有全自动裱纸机(或全自动皮壳机)进行实施。本发明主要是改进裱纸 取料机构22、增加压紧机构27和第二翻料机构26。裱纸取料机构22 包括裱纸输送带23上方设置的第一、二裱纸导轨和第一、二活动支架 221、222,第一、二裱纸导轨垂直于裱纸输送带23布置,第一、二裱 纸导轨延伸至裱纸输送机构的上方,裱纸输送机构可为第七输送带构 成,第一裱纸导轨上设置有与其沿第一裱纸导轨长度方向构成滑动导向 配合连接的第一滑动安装座22a,第二裱纸导轨上设置有与其沿第二裱 纸导轨长度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连接的第二滑动安装座22b,第一、 二活动支架221、222分别沿裱纸输送带23的输送方向布置(设置), 第一活动支架221上排列状设置用于吸取纸板的吸盘221a,吸盘221a 通过气管与抽气装置相连接,第一活动支架221与第二活动支架222沿 铅垂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连接,第一裱纸驱动机构驱使第一活动支架 221上下移动;第二活动支架222的一端安装有第三裱纸导轨223,第 三裱纸导轨223垂直于第一裱纸导轨布置,第三裱纸导轨223上设置有 与其沿第三裱纸导轨223长度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连接的裱纸滑块, 裱纸滑块通过第一连接臂2241与第一滑动安装座22a相连接(或者裱 纸滑块通过第一连接臂2241转动安装在第一滑动安装座22a上),第二 活动支架22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臂2241转动安装在第二滑动安装 座22b上,第二裱纸驱动机构驱使第一、二滑动安装座在第一、二裱纸 导轨上进行移动,第二机架上还设置有对裱纸取料机构22上吸取的纸 板是否偏移进行检测的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将检测的信号输送至控 制单元,控制单元调控第二裱纸驱动机构的运行状态。

第二裱纸驱动机构可为与第一、二滑动安装座相连接的同步传动机 构,同步传动机构上设置有离合器,离合器对同步传动机构与第一、二 滑动安装座的连接进行连接和断开;或者第二裱纸驱动机构包括第一、 二驱动单元,第一、二驱动单元分别调控第一、二滑动安装座进行移动。 第一裱纸驱动机构可为气缸/电机与传动组件组成。裱纸取料机构22的 运行流程如下:起始时,第一、二活动支架221、222移至裱纸输送带 23的旁侧,第一活动支架221下行至低位将裱纸供料机构21上输送的 纸板吸取并上行,通过第二裱纸驱动机构的驱动使得纸板平移至面纸的 上方,与此同时通过第一传感器对纸板是否偏移进行检测,若检测到纸 板偏移,则纸板运行到位后,控制装置调控第二裱纸驱动机构调节第一、 二活动支架221、222在水平面内发生相应的偏转(亦即,第二裱纸驱 动机构只调节第二滑动安装座22b进行移动、第一滑动安装座22a保持 静置,这样第一、二活动支架221、222在水平内发生相应的偏转,以 对纸板的偏移进行纠正),使得调节后纸板与面纸相对正,随后第一活 动支架221下行使得面纸和纸板粘贴,纸板从第一活动支架221上脱离, 裱纸取料机构22回复至初始状态,从而完成一次取料调节的动作,实 现对发生偏移的纸板进行可靠的取料和纠偏。

控制单元调控第二裱纸驱动机构处于输送状态和纠偏状态,输送状 态为第二裱纸驱动机构驱使第一、二滑动安装座同步运动,纠偏状态为 第二裱纸驱动机构调节第一、二裱纸滑动安装座进行差速运动(两者的 移动速度不相同)或者只调节其中的一者进行移动。

具体的方案为,第一传感器为光电(纠偏)传感器,可设置多个第 一传感器对纸板各个方向的偏移进行精确检测,以取得最佳的纠偏效 果。第一活动支架221包括两根沿裱纸输送带23输送方向布置的安装 杆,两安装杆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件连为一体,各安装杆上分别沿其身 长方向间隔设置安装块,吸盘221a立状安装在各安装块上;第二活动 支架222可为一横梁构成,横梁的两端分别开设第一导向孔,第一活动 支架221的两端分别设置立状布置的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杆和第一导 向孔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实现纸板的可靠取料。

第二翻料机构26包括转动固定在第二机架上的第二转轴261,第二 转轴261垂直于第一卸料输送带25的输送方向布置,第二转轴261的 轴身上设置有用于夹持纸板的夹持件262,夹持件262沿第二转轴261 的周向间隔设置偶数个,夹持件262由相互平行的第一、二夹板2621、 2622构成,第一、二夹板2621、2622沿第二转轴261径向的宽度小于 纸板沿第一卸料输送带25输送方向的宽度,第一、二夹板2621、2622 沿第二转轴261轴向的宽度小于纸板沿第二转轴261轴向的宽度,第二 转轴261与第二裱纸机20B的裱纸供料机构21之间设置有纸板导料件 263,纸板导料件263包括夹持件262两外侧分别设置的第一、二导料 板2631、2632,第一、二导料板2631、2632呈对称状布置,第一、二 导料板2631、2632的下端与第二裱纸机20B的裱纸供料机构21的输送 面相对应布置,第一、二导料板2631、2632之间的间距由下至上逐渐 增大,第一、二导料板2631、2632下端之间的间距与纸板沿第二转轴 261轴向的宽度相一致,第一、二导料板2631、2632的旁侧还设置有将 夹持件262内夹持的纸板推向第二裱纸机20B的裱纸供料机构21上的 推料机构。操作时内侧面粘贴衬纸的纸板输送至第二转轴261上水平布 置的夹持件262内,纸板的局部位于夹持件262的外侧,纸板随转轴转 动180°后,纸板的局部搭设在第二裱纸机20B的裱纸供料机构21上, 通过推料机构的推动,纸板移至第二裱纸机20B的裱纸供料机构21上 进行外表面张贴面纸的操作,不需要人工收集纸板、翻面和重新进行定 位。纸板导料件263的设置可以对纸板翻料时进行纠偏和调整,保证纸 板翻面后的精确定位,保证面纸的张贴。

推料机构具体可采用如下两种技术方案进行实施:

其一为:推料机构包括水平布置的推料气缸,推料气缸的活塞杆上 设置推料件,推料件推动纸板向第二裱纸机20B的裱纸供料机构21上 进行平移。推料件可以为一水平布置的直杆构成,直杆的端部设置U形 件,U形件的开口指向裱纸供料机构21。或者推料件为Y字形杆件构成, Y字形杆件对纸板位于夹持件外侧的端部进行水平抵推。

其二为:第一、二导料板2631、2632下端的内侧分别设置水平布 置的第一、二推料输送带2633,第一、二推料输送带2633的输送面与 第二裱纸机20B的裱纸供料机构21的输送面相平齐,夹持件262位于 第一、二推料输送带2633之间,推料机构为第一、二推料输送带2633 输送带构成。

另外,裱纸取料机构22与裱纸包边机构24之间的裱纸输送带23 上方设置有用于压合纸板和衬纸的压紧机构27,压紧机构27包括水平 布置的压杆273,压杆273的长度方向与裱纸输送带23的输送方向相一 致,压杆273沿裱纸输送带23的带宽方向间隔设置,各压杆273的上 方分别设置有第一横杆271,第一横杆271和压杆273相平行布置,各 第一横杆271和压杆273之间通过两第一竖杆275进行连接,第一竖杆 275位于第一横杆271和压杆273之间的杆身上设置有压缩弹簧,第一 竖杆275的下端与压杆273固定连接,第一横杆271上开设供第一竖杆 275上端穿过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一竖杆275的直径, 第一横杆271的上方设置有两第二横杆272,第一、二横杆相垂直布置, 第二横杆272上开设有滑槽,第一横杆271与第二横杆272沿裱纸输送 带23的带宽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连接,第二横杆272上设置有对第 一横杆271的滑动进行锁紧的锁紧组件276,第二横杆272的上方设置 有立状布置的压料气缸274,压料气缸274固定在第二机架上设置的安 装架上,压料气缸274下端的活塞杆通过连接支架与两第二横杆272相 连接。压缩弹簧的设置,可以使得压料气缸274施加的压紧力能够均匀 的分布到纸板的各处,使得面纸与纸板紧密粘贴,保证后续的包边处理。 第一横杆271与第二横杆272沿第一输送带的带宽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 合连接,可以对各压杆273的位置进行适应调节,以适应不同型号纸板 的生产。详细的操作为:压杆273为型材构成,型材截面的外轮廓为矩 形,型材由截面为方形的条形块和条形块四角部外侧分别设置的角形件 (截面为L形的板件)组成,条形块与各角形件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进 行连接,相邻角形件之间呈分离状布置,这样压杆273的下表面形成空 缺部。这样构成的压紧机构27能够对纸板施加较大的压紧力,且压杆 273与纸板分离时不会被压杆273带起,防止纸板偏移。另外纸板上有 时由于设计需求,切割成型后在纸板的表面形成局部凸起的凸条,空缺 部可以保护凸条不被压坏。

另外,第一、二夹板2621、2622沿第二转轴261的转动方向依次 设置,第一夹板2621沿第二转轴261径向的宽度大于第二夹板2622沿 第二转轴261径向的宽度,第一夹板2621远离第二转轴261一侧的内 板面设置成台阶状(构成台阶状的台阶高度为h,亦即第一夹板2621的 内侧面设置成台阶状,包括第一板面262a和第二板面262b,第一板面 262a位于第二板面262b的外侧,第一、二板面之间的间距为h),第一 卸料输送带25的卸料端的旁侧分别设置对夹持件262的转动进行限位 的第一限位组件,第一限位组件包括沿第一卸料输送带25的宽度方向 水平布置的第一限位块264,第一限位块264在第一卸料输送带25的两 边部分别设置,第一限位块264的厚度与第一夹板2621内侧板面上的 台阶高度(h)相一致,第一限位块264与驱动其沿第一卸料输送带25 宽度方向进行移动的限位气缸相连接,第一限位块264的上表面与第一 卸料输送带25的输送面相平齐布置。第一限位块264沿裱纸输送带23 输送方向的宽度值与第一板面沿第二转轴261径向方向的宽度值相一 致,通过第一限位块264的设置,可以保证每次纸板输送至夹持件262 内时,对第二转轴261的转动进行限位,同时对第一夹板2621的内板 面进行填充,使得第一夹板2621的内板面呈平齐状,使得裱纸输送带 23上的纸板能够平顺的输送至夹持件262内,保证纸板翻料的可靠性。

对于贴窗机30的改进其如图18、19所示,具体的为:

贴窗机30包括第三机架,第三机架上设置有以下机构:用于对切 割有窗口的纸板进行供料的第三供料机构31和对纸板进行输送的第四 输送机构32;对透明贴膜进行供料的窗膜供料机构35和用于向透明贴 膜表面涂覆胶液的第三涂胶机构36;用于将透明贴膜贴附在纸板的窗口 处的贴膜机构33和对透明贴膜进行裁剪的剪切机构37,以及对贴膜后 的纸板进行卸料的第三卸料机构34;所述的第三供料机构31包括水平 布置的第一纸板输送带311,第一纸板输送带311进料端的外侧设置有 用于撑托纸板的第一纸板支架312,第一纸板支架312靠近第一纸板输 送带311的端部沿第一纸板输送带311的带宽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滚轮 313,第一滚轮313的轴线沿水平方向布置且与第一纸板输送带311的 带宽方向相平行,(第一滚轮313的局部凸出于第一纸板支架312的支 撑面,)第一纸板输送带311的中部上方设置有挡限组件,挡限组件包 括沿铅垂方向布置的挡条314以及固定挡条314的第二安装支架315, 挡条314沿第一纸板输送带311的带宽方向在第二安装支架315上间隔 设置,挡条314与第一滚轮313相对应布置,挡条314下端距第一纸板 输送带311的输送面的间距与单张纸板的厚度相一致,第一纸板支架312 (沿第一纸板输送带311带宽方向的)两外侧分别设置立状布置的挡限 板,第一滚轮313的顶点高度大于第一纸板输送带311输送面的高度, 纸板码叠状堆放在纸板供料机构上,纸板的一端与挡条314进行抵靠, 纸板的另一端被第一滚轮313支撑。窗膜供料机构35为料辊和导辊构 成,第三涂胶机构36、剪切机构37、贴膜机构33均可参照现有市场上 销售的贴窗机30进行实施。通过采用上述第三供料机构31,码叠状布 置的纸板可以一张张的被快速的输送至第四输送机构32进行输送(底 部的纸板被第一纸板输送带311一张张抽离,均匀的进入第四输送机构 32进行输送),便于后续的连续贴窗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安装支架315上沿铅垂方向设置燕尾槽,挡条314卡设在燕尾 槽内,挡条314上与弧形面314a相对布置的侧面上开设有锁紧卡口, 锁紧组件276包括沿铅垂方向布置的丝杆3151,丝杆3151与第二安装 支架315组成丝杆螺母调节机构,丝杆3151的下端安装有水平布置的 环形件3152,环形件3152的边部卡设在卡口内,环形件3152与丝杆 3151沿铅垂方向构成转动配合连接。将挡条314与第二安装支架315沿 铅垂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连接,适应不同厚度纸板的生产。通过转动 丝杆3151即可对挡条314下端距第一纸板输送带311输送面之间的间 距进行快速调节。挡条314与第二安装支架315沿铅垂方向构成滑动导 向配合连接,第二安装支架315上设置有对挡条314进行锁紧的第二锁 紧组件276;挡条314上与纸板端部相抵靠的侧面为弧形面314a,该弧 形面314a的弧口指向第三卸料机构34侧。这样堆叠状的纸板一端与挡 条314抵靠后,相邻纸板之间进行码开,防止相邻纸板之间粘结造成卡 纸。挡条314下端与第一滚轮313之间的水平间距为M,第一滚轮313 顶点与第一输送带的输送面之间的间距为m,tanα=m/M,α大小的控制 对保证纸板的稳定进料尤为重要,优选将α控制在2~3°之间,最佳为 2.25°,这样进纸速度和均匀性最佳。

另外,第二安装支架315上还设置有浮动安装座316,挡条314和 浮动安装座316沿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且浮动安装座316与 挡条314相对应布置,浮动安装座316上沿第一纸板输送带311的输送 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第二滚轮;可通过第二安装支架315上设置压缩弹簧 将浮动安装座316浮动安装在第二安装支架315上,第二滚轮设置是防 止包装盒纸跳起,保证后续的输送和贴窗。第四输送机构包括沿输送方 向依次设置的第四纸板输送带和第四导辊输送组,第三卸料机构包括与 第四导辊输送组顺延布置的第三纸板输送带341,第三纸板输送带341 的输送面与水平面呈2~5°夹角布置且沿输送方向输送面的高度逐渐 增大,第三纸板输送带341的中部上方设置有第三安装支架342,第三 安装支架342上向靠近第四导辊输送组的一侧斜向下延伸设置有第九支 撑杆343,第九支撑杆343的杆身上沿其杆长方向开设第九滑槽,第九 支撑杆343上安装有倾斜布置的第九滑杆344,第九滑杆344远离第四 导辊输送组的一端与第九支撑杆343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连接,第九滑杆 344的另一端安装纸板压轮345,纸板压轮345与第九滑杆344沿水平 方向构成转动配合连接,纸板压轮345沿第三纸板输送带341的带宽方 向间隔设置,第九滑杆344、第三纸板输送带341的倾斜方向保持一致。 这样从第四导辊输送组出来的贴膜后的纸板能够在第三纸板输送带341 上被依次叠放收集,然后累叠成垛,实现纸板的快速收集。

通过上述各处的改进,可有效提高包装盒生产的连续性,实现高档 包装盒的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获知本发明中记载内容后,在不脱离本发明原 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其作出若干同等变换和替代,这些同等变换和替 代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