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远程操作装置、操作对象装置、远程操作装置的控制方法、操作对象装置的控制方法和远程操作系统

远程操作装置、操作对象装置、远程操作装置的控制方法、操作对象装置的控制方法和远程操作系统

摘要

远程操作装置(300)具备:操作侧第一通信部(301),能向操作对象装置(200)发送信号;操作侧第二通信部(302),能与操作对象装置(200)发送接收信号;连接开始部(11),经操作侧第一通信部(301)向操作对象装置(200)发送通知开始经操作侧第二通信部(302)发送接收信号的连接开始信号;以及操作侧通信控制部(12),经操作侧第二通信部(302)与操作对象装置(200)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因此,可非常容易地特别指定经操作侧第二通信部(302)的信号的发送接收对方。另外,可将操作侧第一通信部(301)发送的数据容量抑制到必要最小限度。由此,容易特别指定通信对方,此外将由通信对方的特别指定中使用的通信手段发送的数据量抑制到必要最小限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98194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2-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夏普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980111058.0

  • 发明设计人 户岛朗;白川淳一;

    申请日2009-02-12

  • 分类号H04Q9/00;

  • 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岳

  • 地址 日本大阪府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1:56: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9-03

    授权

    授权

  • 2011-04-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Q9/00 申请日:200902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2-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容易地进行通信连接和配对的远程操作装置及操作对象装置等。

背景技术

以往,一般利用遥控器(remote controller)来进行电子设备的远程操作。一般市场出售的电子设备多是由该电子设备专用的遥控器来远程操作,但还提出有将遥控器的功能搭载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便携式电话或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ce:个人数字助理)等)的技术(例如下述的专利文献1)。

如专利文献1所示,还包含将便携式电子设备用作摇控器的情况,在利用遥控器发送信号时广泛使用红外线。红外线由于具有指向性,所以在由使用红外线的遥控器(下面称为红外线遥控器)来进行电子设备的远程操作的情况下,存在当红外线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光部不朝向电子设备的红外线受光部、或在红外线发光部与红外线受光部之间存在遮蔽物时,不能进行电子设备的远程操作的缺点。

另外,作为利用红外线的远程操作中的缺点,可举出可发送的数据容量有限这一点、或可远程操作的距离短这一点。尤其是近年来,由于电子设备间发送接收图像或动态图像等容量较大的数据的机会变多,所以可发送的数据容量有限这一点成为很大的问题。

因此,近年来,提出有使用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或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等无指向性的通信手段来代替红外线进行电子设备的远程操作的技术。这些通信手段与红外线通信相比,可高速发送接收大容量的数据。

但是,现有的红外线遥控器由于红外线具有指向性,所以通过将遥控器朝向操作对象装置,可进行该操作对象装置的操作。另一方面,在使用无指向性通信手段进行操作对象装置的操作的情况下,由于在遥控器周围的宽范围内发送操作信号,所以有可能会进行用户不期望的设备的操作。

因此,在遥控器中使用无指向性通信手段的情况下,遥控器与操作对象装置为了利用无指向性通信手段进行通信,必需进行登录并匹配彼此地址的处理。该处理被称为配对(pairing),通过进行配对,在遥控器与操作对象装置各自中登录通信对方的地址。通过使用该地址,操作对象装置以外的电子设备不接收遥控器发送的操作信号,所以不会进行用户不期望的设备的操作。

一般通过将遥控器设定为可配对的配对模式、同样将操作对象装置也设定为配对模式的状态,遥控器与操作对象装置交换地址,由此来进行配对。

但是,在上述现有配对方法中,不仅必需将遥控器设定为配对模式,还必需将操作对象装置也设定为配对模式,用户应进行的操作很复杂。

即,在上述现有配对方法中,用户在使用遥控器之前,必需找出操作对象装置中设置的配对开关,按下该开关,并在规定时间内按下遥控器的配对开关。

为了消除这种配对的复杂性,例如考虑使用下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技术。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遥控器与电视之间使用红外线通信来进行识别代码(通信用地址)的交换,使用交换后的识别代码,进行使用电波的通信。

根据上述构成,仅通过使遥控器朝向电视后进行规定的输入操作,就可进行遥控器与电视的配对。

另外,如专利文献2所示,作为使用红外线通信与电波通信的两组通信手段来进行通信的装置,例如可举出下述专利文献3。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在服务器设备接收到从客户机设备发送的电波信号的情况下,利用红外线通信向上述客户机设备发送服务器设备与客户机设备进行通信连接用的加密密钥。

根据上述构成,仅配置在可接收从服务器设备发送的红外线信号的范围内的客户机设备可接收上述加密密钥。因此,仅特定的服务器设备与客户机设备之间可许可基于电波信号的通信,可提高通信系统的安全性。

此外,如上所述,通过进行配对,遥控器与操作对象装置可彼此指定地址来确立通信连接。其结果是,可防止进行用户不期望的设备的操作。

这里,在对一个操作对象装置配对多个遥控器的情况下,存在上述操作对象装置不能判断与哪个遥控器进行通信连接的问题。

即,操作对象装置不能根据多个遥控器各自发送的操作信号来特别指定该操作信号的发送源。因此,当操作对象装置接收到操作信号时,不能判断与配对的多个遥控器中哪个遥控器确立通信连接为好。

因此,在例如对一个操作对象装置配对多个遥控器的情况下,考虑采用上述操作对象装置尝试与上述多个遥控器分别依次通信连接的构成。由此,由于用户使用的遥控器与操作对象装置的通信连接被确立,所以用户可通过遥控器来进行操作对象装置的操作。

但是,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即便对用户不使用的遥控器也尝试通信连接,所以会产生到用户使用的遥控器与操作对象装置的通信连接被确立为止花费时间的问题。另外,还考虑会错误确立用户不使用的遥控器与操作对象装置的通信连接。

这里,操作对象装置为了从多个遥控器中判别用户正在使用的遥控器,例如考虑适用下述专利文献2的技术。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在遥控器与电视之间,使用红外线通信进行识别代码(通信用地址)的交换,使用交换后的识别代码,进行使用电波的通信。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利用红外线通信来发送电波通信用地址,所以即便在存在多个遥控器的情况下,电视(操作对象装置)也可特别指定上述地址的发送源的遥控器,能与该特别指定的遥控器确立通信连接。即,通过利用红外线通信来特别指定通信对方的遥控器,从而能与该特别指定的遥控器确立通信连接。

另外,如专利文献2所示,作为使用红外线通信与电波通信的两组通信手段来进行通信的装置,例如可举出下述专利文献3。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服务器设备在接收到从客户机设备发送的电波信号的情况下,利用红外线通信向上述客户机设备发送服务器设备与客户机设备进行通信连接用的加密密钥。

在使用上述构成的情况下,可仅使可接收从服务器设备(遥控器)发送的红外线信号的范围的客户机设备(操作对象装置)接收上述加密密钥。因此,仅操作对象装置与用户正在使用的遥控器之间可许可基于电波信号的通信。即,通过利用红外线通信特别指定通信对方的客户机设备,从而能与该特别指定的客户机设备确立通信连接。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2-78042号公报(公开日:2002年3月15日)”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9-215064号公报(公开日:1997年8月15日)”

专利文献3: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6-339806号公报(公开日:2006年12月14日)”

这里,在上述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使用红外线通信来进行识别代码(通信用地址)的交换。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3的技术中,使用红外线通信来发送电波通信用的加密密钥。

但是,以往在遥控器等用途中广泛使用的红外线通信手段未设想发送接收地址信息、加密密钥这样的数据,所以上述专利文献2和3的构成中难以直接适用以往广泛使用的红外线通信手段。

即,一般的红外线遥控器的作法是根据家电制品协会规定的格式来发送指令信号。但是,上述格式是设想发送操作对象装置的电源接通/关断等较简单指令的格式,不能对应于地址、加密密钥这样的容量比通常的遥控器指令大的数据发送。

另一方面,IrDA(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红外数据协会)是用红外线进行数据通信的标准,所以在使用IrDA的情况下,可利用红外线通信来交换地址、加密密钥。但是,由于IrDA是未搭载于一般的红外线遥控器的硬件,所以在将IrDA搭载于遥控器的情况下,与现有的一般的红外线遥控器相比,制造成本变高。另外,还存在IrDA的可通信距离比一般的红外线遥控器短的问题。

另外,在上述现有例中,为了特别指定通信对方的设备而使用红外线通信手段。这种用于特别指定通信对方设备的通信手段不限于红外线通信手段,但无论在使用何种通信手段的情况下,只要能特别指定通信对方设备即可,期望由用于特别指定通信对方设备的通信手段发送接收的数据量更少。

如上所述,在现有配对方法中,不仅必需将遥控器设定为配对模式,还必需将操作对象装置也设定为配对模式,存在用户应进行的操作复杂的问题。

另外,在将上述专利文献2或3的构成应用于配对、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尽管能简化配对时和通信连接时的用户操作,但存在不能适用以往使用的红外线通信手段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实现一种远程操作装置等,其即便在使用以往使用的红外线通信手段的情况下,也可容易地进行配对,此外还在于实现一种远程操作装置等,其可容易地特别指定通信对方以进行通信连接,并且,可将用于特别指定通信对方的通信中使用的信号的数据量抑制到必要最小限度。

本发明的远程操作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是一种向配对的操作对象装置发送信号以进行远程操作的远程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操作侧第一通信部,能向上述操作对象装置发送信号;操作侧第二通信部,能与上述操作对象装置发送接收信号;配对开始单元,经上述操作侧第一通信部发送指示上述操作对象装置开始配对的配对开始信号;以及操作侧配对执行单元,经上述操作侧第二通信部进行配对。

另外,本发明的远程操作装置的控制方法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是一种向配对的操作对象装置发送信号以进行远程操作的远程操作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配对开始步骤,经可向上述操作对象装置发送信号的操作侧第一通信部,发送指示上述操作对象装置开始配对的配对开始信号;以及操作侧配对执行步骤,经能与上述操作对象装置发送接收信号的操作侧第二通信部,与上述操作对象装置进行配对。

根据上述构成,将配对开始信号的发送作为触发,执行远程操作装置与操作对象装置的配对。因此,远程操作装置的用户仅通过进行配对开始信号的发送指示输入,就可对远程操作装置与操作对象装置进行配对。即,根据上述构成,可不给用户造成负担地非常容易地进行配对。

另外,在执行配对时,操作侧第一通信部仅发送配对开始信号即可,进行地址发送接收的配对处理经操作侧第二通信部进行。即,操作侧第一通信部只要能仅传递配对开始即可,不必由操作侧第一通信部发送接收地址。

因此,作为操作侧第一通信部,可适用以往遥控器等用途中广泛使用的红外线通信手段,由此可将远程操作装置的制造成本抑制得很低。

此外,这里所谓配对是指为了经操作侧第二通信部与上述操作对象装置发送接收信号,远程操作装置与操作对象装置登录并匹配彼此的地址的处理。通过进行配对,远程操作装置与操作对象装置可彼此指定地址来进行通信。

另外,本发明的操作对象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是一种从配对的远程操作装置接收信号以被进行动作控制的操作对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能接收上述远程操作装置发送的信号;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能与上述远程操作装置发送接收信号;以及被操作侧配对执行单元,在经上述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接收到指示开始配对的配对开始信号的情况下,经上述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与上述远程操作装置进行配对。

另外,本发明的操作对象装置的控制方法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是一种从配对的远程操作装置接收信号以被进行动作控制的操作对象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配对开始信号接收步骤,经可接收上述远程操作装置发送的信号的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接收指示开始配对的配对开始信号;以及被操作侧配对执行步骤,经能与上述远程操作装置发送接收信号的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与上述远程操作装置进行配对。

根据上述构成,将配对开始信号的接收作为触发,执行远程操作装置与操作对象装置的配对。

因此,远程操作装置的用户仅通过进行配对开始信号的发送指示输入,就可对远程操作装置与操作对象装置进行配对。即,根据上述构成,可不给用户造成负担地非常容易地进行配对。

另外,在执行配对时,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仅接收配对开始信号即可,进行地址发送接收的配对处理经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进行。

因此,作为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可适用以往遥控器等用途中广泛使用的红外线通信手段,由此可将操作对象装置的制造成本抑制得很低。

而且,本发明与上述不同的远程操作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是一种向操作对象装置发送信号以进行远程操作的远程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操作侧第一通信部,能向上述操作对象装置发送信号;操作侧第二通信部,能与上述操作对象装置发送接收信号;通信开始控制单元,经上述操作侧第一通信部,向上述操作对象装置发送通知开始经上述操作侧第二通信部发送接收信号的连接开始信号;以及操作侧通信控制单元,经上述操作侧第二通信部与上述操作对象装置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

另外,本发明的远程操作装置的控制方法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是一种向操作对象装置发送信号以进行远程操作的远程操作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远程操作装置具备:能向上述操作对象装置发送信号的操作侧第一通信部、以及能与上述操作对象装置发送接收信号的操作侧第二通信部,上述控制方法包含:通信开始步骤,经上述操作侧第一通信部,向上述操作对象装置发送通知开始经上述操作侧第二通信部发送接收信号的连接开始信号;以及操作侧通信控制步骤,经上述操作侧第二通信部与上述操作对象装置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

根据上述构成,远程操作装置将连接开始信号的发送作为触发,经操作侧第二通信部与上述操作对象装置开始信号的发送接收。因此,可将连接开始信号的发送目的地的操作对象装置特别指定为经操作侧第二通信部的信号的发送接收对方。即,根据上述构成,可非常容易地特别指定经操作侧第二通信部的信号的发送接收对方。

另外,在特别指定经操作侧第二通信部的信号的发送接收对方时,操作侧第一通信部仅发送连接开始信号即可。因此,可将操作侧第一通信部发送的数据容量抑制到必要最小限度。因此,在上述构成中,作为操作侧第一通信部,可适用以往遥控器等用途中广泛使用的红外线通信手段,由此可将远程操作装置的制造成本抑制得很低。

而且,本发明的操作对象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是一种从远程操作装置接收信号以被进行动作控制的操作对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能接收上述远程操作装置发送的信号;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能与上述远程操作装置发送接收信号;以及被操作侧通信控制单元,在经上述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接收到通知开始经上述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发送接收信号的连接开始信号的情况下,经上述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与上述远程操作装置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

另外,本发明的操作对象装置的控制方法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是一种从远程操作装置接收信号以被进行动作控制的操作对象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对象装置具备能接收上述远程操作装置发送的信号的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以及能与上述远程操作装置发送接收信号的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上述控制方法包含:连接开始信号接收步骤,经上述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接收通知开始经上述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发送接收信号的连接开始信号;以及被操作侧通信控制步骤,在接收上述连接开始信号之后,经上述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与上述远程操作装置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

根据上述构成,操作对象装置将连接开始信号的接收作为触发,经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与上述远程操作装置开始信号的发送接收。因此,可将连接开始信号的发送源的远程操作装置特别指定为经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的信号的发送接收对方。即,根据上述构成,可非常容易地特别指定经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的信号的发送接收对方。

另外,当特别指定经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的信号的发送接收对方时,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仅接收连接开始信号即可。因此,可将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接收的数据容量抑制到必要最小限度。因此,在上述构成中,作为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可适用以往遥控器等用途中广泛使用的红外线通信手段,由此可将操作对象装置的制造成本抑制得很低。

另外,上述远程操作装置和操作对象装置也可由计算机来实现,在该情况中,通过使计算机作为上述远程操作装置和或操作对象装置的各单元进行动作,从而使计算机实现上述远程操作装置或操作对象装置的控制程序、以及记录该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也纳入本发明的范畴。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出色的方面通过下面示出的记载就变得充分清楚了。另外,本发明的优点通过参照附图的下面的说明就变得明白了。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表示操作对象装置和远程操作装置的主要部分构成的框图。

图2是表示包含上述操作对象装置和远程操作装置的远程操作系统的主要部分构成的框图。

图3(a)是表示上述远程操作系统概要(配对处理)的图。

图3(b)是表示上述远程操作系统概要(再连接处理)的图。

图4是表示由上述远程操作装置起动遥控应用时显示的画面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将“电视”选择为远程操作装置操作的装置时远程操作装置中显示的画面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适用现有的一般遥控器作为上述远程操作装置时的构成例的图。

图7是表示上述远程操作系统中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上述远程操作系统中再连接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上述远程操作系统中配对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上述远程操作系统中数据发送接收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1表示本发明的与上述不同的实施方式,是表示每次进行配对的远程操作系统中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与上述又不同的实施方式中操作对象装置和远程操作装置执行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上述处理时上述远程操作装置的显示部中显示的画面例的图。

图14是表示上述处理时上述操作对象装置的显示部中显示的画面例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被操作侧配对执行单元)

2被操作侧连接目的地管理部(被操作侧连接目的地对照单元)

3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被操作侧通信控制单元)

4连接目的地管理表格(被操作侧连接目的地存储部)

11连接开始部(通信开始控制单元)

12操作侧通信控制部(操作侧通信控制单元)

13操作侧连接目的地管理部(操作侧连接目的地对照单元)

14操作侧配对执行部(操作侧配对执行单元)

15连接目的地储存部(操作侧连接目的地存储部)

16识别信息储存部

17配对开始部(配对开始单元)

100远程操作系统

200操作对象装置

203操作对象装置控制部

208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

209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

300远程操作装置

301操作侧第一通信部

302操作侧第二通信部

306远程操作装置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下面,根据图1-图10来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系统概要]

图2是表示远程操作系统100的主要部分构成的框图。如图所示,远程操作系统100具备操作对象装置200和远程操作装置300。远程操作系统100是由远程操作装置300来操作操作对象装置200的系统。这里,设想远程操作装置300是便携式电话机,操作对象装置200是电视接收机。

此外,远程操作系统100只要是可由远程操作装置300操作操作对象装置200的系统即可,不限于本例。例如,远程操作装置300只要具备发送操作信号以操作操作对象装置200的功能即可,可以是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ce:个人数字助理)、PHS(Personal handy Phone System:个人手持电话机系统)、笔记本型个人电脑、便携式游戏机等。当然,远程操作装置300也可以是操作操作对象装置200用的专用遥控器。另外,操作对象装置200只要接收远程操作装置300发送的操作信号以被进行动作控制即可,例如可以是个人电脑、录制装置、音乐播放器、空调等。

[操作对象装置200的构成]

操作对象装置200如图所示,具备调谐器201、声音输出部202、操作对象装置控制部203、显示部204、操作部205、暂时存储部206、操作对象装置存储部207、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208、以及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209。

调谐器201选择接收操作对象装置控制部203指定的信道的广播波(broadcast wave),将其变换为规定信号后输出。操作对象装置200通过对该信号实施解码等处理,输出接收到的信道的影像、声音。此外,调谐器201只要具备广播波的接收和将接收到的广播波变换为规定信号的功能即可,例如可适用地面波数字调谐器、BS、CS调谐器等,必要时也可适用现有的一般调谐器。

声音输出部202根据调谐器201的输出和操作对象装置控制部203的指示,向操作对象装置200的外部输出声音。声音输出部202例如可由扬声器构成。

操作对象装置控制部203统一控制操作对象装置200的动作,例如可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构成。操作对象装置控制部203将由例如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构成的暂时存储部107作为作业区域进行动作。另外,操作对象装置控制部203进行的处理的细节在后面详细说明。

显示部204是根据调谐器201的输出和操作对象装置控制部203的指示显示影像的显示装置。例如,可将LC(Liquid Crystal:液晶)显示面板或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面板、CRT(cathode-ray tube: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等适用为显示部204。

操作部205用于用户向操作对象装置200进行操作输入。操作部205只要用户进行期望的操作输入即可,不特别限定。这里,假定设置有对应于各种操作输入的操作键来作为操作部205。具体地,假定分别设置有信道(channel)变更、音量增减、操作对象装置200的电源开/关等操作输入用的操作键。

操作对象装置存储部207如图所示,储存程序和数据。操作对象装置200通过操作对象装置控制部203将操作对象装置存储部207中储存的程序读出到暂时存储部206中执行来执行预定的动作。

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208和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209用于操作对象装置200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208构成为能与操作侧第一通信部301通信,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209构成为能与操作侧第二通信部302通信。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208和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209的细节如后所述。

[远程操作装置300的构成]

远程操作装置300如图所示,具备操作侧第一通信部301、操作侧第二通信部302、电话/Web通信部303、声音输入部304、声音输出部305、远程操作装置控制部306、显示部307、操作部308、暂时存储部309和远程操作装置存储部310。

操作侧第一通信部301和操作侧第二通信部302用于远程操作装置300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操作侧第一通信部301构成为能与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208通信,操作侧第二通信部302构成为能与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209通信。操作侧第一通信部301和操作侧第二通信部302的细节如后所述。

电话/Web通信部303用于经便携式电话网等与其它便携式电话机或一般电话机通话,或连接到因特网上进行通信。这些功能由未图示的电话网通信部和便携线路部来实现。电话/Web通信部303只要至少具备通话功能即可,也可适用现有便携式电话机等中使用的通信部。

声音输入部304例如用于在通话时等向远程操作装置300输入声音信号,声音输出部305用于在通话时等根据电话/Web通信部303接收到的声音信号等输出声音。另外,声音输出部305还输出表示来电话或邮件等的声音等。声音输入部304和声音输出部305只要可分别输入和输出声音即可,也可适用现有便携式电话机等中使用的声音输入输出部。

远程操作装置控制部306统一控制远程操作装置300的动作,例如由CPU等构成。远程操作装置控制部306将例如由RAM等构成的暂时存储部129作为作业区域来动作。另外,远程操作装置控制部306进行的处理的细节在后面详细说明。

显示部307根据远程操作装置控制部306的指示来显示图像,虽未图示,但在远程操作装置控制部306与显示部307之间适当设置为了显示VDP(Video Display Processor:视频显示处理器)和VRAM(video RAM:视频RAM)等图像所需的构成。显示部307例如可由LC显示面板或EL显示面板等构成。

操作部308用于远程操作装置300的用户对远程操作装置300进行操作输入,只要用户进行期望的操作输入即可,不特别限定。这里,假定操作部308是设置在远程操作装置300主体表面中的操作键。具体地,作为操作键,假定具备包含使关联于邮件的菜单画面或关于因特网连接的菜单画面等显示于显示部307的各种菜单键、用于选择显示部307中显示的项目的上下左右方向键、确定选择的项目的确定键、用于输入数字或字符的字符输入键等多个操作键。

远程操作装置存储部310如图所示,存储程序和数据。远程操作装置300通过远程操作装置控制部306将远程操作装置存储部310中储存的程序读出到暂时存储部309中后执行来执行预定的动作。另外,例如将电话/Web通信部303接收到的邮件等数据、或远程操作装置300的用户记录的电话号码或邮件地址等数据储存在远程操作装置存储中310中。

[远程操作系统100使用的通信手段]

如上所述,远程操作系统100中,操作侧第一通信部301构成为能与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208通信。另外,操作侧第二通信部302构成为能与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209通信。即,远程操作系统100中,远程操作装置300与操作对象装置200可使用由操作侧第一通信部301与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208形成的第一通信路径、以及由操作侧第二通信部302与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209形成的第二通信路径来进行通信(参照图2)。

由操作侧第一通信部301与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208形成的第一通信路径用于远程操作装置300将操作对象装置200特别指定为远程操作的对象。具体而言,远程操作装置300将可通过第一通信路径通信的操作对象装置200特别指定为远程操作的对象。

例如,在远程操作装置300可操作2台电视的情况下,2台电视中、远程操作装置300可通过第一通信路径通信的设备成为远程操作的对象。例如,如电视与录制装置这样类型不同的装置由于分开定义红外线遥控用指令,所以通常不会混淆。

为了特别指定远程操作的对象,例如只要在第一通信路径中使用指向性强的通信手段即可。即,优选在第一通信路径中适用如仅能与邻近配置的电子设备的任一方通信这样地具有较窄可通信区域的通信手段。

这里,假定第一通信路径中适用红外线通信。即,远程操作系统100中,在操作侧第一通信部301发出的红外线信号由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208接收到的情况下,将远程操作装置300的通信对方特别指定为操作对象装置200。

此外,这里,由于假定为了从远程操作装置300侧特别指定成为通信对方的操作对象装置200而使用第一通信路径,所以假定操作侧第一通信部301是红外线发光部,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208是红外线受光部。另外,也可构成为操作侧第一通信部301除红外线发光部外还带有红外线受光部,进而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208除红外线受光部外还带有红外线发光部。

在第一通信路径中,只要能特别指定远程操作的对象即可,所以第一通信路径不必可发送接收容量大的数据。因此,作为操作侧第一通信部301和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208,也可适用以往一般的红外线遥控器中使用的红外线发光装置和红外线受光装置。这样,远程操作装置300和操作对象装置200可适用目前广泛普及的红外线遥控器的构成,所以可将其制造成本抑制得很低。

此外,第一通信路径中只要能特别指定远程操作的对象即可,操作侧第一通信部301和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208的构成不限于上述实例。例如也可适用FeliCa(注册商标)等。

另一方面,由操作侧第二通信部302与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209形成的第二通信路径用于远程操作装置300与操作对象装置200发送接收数据。另外,在第二通信路径中,可由地址来指定通信对方。

第二通信路径由于用于发送接收数据,所以与第一通信路径相比,最好可高速发送接收容量大的数据。另外,为了即便在操作对象装置200与远程操作装置300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的情况下也可维持通信,第二通信路径优选指向性低(可通信区域宽)。

因此,这里假定第二通信路径中适用蓝牙(注册商标)通信。即,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209和操作侧第二通信部302是可利用蓝牙通信来发送接收信号的通信部。此外,第二通信路径只要能由地址指定通信对方后进行通信即可,也可适用以无线LAN为主的IEEE802.11无线,还可适用ZigBee(注册商标)等。

[发明要点]

如上所述,远程操作系统100中,操作侧第一通信部301和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208可进行红外线通信,并且,操作侧第二通信部302与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209可进行蓝牙通信。

这里,红外线通信是指向性通信,所以可通过使操作侧第一通信部301与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208相向以便使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208接收操作侧第一通信部302发送的红外线信号,从而进行通信。

另一方面,蓝牙通信是无指向性通信,所以在操作侧第二通信部302与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209进行蓝牙情况下,必需事先进行登录蓝牙通信的通信目的地设备的配对处理,以免错误操作用户不期望的设备。

通过进行配对,操作对象装置200与远程操作装置300彼此登录蓝牙通信用地址,所以通过指定该地址后进行蓝牙通信,可防止错误操作用户不期望的设备。

本发明在该配对处理的执行方法中具有主要特征点。根据图3(a)对此加以说明。图3(a)是表示本发明远程操作系统100的概要的图。如图所示,远程操作装置300利用红外线通信向操作对象装置200发送使配对处理开始的配对开始信号。

而且,远程操作装置300发送配对开始信号,并且,转移至可执行配对处理的配对模式。而且,接收到配对开始信号的操作对象装置200也转移至配对模式。这样,在远程操作装置300和操作对象装置200双方都转移至配对模式的状态下,以蓝牙通信执行配对。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利用红外线通信发送配对开始信号,所以仅朝向远程操作装置300的操作侧第一通信部301的操作对象装置200转移至配对模式。即,根据上述构成,用户通过朝向操作侧第一通信部301,可特别指定成为配对对方的设备。

而且,根据上述构成,发送配对开始信号的远程操作装置300与接收到该配对开始信号的操作对象装置200转移至配对模式。因此,当以蓝牙通信进行配对处理时,即便在蓝牙通信的通信范围内存在其它电子设备的情况下,也不担心会与用户不期望的电子设备进行配对。

另外,配对开始信号只要成为操作对象装置200开始配对处理的触发即可,不必包含蓝牙通信中使用的地址信息等。因此,可将配对开始信号的信息量抑制得非常少,所以可直接使用以往广泛使用的红外线通信手段。

与此相对,在上述“背景技术”中公开的日本特开平9-215064号公报的技术中,利用红外线通信来交换地址信息。但是,在以往广泛使用的家电制品协会规定的红外线遥控器用信号格式中,未假定发送接收地址信息这样的信息量较大的数据,所以难以直接适用以往广泛使用的红外线通信手段。

进而,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利用无指向性的蓝牙通信进行配对处理,所以在发送配对开始信号后,即便使远程操作装置300移动的情况下,也可确实执行配对处理。与此相对,在上述日本特开平9-215064号公报的技术中,在地址信息的交换中遥控器移动到红外线通信范围外的情况、或遥控器与电视之间有人通过等遮断红外线信号的情况下,担心配对处理不正常进行。

另外,本发明在配对处理后的再连接方法中也有特征点。根据图3(b)对此加以说明。图3(b)是表示本发明远程操作系统100的概要的图。如图所示,远程操作装置300利用红外线通信(IR)向操作对象装置200发送使再连接处理开始的连接开始信号。此外,该图中,假定操作对象装置200与远程操作装置300都已配对完毕。

而且,远程操作装置300发送连接开始信号,并且,转移向可执行再连接处理的连接待机状态。而且,接收到连接开始信号的操作对象装置200向远程操作装置300发送连接开始信号,开始再连接处理。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利用红外线通信来发送连接开始信号,所以朝向远程操作装置300的操作侧第一通信部301的操作对象装置200开始再连接处理。即,根据上述构成,用户通过朝向操作侧第一通信部301,可容易特别指定成为连接对方的设备。

另外,连接开始信号只要成为操作对象装置200开始再连接处理的触发即可,不必包含蓝牙通信中使用的地址信息等。因此,可将连接开始信号的信息量抑制得非常少,所以可根据家电制品协会规定的红外线遥控用信号格式来生成连接开始信号。由此,可直接使用以往广泛使用的红外线通信手段。

进而,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利用无指向性的蓝牙通信进行再连接处理,所以在发送连接开始信号后,即便使远程操作装置300移动的情况下,也可确实执行再连接处理。

[遥控应用程序]

远程操作装置300通常作为便携式电话机进行动作,但通过起动规定的应用程序(下面称为遥控应用程序),可操作操作对象装置200。这样,通过在各种电子设备中安装遥控应用程序,可由各种电子设备来进行操作对象装置200的远程操作。

尤其是便携式电话机具备红外线通信手段或蓝牙通信手段作为数据的发送接收手段而广泛普及。因此,在如远程操作装置300这样地适用便携式电话机的情况下,优选将这些通信手段适用为远程操作用通信手段。

这里,根据图4和图5来说明遥控应用程序起动时的显示画面例。图4是表示起动遥控应用程序时显示部307中显示的画面一例的图。

在图示实例中,显示提示从“电视”、“录音机”和“PC”中选择连接的设备种类的画面。即,在图示实例中,示出可由远程操作装置300操作“电视”、“录音机”和“PC”3种设备的情况的实例。此外,“录音机”是录制电视节目等的录制装置,“PC”是个人电脑。

另外,如图3所述,远程操作系统100通过利用红外线通信来发送配对开始信号,开始配对处理。由于红外线通信是指向性通信,所以必需使远程操作装置300朝向操作对象设备(在远程操作系统100中是操作对象装置200)来操作,故在图示实例中,显示提示朝向该操作对象设备进行操作对象设备的选择操作的消息。

这里,通过使远程操作装置300(更具体地是操作侧第一通信部301)朝向操作对象装置200(更具体地是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208),进行图4的选择“电视”的操作,从而在远程操作装置300与操作对象装置200之间未进行配对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进行配对。

通过进行配对,即便在蓝牙通信的通信范围内存在其它电子设备的情况下,远程操作装置300也可仅确实操作“电视”。此外,在远程操作装置300与“电视”之间已进行配对的情况下,当进行图4的选择“电视”的操作时,不执行配对。

而且,若配对完成,则将图5示出的图像显示于显示部307中。图5是表示在图4的显示状态下选择“电视”时显示部307中显示的图像一例的图。显示的图像被称为软件键盘显示(下面称为软键(soft key)显示)。在软键显示中,显示操作部308中包含的各操作键的配置与分配给各操作键的功能。

即,在操作部308中,以与图5相同的配置排列操作键,操作部308通过进行对应于显示部307中显示的键的操作键输入,执行对应于显示功能的处理。例如图5中,通过向对应于显示为“音↑”的键的操作部308的操作键进行输入,电视的音量上升。

这样,通过进行软键显示,可向操作部308的操作键分配任意遥控操作,由此,可由具有便携式电话机功能的远程操作装置300操作操作对象装置200。

远程操作装置300只要可输入远程操作即可,不限于上述实例。例如,也可由触摸屏来构成远程操作装置300的显示部307和操作部308,在显示部307中显示远程操作用画面,受理对应于显示的画面的远程操作的输入。

[适用一般遥控器时的实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具有便携式电话机功能的远程操作装置300,但作为本发明的远程操作装置,也可适用现有的一般遥控器。图6示出适用现有的一般遥控器作为本发明的远程操作装置时的实例。

在该图所示的远程操作装置中,显示进行电源的接通/关断切换的“电源按钮”、附加有用于切换信道等的1-12数字的“数字按钮”、用于使音量增减的“音量按钮”、用于显示菜单画面的“菜单按钮”、上下左右的“方向按钮”、处理确定时等使用的“确定按钮”、处理结束时等使用的“结束按钮”、用于将画面显示返回到前一个状态的“返回按钮”。

另外,在该图所示的远程操作装置中,设置有用电视、录音机和PC来切换远程操作装置的操作对象的切换开关。在图示实例中,由于使切换开关与电视匹配,所以通过图示的状态进行上述各按钮操作,可进行电视的动作控制(电源的接通/关断切换、信道变更等)。

在设本发明的远程操作装置为图示的一般遥控器形态的情况下,只要在切换上述切换开关的定时开始配对处理即可。另外,在已配对完毕的情况下,只要在上述定时开始再连接处理即可。例如,在从图示的状态使切换开关与“录音机”匹配时,只要尝试与录音机配对或再连接即可。

此外,在从图示的状态使切换开关与“PC”匹配时,在切换中途使切换开关与“录音机”匹配。因此,此时,无论用户是否想进行“PC”的操作,都担心让“录音机”尝试配对或再连接。这种事态例如可通过将切换开关设定成在一定时间以上与相同操作对象设备匹配的情况下尝试配对或再连接来避免。

另外,如图所示在切换开关与“电视”匹配的情况下,当与电视进行连接时,例如当按下遥控器上任意按钮(例如电源按钮)时,只要让电视尝试配对或再连接即可。由此,在用户想操作电视的定时进行遥控器与电视的配对或再连接。

[操作对象装置200的更详细构成]

接着,根据图1来说明操作对象装置200和远程操作装置300更详细的构成。图1是表示操作对象装置200和远程操作装置300的主要部分构成的框图。如图所示,操作对象装置控制部203中包含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被操作侧配对执行单元)1、被操作侧连接目的地管理部2和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操作对象装置存储部207中储存有连接目的地管理表格4。

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控制操作对象装置200中的配对处理的执行。具体地,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在从远程操作装置300接收到配对开始信号时,执行为了远程操作装置300与操作对象装置200进行蓝牙通信而登录并匹配彼此的地址的配对处理。

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控制与配对完毕的远程操作装置300的通信。即,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在经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208接收到连接开始信号的情况下,经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209与配对完毕的远程操作装置300发送接收信号。更具体地,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当接收到上述连接开始信号时,经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209,向远程操作装置300发送请求配对完毕的远程操作装置300经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209彼此指定通信地址以进行通信连接的连接请求信号。接收到该连接请求信号的远程操作装置300通过向操作对象装置200发送连接许可信号,在远程操作装置300与操作对象装置200之间确立蓝牙通信连接。另外,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在受到来自多个远程操作装置300的控制的情况下,进行向对各远程操作装置300许可的控制内容附加限制的遥控限制设定处理。

被操作侧连接目的地管理部2管理涉及经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209的通信、即蓝牙通信的通信对方设备的信息。另外,被操作侧连接目的地管理部2管理当前蓝牙通信连接中的通信对方设备。具体地,被操作侧连接目的地管理部2将配对处理中从远程操作装置300发送来的地址或服务信息等储存在连接目的地管理表格4中。另外,被操作侧连接目的地管理部2在接收到连接开始信号的情况下,判断该连接开始信号发送源的远程操作装置是否存储在连接目的地管理表格4中。

进而,被操作侧连接目的地管理部2向配对完毕的设备分别分配ID。该ID也储存在连接目的地管理表格4中,用于操作对象装置200连接的对方设备的识别或上述遥控限制设定处理。

连接目的地管理表格4可为例如下述表1中所示的数据构造。表1是表示连接目的地管理表格4的一例的表。表1中,示出对一个远程操作装置对应储存遥控ID、设备信息和服务信息的实例。

[表1]

  遥控ID  设备信息  服务信息  0x01  00:11:22:33:66:AA  0x0001111(遥控服务)  0x02  00:11:22:33:55:AA  0x0001111(遥控服务)  ...... ......  ......

即,表1表示遥控ID为“0x01”、设备信息(蓝牙通信用地址)为“00:11:22:33:66:AA”、而且服务信息为“0x0001111”的第一远程操作装置与遥控ID为“0x02”、设备信息为“00:11:22:33:55:AA”、而且服务信息为“0x0001111”的第二远程操作装置跟操作对象装置200配对完毕的情况下,连接目的地管理表格4中储存的数据一例。

遥控ID是赋予与操作对象装置200配对完毕的设备的识别信息,设备信息是进行蓝牙通信用的地址,服务信息表示该配对完毕的设备向操作对象装置200提供的服务。这里,由于假定由远程操作装置300来远程操作操作对象装置200,所以服务信息均为遥控服务。

由于除远程操作装置300外,还可向操作对象装置200蓝牙连接耳机等各种电子设备,所以操作对象装置200必需预先把握配对完毕的设备提供何服务。因此,在表1的实例中,连接目的地管理表格4中包含服务信息。

连接目的地管理表格4中至少包含设备信息即可,遥控ID和服务信息未必储存在连接目的地管理表格4中。但是,可通过储存遥控ID,对应于多个远程操作装置,通过储存服务信息,可蓝牙连接多种外部设备,所以连接目的地管理表格4中最好包含遥控ID和服务信息。

[远程操作装置300的更详细构成]

如图1所示,在远程操作装置控制部206中包含连接开始部11、操作侧通信控制部(操作侧通信控制单元)12、操作侧连接目的地管理部13、操作侧配对执行部(操作侧配对执行单元)14、以及配对开始部(配对开始单元)17,在远程操作装置存储部310中包含连接目的地储存部15和识别信息储存部16。

连接开始部11控制在远程操作装置300与操作对象装置200进行配对后进行通信连接的处理、即再连接处理的开始定时。利用再连接处理,远程操作装置300与操作对象装置200确立蓝牙通信连接。具体地,连接开始部11在让操作部308进行规定的输入操作时,指示操作侧第一通信部301,向操作对象装置200发送使蓝牙通信连接开始的连接开始信号,并且,指示操作侧通信控制部12,使远程操作装置300转移至连接请求受理模式。

上述规定的输入操作是指远程操作装置300的用户将该远程操作装置300用作遥控器时进行的输入操作。例如,在图4实例中,选择连接的设备的操作相当于上述规定的输入操作。另外,在图6的实例中,使切换开关与连接对象设备匹配的操作、或对使切换开关与连接对象设备匹配的状态下的电源按钮、或操作操作对象装置200的操作按钮等任意输入按钮的输入操作相当于上述规定的输入操作。

这样,由于将远程操作装置300的用户使该远程操作装置300用作遥控器时进行的输入操作作为触发来开始再连接处理,所以用户可以与现有一般的红外线遥控器相同的感觉来进行操作对象装置200的远程操作。

也可在远程操作装置300中设置再连接处理执行用的键,当对该再连接处理执行用的键进行输入操作时,使连接开始部11发送连接开始信号。另外,例如也可显示用于进行使连接开始信号发送的输入操作的画面,按照该画面显示,用户进行输入操作,由此发送连接开始信号。

但是,由于若操作用键增加则用户的操作性下降,所以如上所述,最好将在把远程操作装置300用作遥控器时进行的输入操作作为触发来发送连接开始信号。

另外,连接开始部11根据识别信息储存部16中储存的本装置的ID,生成操作对象装置200可识别上述连接开始信号发送源的连接开始信号。例如,通过将本装置的ID嵌入连接开始信号,操作对象装置200可识别上述连接开始信号的发送源。

由此,即便在操作对象装置200与多个设备配对的情况下,操作对象装置200也可识别从哪个远程操作装置接收到连接开始信号,能与连接开始信号的发送源设备确实连接。

操作侧通信控制部12生成对应于向操作部308的输入操作的命令。而且,操作侧通信控制部12指示操作侧第二通信部302,向连接目的地储存部15中储存的地址、即经操作侧第二通信部302确立通信连接的操作对象装置200发送上述生成的命令。

另外,操作侧通信控制部12进行经操作侧第二通信部302与配对完毕的操作对象装置200通信时的控制。具体地,操作侧通信控制部12利用连接开始部11的指示,转移至连接请求受理模式,等待接受来自操作对象装置200的连接请求。而且,在确认了接收连接请求的情况下,执行确立与作为该连接请求发送源的操作对象装置200的、经操作侧第二通信部302的通信连接的再连接处理。

所谓连接请求受理模式是指操作侧通信控制部12受理连接请求后执行再连接处理的状态。操作侧通信控制部12在以不是连接请求受理模式的状态确认连接请求的情况下,不执行再连接处理。由此,即便在由多个远程操作装置300操作操作对象装置200的情况下,也可确实在发送连接开始信号的远程操作装置300与接收该连接开始信号的操作对象装置200之间确立通信连接。

连接请求受理模式的继续时间设定成在使连接开始部11发送连接开始信号之后,仅规定期间受理连接请求。上述规定期间只要仅确保来自接收到连接开始信号的操作对象装置200的连接请求被远程操作装置300接收所需的时间即可,不特别限定,但例如只要设为30秒左右即可。

操作侧连接目的地管理部13管理涉及经操作侧第二通信部302的通信、即蓝牙通信的通信对方设备的信息。具体而言,操作侧连接目的地管理部13将配对处理中从操作对象装置200发送来的地址储存在连接目的地储存部15中。

另外,操作侧连接目的地管理部13管理操作对象装置200的被操作侧连接目的地管理部2分配给远程操作装置300的识别信息、即遥控ID。具体地,远程操作系统100中,由于操作对象装置200向配对对方发送遥控ID,所以操作侧连接目的地管理部13接收该遥控ID后储存在识别信息储存部16中。另外,操作侧连接目的地管理部13在接收到连接请求的情况下,判断该连接请求的发送源设备(例如操作对象装置200)的地址是否储存在连接目的地储存部15中。

配对开始部17控制配对的开始定时。具体地,配对开始部17当让操作部308执行规定的输入操作时,指示操作侧第一通信部301发送配对开始信号,并且,指示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使远程操作装置300转移至配对模式。

上述规定的输入操作是指远程操作装置300的用户在使用该远程操作装置300作为遥控器时进行的输入操作。例如,在图4的实例中,选择连接设备的操作相当于上述规定的输入操作。另外,在图6的实例中,使切换开关与连接对象设备匹配的操作、或对使切换开关与连接对象设备匹配的状态下的电源按钮等任意输入按钮的输入操作相当于上述规定的输入操作。

如这些实例所示,通过将远程操作装置300的用户使该远程操作装置300用作遥控器时进行的输入操作作为触发来开始配对,用户不必为了进行配对而进行特别的操作,所以优选。

例如,以往为了使操作对象装置转移至配对模式,必需按下操作对象装置中设置的配对按钮。而且,必需通过在将操作对象装置设为配对模式的状态下按下远程操作装置中设置的配对按钮来进行配对。

与此相对,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远程操作装置300的用户将该远程操作装置300用作遥控器时进行的输入操作作为触发来开始配对的情况下,用户不必进行任何配对用的特别操作,可以与以往一般的红外线遥控器相同的感觉来进行配对。

另外,也可在远程操作装置300中设置配对执行用键,当对该配对执行用键进行输入操作时,使配对开始部17发送配对开始信号。另外,例如也可显示用于进行使配对开始信号发送的输入操作的画面,通过用户根据该画面显示进行输入操作,发送配对开始信号。

但是,若操作用键增加则用户的操作性下降,所以最好如上所述,将在把远程操作装置300用作遥控器时进行的输入操作作为触发来发送配对开始信号。

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控制远程操作装置300中的配对处理的执行。具体地,当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从配对开始部17接收到指示时,执行远程操作装置300与操作对象装置200为了进行蓝牙通信而登录并匹配彼此地址的配对处理。

[远程操作系统100中的处理流程(远程操作装置300侧)]

根据图7来说明包含具备以上构成的操作对象装置200与远程操作装置300的远程操作系统100中的处理流程。图7是表示远程操作系统100中的处理一例的流程图。这里,首先说明远程操作装置300执行的处理流程,之后说明操作对象装置200执行的处理流程。

如上所述,通过远程操作装置300起动遥控应用程序,可远程操作远程操作装置300。若起动遥控应用程序,则配对开始部17确认有无连接开始操作(S1)。连接开始操作是远程操作装置300开始操作对象装置200的远程操作用的输入操作,相当于图4实例中的选择设备种类的操作。

而且,若确认有连接开始操作(S1为是),则配对开始部17确认是否是初次连接(S2)。所谓初次连接是未进行配对的状态下的连接。例如,可利用连接目的地储存部15中是否存储配对完毕设备的地址,判定是否初次连接。

在不是初次连接的情况下(S2为否),由于不必进行配对,所以处理前进到S11,执行与配对完毕设备进行蓝牙通信连接的再连接处理。另一方面,在是初次连接的情况下(S2为是),由于必需进行配对,所以配对开始部17将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设定为设备信息请求受理模式(S3)。

所谓设备信息请求受理模式是远程操作装置300可配对的状态(配对模式),将在设备信息请求受理模式的状态下接收到的地址作为远程操作装置300的蓝牙通信的对方设备,登录在连接目的地储存部15中。

另外,配对开始部17将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设定为设备信息请求受理模式,并且,指示操作侧第一通信部301发送配对开始信号(S4)。远程操作装置300由于通过具有指向性的红外线通信来发送配对开始信号,所以仅能与朝向远程操作装置300的操作对象装置200进行配对。

配对开始信号例如可设为下述表2中所示的数据构造。另外,配对开始信号只要是操作对象装置200可识别该信号是使配对开始的指示的信号即可,不限于表2的实例。但是,配对开始信号最好是依照家电制品协会规定的格式的数据形式。通过将配对开始信号设为依照家电制品协会规定的格式的数据形式,可直接适用现有一般红外线遥控器使用的构成作为操作侧第一通信部301。

[表2]

  种类  数据  含义  配对开始信号  0xAAAA 88881234  使配对开始

通过S4发送配对开始信号,在接收到该配对开始信号的操作对象装置200与远程操作装置300之间执行配对处理(S5)。细节如后所述,但利用配对处理将远程操作装置300的设备信息(蓝牙通信用地址)储存在操作对象装置200的连接目的地管理表格4中,将操作对象装置200的设备信息(蓝牙通信用地址)储存在操作对象装置200的连接目的地储存部15中。

而且,配对开始部17确认配对是否成功(S6)。在配对失败的情况下(S6为否),返回S2的处理。另一方面,在配对成功的情况下(S6为是),配对开始部17指示操作侧连接目的地管理部13确认是否接收到遥控ID(S7)。而且,若确认接收到遥控ID(S7为是),则配对开始部17指示操作侧连接目的地管理部13将上述接收到的遥控ID储存在识别信息储存部16中(S8)。

通过以上的S1-S8的处理,由于在远程操作装置300与操作对象装置200之间确立蓝牙通信连接,所以可由远程操作装置300操作操作对象装置200,可进行S9的数据发送接收处理(细节如后所述)。

另外,上述S1-S8的处理仅通过执行连接开始操作来进行。连接开始操作例如在图4实例中是选择连接设备种类的操作,在图6实例中是切换开关的切换操作、或对任意操作按钮的操作。因此,远程操作装置300的用户可以完全未意识配对地与现有一般红外线遥控器相同的感觉来操作操作对象装置200。

[远程操作系统100中的处理流程(操作对象装置200侧)]

接着,说明远程操作系统100中操作对象装置200执行的处理的流程。首先,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等待接受配对开始信号的接收(S21)。

在接收到配对开始信号以外的信号的情况下(S21为否),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指示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执行再连接处理(S28)。另一方面,在确认接收配对开始信号的情况下(S21为是),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开始配对处理(S22)。

利用配对处理,将远程操作装置300的设备信息(蓝牙通信用地址)储存在操作对象装置200的连接目的地管理表格4中,将操作对象装置200的设备信息(蓝牙通信用地址)储存在操作对象装置200的连接目的地储存部15中。

若配对处理结束,则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确认配对是否成功(S23)。在配对失败的情况下(S23为否),处理返回S21。另一方面,在配对成功的情况下(S23为是),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指示被操作侧连接目的地管理部2生成遥控ID(S24)。

遥控ID只要可识别配对成功的对方设备即可,其生成方法和数据内容不特别限定。这里,如表1所示,设定生成按进行配对的顺序、末尾数字增加的16进制2位的数据作为遥控ID。即,在表1的实例中,示出向操作对象装置200最初进行配对的对方设备赋予“0x01”的遥控ID,向接着进行配对的对方设备赋予“0x02”的遥控ID的实例。

接着,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经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209向远程操作装置300发送被操作侧连接目的地管理部2生成的遥控ID(S25)。接着,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进行必要时向对应于上述发送的遥控ID的远程操作装置300的操作内容施加限制的遥控器限制设定处理(S26)。而且,在遥控器控制设定结束之后,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进行数据发送接收处理(S27)。遥控器控制设定处理和数据发送接收处理的细节如后所述。

远程操作系统100进行的配对只要将远程操作装置300的设备信息储存在操作对象装置200的连接目的地管理表格4中,将操作对象装置200的设备信息储存在操作对象装置200的连接目的地储存部15中即可,未必按照图7的流程。

其中,如图7所示,通过将由红外线信号发送的配对开始信号作为触发进行配对,可非常容易地配对操作对象装置200与远程操作装置300。因此,操作对象装置200与远程操作装置300的配对最好按照图7的流程执行。

[再连接处理(远程操作装置300侧)]

如上所述,在远程操作装置300与操作对象装置200初次连接的情况下,进行配对(参照图7的S2等)。由此,远程操作装置300与操作对象装置200可彼此指定地址来进行蓝牙通信。

这里,根据图8来说明远程操作装置300与操作对象装置200第二次以后、即已配对状态下连接的情况下执行的再连接处理。图8是表示再连接处理一例的流程图。再连接处理对应于图7流程图中的S11和S28的处理。这里,首先说明图7的S11中在远程操作装置300执行的再连接处理,接着说明S28中在操作对象装置200执行的再连接处理。

作为配对结束后执行的再连接处理,不限于图8的实例,也可使用已配对设备间进行的一般的连接处理方法。

再连接处理在配对开始部17判断为不是初次连接的情况下执行(参照图7的S2和S11)。配对开始部17在判断为不是初次连接的情况下,将该情况传递给连接开始部11。接受到传递的连接开始部11将操作侧通信控制部12设定为连接请求受理模式(S31)。操作侧通信控制部12通过设定为连接请求受理模式,变为可进行蓝牙通信的状态,在设定为连接请求受理模式之后,在从操作对象装置200接收到连接请求的情况下,继续进行再连接处理。

即,操作侧通信控制部12在连接请求受理模式的继续期间内确认从操作对象装置200接收连接请求的情况下,继续进行再连接处理。另一方面,在连接请求受理模式的继续期间以外不接收连接请求(即便接收到连接请求,也不进行再连接处理)。

另外,连接开始部11指示操作侧第一通信部301向本装置外部发送连接开始信号(S32)。这样,远程操作装置300利用具有指向性的红外线通信发送连接开始信号。因此,远程操作装置300可仅与朝向远程操作装置300的设备连接通信。

连接开始部11发送包含分配给远程操作装置300的识别信息(遥控ID)的连接开始信号,以便接收到连接开始信号的操作对象装置200可判别接收到来自哪个远程操作装置300的操作信号。连接开始信号例如可设为下述表3的数据。

表3表示遥控ID为“0x01”、“0x02”和“0x03”的3个远程操作装置分别发送的连接开始信号(1)-(3)的数据例。在表3的实例中,连接开始信号的数据末尾2字符与摇控器ID的末尾2字符一致。因此,操作对象装置200通过接收到连接开始信号(1)-(3)的哪个,可识别从遥控ID为“0x01”、“0x02”和“0x03”的哪个远程操作装置可发送连接开始信号。

[表3]

  种类  数据  含义 连接开始信号(1)  0xAAAA 88882201  连接开始信号(遥控ID:0x01) 连接开始信号(2)  0xAAAA 88882202  连接开始信号(遥控ID:0x02) 连接开始信号(3)  0xAAAA 88882203  连接开始信号(遥控ID:0x03)

操作侧通信控制部12在让操作侧第一通信部301发送连接开始信号之后,确认在连接请求受理模式的继续期间内,是否从已配对设备有连接请求(S33)。这里,设定从操作对象装置200发送来的连接请求中包含操作对象装置200的地址,由此操作侧连接目的地管理部13确认是否从已配对设备有连接请求。连接请求只要是可由远程操作装置300特别指定该连接请求的发送源的信号即可,不限于本例。

在不能确认连接请求的情况下(S33为否),处理返回到图7的S2的处理。另一方面,在确认连接请求的情况下(S33为是),操作侧通信控制部12指示操作侧第二通信部302向操作对象装置200发送连接许可(S34),结束再连接处理。通过结束再连接处理,处理转移至图7的S9,进行数据发送接收处理。

连接请求和连接许可例如可设为下述表4所示的数据。表4表示连接请求和连接许可的数据一例。如表4所示,在连接请求和连接许可中包含该连接请求和连接许可的发送源终端的地址和发送目的地终端的地址。由此,接收到连接请求的远程操作装置300可向连接请求的发送源的操作对象装置200返回连接许可。

[表4]

[再连接处理(操作对象装置200侧]

接着,根据图8来说明图7的流程图的S28中操作对象装置200执行的再连接处理。首先,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确认是否接收到连接开始信号(S41)。在不能确认接收连接开始信号的情况下(S41为否),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返回图7的S21的处理。另一方面,在确认接收连接开始信号的情况下(S41为是),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指示操作侧第二通信部302发送连接请求(S42)。

这里,设定如表3所示,在连接开始信号中嵌入遥控ID的一部分。另外,假定如表1所示,在连接目的地管理表格4中对应储存遥控ID与设备信息(地址)。因此,被操作侧连接目的地管理部2可判断连接开始信号发送源的设备是否存储在连接目的地管理表格4中。之后,由此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可特别指定发送了连接开始信号的设备的地址,可向该地址发送连接请求。

在再连接处理中,由于远程操作装置300移动到连接请求受理模式(图7的S31),所以尽管未将遥控ID嵌入连接开始信号,操作对象装置200与远程操作装置300也可确立蓝牙通信。

之后,发出连接请求发送指示的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等待接受连接许可的接收(S43)。在即便经过规定时间也未确认连接许可的接收的情况下(S43为否),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返回到图7的S21的处理。另一方面,在确认连接许可的接收的情况下(S43为是),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结束再连接处理。通过结束再连接处理,处理转移向图7的S26,进行数据发送接收处理。

[配对处理(操作对象装置200侧)]

下面,根据图9来说明图7流程图中的S5和S22执行的配对处理的细节。图9是表示配对处理一例的流程图。这里,首先说明图7流程图的S22中在操作对象装置200执行的配对处理,接着说明图7流程图的S5中在远程操作装置300执行的配对处理。

操作对象装置200的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若确认接收配对开始信号,则开始配对处理。具体地,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指示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209发送设备信息请求(S51)。设备信息请求是包含该设备信息请求的发送源终端、即操作对象装置200的地址的信息。因此,接收到设备信息请求的远程操作装置300可将操作对象装置200登录为蓝牙通信对方终端。

另外,向操作对象装置200的蓝牙通信范围内的全部设备广播设备信息请求。这里,由于远程操作装置300变为设备信息请求受理模式(图7的S3),所以操作对象装置200可让远程操作装置300确实接收设备信息请求。

发送了设备信息请求的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等待受理从远程操作装置300发送设备信息(S52)。在规定时间内不能确认接收设备信息的情况下(S52为否),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结束配对处理。此时,在图7的流程图中,从S22前进到S23,S23判断为配对失败,返回到S21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规定时间内确认接收设备信息的情况下(S52为是),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指示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209向远程操作装置300发送PIN代码请求(S53),等待受理PIN代码的接收(S54)。在规定时间内不能确认接收PIN代码的情况下,或在接收到的PIN代码与预定的值不同的情况下(S54为否),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直接结束处理。此时,在图7的流程图中,从S22前进到S23,S23判断为配对失败,返回到S21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接收到的PIN代码与预定的值一致的情况下(S54为是),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指示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209,向远程操作装置300发送服务信息请求(S55),等待受理服务信息的接收(S56)。

PIN代码是操作对象装置20为了不受用户不期望的远程操作装置300的控制而设定的代码。即,操作对象装置200对许可该操作对象装置200控制的远程操作装置300预定PIN代码。之后,在从设为连接的远程操作装置300发送来的PIN代码与对操作对象装置200设定的PIN代码一致的情况下,许可与该远程操作装置300连接。

在规定时间内不能确认接收服务信息的情况下,或接收到的服务信息不适当的情况下(S56为否),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直接结束处理。此时,在图7的流程图中,从S22前进到S23,S23判断为配对失败,返回到S21的处理。服务信息是否适当通过操作对应装置200是否对应于该服务信息来判断。

在接收到的服务信息适当的情况下(S56为是),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存储上述S52确认接收的远程操作装置300的设备信息和S57接收到的服务信息(S57)。此时,在图7的流程图中,从S22前进到S23,S23判断为配对成功,前进到S24的处理。

上述设备信息请求、PIN代码请求、服务信息请求、设备信息、PIN代码和服务信息例如可设为下述表5所示的数据。如表5所示,在蓝牙通信中,基本上与数据一起发送该数据的发送源地址和发送目的地地址。由此,即便在蓝牙通信范围内存在其它蓝牙对应设备的情况下,远程操作装置300与操作对象装置200也可进行通信。

[表5]

[配对处理(远程操作装置300侧)]

接着,根据图9来说明图7的流程图的S5中远程操作装置300执行的配对处理。即,远程操作装置300的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等待接受设备信息请求(S61)。在规定时间内(例如30秒以内)不能确认设备信息的接收的情况下(S61为否),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解除设备信息请求受理模式,结束配对处理。由此,可防止远程操作装置300与用户不期望的电子设备进行配对。此时,在图7的流程图中,从S5前进到S6,S6判断为配对失败,返回到S2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可确认设备信息的接收的情况下(S61为是),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指示操作侧第二通信部302发送远程操作装置300的设备信息(地址)(S62),之后等待接受PIN代码请求的接收(S63)。

在规定时间内不能确认PIN代码请求的接收的情况下(S63为否),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直接结束处理。此时,在图7的流程图中,从S5前进到S6,S6判断为配对失败,返回到S2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确认PIN代码请求的接收的情况下(S63为是),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读出事先存储在远程操作装置存储部310中的PIN代码,指示操作侧第二通信部302向操作对象装置200发送上述读出的PIN代码(S64)。

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在PIN代码对照(collate)成功的情况下,在S56的处理中发送服务信息请求。因此,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在S64发出PIN代码的发送指示之后,确认以服务信息请求(S65)。在不能确认接收服务信息请求的情况下(S65为否),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直接结束处理。此时,在图7的流程图中,从S5前进到S6,S6判断为配对失败,返回到S2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确认接收服务信息请求的情况下(S65为是),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指示操作侧第二通信部302向操作对象装置200发送服务信息(S66)。之后,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最后将上述S61接收到的设备信息请求中包含的操作对象装置200的设备信息(地址)存储在连接目的地储存部15中,结束处理。此时,在图7的流程图中,从S5前进到S6,S6判断为配对成功,前进到S7的处理。

如上所述,在配对处理中,将操作对象装置200的设备信息(地址)存储在远程操作装置30的连接目的地储存部15中,将远程操作装置300的设备信息(地址)存储在操作对象装置200的连接目的地管理表格4中。由此,远程操作装置300与操作对象装置200以后可彼此指定地址进行蓝牙通信。另外,配对处理只要将操作对象装置200的设备信息存储在远程操作装置300中,将远程操作装置300的设备信息存储在操作对象装置200中即可,不限于上述实例。

例如,上述说明操作对象装置200将设备信息请求与本装置的通信地址一起发送给远程操作装置300,接收到设备信息请求的远程操作装置300将本装置的设备信息(通信地址)发送给操作对象装置200的实例,但远程操作装置300也可将设备信息请求与本装置的通信地址一起发送给操作对象装置200。

此时,远程操作装置300不进行图7的S3的处理,接收到配对开始信号的操作对象装置200移动到设备信息请求受理模式。之后,远程操作装置300通过将设备信息请求与本装置的通信地址一起发送给移动到设备信息请求受理模式的操作对象装置200,取得操作对象装置200的设备信息。即便这种构成,远程操作装置300与操作对象装置200也可进行配对。

此时,操作对象装置200也可在变为设备信息请求等待接受状态之后,当在规定时间内(例如30秒以内)不能确认设备信息的接收时,解除设备信息请求受理模式,结束配对处理。由此,可防止操作对象装置200与用户不期望的电子设备进行配对。

[遥控器限制设定]

这里,说明图7流程图的S26执行的遥控器限制设定的细节。如上所述,远程操作系统100可由多个远程操作装置来操作一个操作对象装置200,但此时,担心引起多个远程操作装置发送的命令的冲突。例如,当某个远程操作装置发送将信道变更为“8”的命令时,若另一远程操作装置发送将信道变更为“10”的命令,则操作对象装置200的输出信道千变万化,所以不好。

因此,操作对象装置200的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在与多个远程操作装置蓝牙通信连接的情况下,执行对各远程操作装置可控制的处理设定限制的遥控器限制设定。

具体地,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在从远程操作装置接收到命令的情况下,指示被操作侧连接目的地管理部2,确认上述命令发送源的远程操作装置在当前连接中的远程操作装置中优先级是否最高。优先级的高低例如可根据连接顺序来设定,也可由用户事先设定。

在上述命令发送源的远程操作装置在当前连接中的远程操作装置中优先级最高的情况下,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使来自该远程操作装置的全部命令有效。即,此时,不对来自上述远程操作装置的命令设置限制,操作对象装置200直接根据来自远程操作装置的命令动作。

另一方面,在优先级比上述命令发送源的远程操作装置高的远程操作装置正在连接的情况下,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不让操作对象装置200执行来自该远程操作装置的命令的至少一部分。由此,可防止引起多个远程操作装置发送的命令的冲突。

这里,设定向远程操作装置300发送的命令附加作为该命令发送源的远程操作装置300的地址。由此,操作对象装置200可特别指定命令发送源的远程操作装置300,判断是否向该命令附加限制。

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最好对信道变更、音量变更等使操作对象装置200的输出变化的命令设定限制。另一方面,不必对使当前输出中的电视节目的内容、或电视节目表等操作对象装置200保持的信息发送给远程操作装置300的命令等不使操作对象装置200的输出变化的命令特别设定限制。另外,对同时连接的多个远程操作装置每个设定的限制只要在操作对象装置200操作时各远程操作装置之间不引起冲突即可,必要时可适当设定。

[数据发送接收处理(就发送接收的数据而言)]

如上所述,远程操作系统100在远程操作装置300与操作对象装置200未配对的情况下,在配对后利用蓝牙通信连接,在配对的情况下,通过再连接处理以蓝牙通信连接。另外,在以蓝牙通信连接的状态下,执行数据发送接收处理。下面说明数据发送接收处理。

在数据发送接收处理中,远程操作装置300通过发送“指令”或“数据发送请求”,操作操作对象装置200。这里,说明“指令”和“数据发送请求”。

指令和数据发送请求均为通过在远程操作装置300的操作部308执行规定的输入操作生成、经操作侧第二通信部302发送给操作对象装置200的命令。这里,因数据构造不同,将该命令分类为指令和数据发送请求。

即,指令具有由指令名、表示指令内容的参数、表示是否向接收到指令的设备(此时为操作对象装置200)请求响应的响应标志、指令发送源和发送目的地地址构成的数据构造。例如,指令可设为下述表6所示的数据。

[表6]

表6中示出用于进行操作对象装置200的输出信道变更的指令一例。操作对象装置200可通过参照指令名来判断可发送涉及哪个装置的命令,可通过参照参数来判断最好执行哪个处理。另外,可根据指令发送源的地址来特别指定该指令的发送源。即,接收到表6指令的操作对象装置200可判断为从远程操作装置300发送使信道变更为6信道的命令。

将信道变更等使操作对象装置200的声音或影像输出变化的命令分类为“指令”。由于“指令”是使操作对象装置200的声音或影像输出变化的命令,所以在使来自多个远程操作装置的控制全部有效的情况下,有可能引起处理的冲突。因此,操作对象装置200将“指令”作为变为上述遥控器限制处理的对象的命令。

这里,设定除信道变更或音量变更等一般操作控制用指令外,还使用结束指令等特别指令。所谓结束指令是用于结束远程操作装置300对操作对象装置200的操作的指令。通过发送结束指令,远程操作装置300结束操作操作对象装置200的功能(遥控器应用程序),返回到作为通常便携式电话机的功能。结束指令的数据构造例如将指令名设为“END”,参数中不包含数据,将响应标题设为“0”即可。

响应标志是表示是否要通知远程操作装置300附加该响应标志的指令可否由操作对象装置200执行的数据。即,接收到的指令的响应标志表示必需响应的情况下,操作对象装置200判断能否执行该指令。另外,当能执行时,向远程操作装置300返回表示可执行的响应,当因通信限制处理而不能执行时,返回表示不可执行的响应。指令可否执行由上述遥控器限制设定来确定。

响应例如可设为下述表7所示的数据。表7表示响应标志在操作对象装置200接收到表示必需响应的指令的情况下、从操作对象装置200向远程操作装置300发送的响应数据的一例。即,在表7的实例中,在操作对象装置200可执行接收到的指令的情况下,将“RES_ACCEPT”的数据从操作对象装置200发送到远程操作装置300,在操作对象装置200不能执行接收到的指令的情况下,将“RES_DENY”的数据从操作对象装置200发送到远程操作装置300。

[表7]

另一方面,数据发送请求是请求向请求的发送源发送哪个数据的命令。请求是包含请求名和数据名的数据构造。例如,数据发送请求可设为下述表8所示的数据。表8表示数据发送请求的一例。

[表8]

  种类  数据  含义  请求名  REQ_DATA  数据发送请求

  数据名  NOW_PROGRAM  当前的节目信息  发送源的地址  00:11:22:33:66:AA  发送目的地的地址  00:11:22:33:44:AA

根据表8所示的数据发送请求,根据请求名“REQ_DATA”可知是数据发送请求,根据数据名“NOW_PROGRAM”,可知请求当前的节目信息。另外,根据发送源的地址,可特别指定该数据发送请求的发送源。另外,所谓节目信息是电视节目的节目名、演出者等信息。另外,除当前的节目信息外,将用户指定的时刻和信道的节目信息、以及电视节目表的发送请求等命令分类为数据发送请求。

接收到表8所示数据发送请求的操作对象装置200例如返回下述表9所示的数据。表9表示操作对象装置200发送的当前节目信息的一例。这样,由于将节目信息发送给远程操作装置300,所以远程操作装置300的用户可使该节目信息显示在显示部307中阅览。

[表9]

  种类  数据  含义  响应名  RES_DATA  对数据发送请求的响应  数据名  NOW_PROGRAM  当前的节目信息  数据大小  1024  数据大小(字节)  数据主体  ......  数据实体(二进制)  发送源的地址  00:11:22:33:44:AA  发送目的地的地址  00:11:22:33:66:AA

“数据发送请求”是不使操作对象装置200输出的声音和影像变化的命令。因此,即便从多个远程操作装置同时执行“数据发送请求”,操作对象装置200也只要向“数据发送请求”的发送源依次发送数据即可,可避免处理的冲突。因此,操作对象装置200不会将“数据发送请求”作为上述遥控器限制处理的对象。

[数据发送接收处理(远程操作装置300侧的处理)]

下面,根据图10来说明图7流程图的S9和S27执行的数据发送接收处理的流程。图10是表示数据发送接收处理一例的流程图。这里,首先说明图7的S9让远程操作装置300执行的数据发送接收处理的流程,接着说明图7的S27让操作对象装置200执行的数据发送接收处理的流程。

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一旦在远程操作装置300与操作对象装置200之间确立蓝牙通信连接,则等待接受指令操作或请求操作(S71)。在有指令或请求操作的情况下(S71为是),操作侧通信控制部12指示操作侧第二通信部302向操作对象装置200发送对应于上述指令操作或请求操作的指令或请求(S72)。

这里,操作侧通信控制部12确认远程操作装置300与操作对象装置200之间的蓝牙通信是否被切断、或远程操作装置300是否执行结束操作(S73)。在确认蓝牙通信被切断或远程操作装置300执行结束操作的情况下(S73为是),操作侧通信控制部12结束数据发送接收处理。此时,在图7的流程图中,从S9前进到S10,当通信切断时,返回到S2的处理,当执行结束操作时,结束遥控器应用程序。

另一方面,在蓝牙通信连接未被切断且远程操作装置300未执行结束操作的情况下(S73为否),操作侧通信控制部12确认上述S72是否发送了指令(S74)。而且,操作侧通信控制部12在S72未发送指令的情况下(S74为否),确认S72是否发送请求(S75)。

在不能确认S72发送请求的情况下(S75为否),操作侧通信控制部12返回到S71,等待接受指令或请求操作。另一方面,在确认S72发送了请求的情况下(S75为是),操作侧通信控制部12接收S72请求的数据(S76)。此时,在接收到的数据是节目信息等有必要提示给用户的数据的情况下,操作侧通信控制部12也可在显示部307中显示接收到的数据。由此,用户可立即确认请求的数据。另外,也可让用户选择是否显示接收到的数据。若S76的处理结束,则操作侧通信控制部12返回到S71,等待接受指令或请求操作。

这里,在确认S74发送了指令的情况下,操作侧通信控制部12确认发送的指令是否附带响应(S77)。这里,如表6所示,由于设定将附带响应的指令的响应标志设定为1,所以操作侧通信控制部12在响应标志为1的情况下,判断为以附带响应来发送指令,在响应标志为0的情况下,判断为不响应地发送指令。

在以附带响应来发送指令的情况下(S77为是),由于从接收到指令的操作对象装置200返回响应,所以操作侧通信控制部12接收该响应(S78)。

这里,在接收到的响应表示指令执行成功的情况下,操作侧通信控制部12不必将此情况通知给用户。但是,在接收到的响应表示指令执行失败的情况下,操作侧通信控制部12最好将此情况显示在显示部307中等通知给用户。由此,用户可识别指令执行失败,必要时可研究再次进行输入操作等处置。

另一方面,在未附带响应来发送指令的情况下(S77为否),操作侧通信控制部12返回到S71,等待接受指令或请求操作。

[数据发送接收处理(操作对象装置200侧的处理)]

下面,根据图10来说明图7的S27中让操作对象装置200执行的数据发送接收处理的流程。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一旦在远程操作装置300与操作对象装置200之间确立蓝牙通信连接,则等待接收远程操作装置300发送的信号。之后,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确认蓝牙通信连接是否被切断、或从远程操作装置300接收到的信号是否是结束指令(S81)。

在蓝牙通信连接被切断的情况、或接收到结束指令的情况下(S81为是),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结束数据发送接收处理。此时,在图7的流程图中,从S27返回到S21的处理。另一方面,在蓝牙通信未被切断且未接收结束指令的情况下(S81为否),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确认接收到的信号是否是指令(S82)。

接着,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在未确认接收到指令的情况下(S82为否),确认是否接收到请求(S83)。在确认接收到请求的情况下(S83为是),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执行对应于接收到的请求的动作(S84),指示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209,向远程操作装置300发送请求的数据(S85)。接着,发出数据发送指示的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再次返回S81的处理,等待接收来自远程操作装置300的信号接收。

另一方面,在确认S82接收到指令的情况下(S82为是),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确认可否执行接收到的指令(S86)。具体地,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根据附加于接收到的指令上的该指令的发送源地址,特别指定上述指令的发送源终端。

接着,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确认被操作侧连接目的地管理部2中目前正与操作对象装置200蓝牙连接的设备中、上述指令的发送源终端的优先级是否最高。接着,在优先级最高的情况下,判断为上述指令可执行,在优先级更高的终端正在连接的情况下,判断为不执行上述指令。

在可执行的情况下(S86为是),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执行对应于接收到的指令的动作(S87)。这里,在判断为S86不能执行接收到的指令的情况下,和S87进行指令的执行之后,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确认是否必需响应接收到的指令(S88)。

在必需响应的情况下(S88为是),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指示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209向远程操作装置300发送响应(S89)。之后,发出响应的发送指示的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返回到S81的处理,等待接收来自远程操作装置300的信号接收。另外,在不必响应的情况下(S88为否),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也返回到S81的处理,等待接收来自远程操作装置300的信号接收。

远程操作系统100如上所述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由于数据的发送接收通过蓝牙通信来执行,所以与红外线通信相比,可高速发送接收大容量的数据。另外,蓝牙通信由于无指向性,所以即便在数据的发送接收中使远程操作装置300移动,或在远程操作装置300与操作对象装置200之间插入遮蔽物的情况下,也可维持通信连接状态。

上述实例表示数据发送接收处理的一例,配对结束后或再连接处理结束后的数据发送接收如何进行都可。另外,配对结束后或再连接处理结束后发送接收的数据可以是任何数据,不限于表4-表9所示的实例。

[实施方式2]

如上述实施方式所示,根据本发明的配对方法,用户可不进行任何特别操作地执行配对。这样,通过使用配对容易进行的方法,当进行蓝牙通信连接时也可进行配对。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图11说明当进行蓝牙通信连接时进行配对的实例。通过在连接时每次进行配对,也可对应于变更PIN代码的情况,可使远程操作系统100的安全性提高。向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和处理附加相同参照序号,省略其说明。

图11是表示每次进行配对的远程操作系统100中的处理一例的流程图。若远程操作装置300起动遥控器应用程序,则配对开始部17等待接受连接开始操作(S1)。接着,配对开始部17在确认有连接开始操作的情况下(S1为是),指示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移动到设备信息请求受理模式(S3)。另外,配对开始部17指示操作侧第一通信部301发送配对开始信号(S4)。

接着,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与接收到配对开始信号的操作对象装置200进行配对处理(S5),为了进行蓝牙通信,登录统合彼此的地址。

在S5的配对处理成功的情况下(S6为是),操作侧通信控制部12移动到连接请求受理模式(S31),等待接收来自已配对设备的连接请求(S33)。在S5的配对处理失败的情况下(S6为否),处理返回到S1。

在确认连接请求的接收,且确认该连接请求的发送源是已配对的设备的情况下(S33为是),操作侧通信控制部12指示操作侧第二通信部302向操作对象装置200发送连接许可(S34)。通过让操作对象装置200接收该连接许可,远程操作装置300与操作对象装置200确立蓝牙通信连接。

若确立蓝牙通信连接,则进行数据发送接收处理(S9),在数据发送接收处理因通信切断而结束的情况下(S10为否),返回到S1的处理,在数据发送接收处理因结束操作而结束的情况下(S10为是),结束遥控器应用程序。

另一方面,操作对象装置200的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等待接受配对开始信号的接收(S21),在确认配对开始信号的接收的情况下(S21为是),执行配对处理(S22)。

这里,在配对失败的情况下(S23为否),返回到S21的处理,在成功的情况下(S23为是),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指示操作侧第二通信部302向远程操作装置300发送连接请求。接着,发送连接请求的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等待接收连接许可的接收(S43)。

在发送连接请求之后,在规定时间内不能确认连接许可的接收的情况下(S43为否),返回到S21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发送连接请求之后,在规定时间内可确认连接许可的接收的情况下(S43为是),被操作侧通信控制部3进行遥控器限制设定(S26),接着进行数据发送接收处理(S27)。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远程操作系统100中,在远程操作装置300与操作对象装置200以蓝牙通信连接的情况下,每次进行配对。即便是每次进行配对的本方式,也仅通过用户进行连接开始操作来确立蓝牙通信连接。因此,远程操作装置300的用户可完全未意识配对地以与现有一般红外线遥控器相同的感觉来操作操作对象装置200。

另外,如图9的流程图中所述,在配对处理中进行PIN代码的认证。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远程操作系统100中,在远程操作装置300与操作对象装置200以蓝牙通信连接的情况下,每次进行PIN代码的认证。因此,也可对应于变更PIN代码的情况,可使系统的安全性提高。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远程操作系统100中,由于当蓝牙通信连接时每次进行配对,所以不必图7的S11中进行的再连接处理。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远程操作系统100不包含发送连接开始信号的步骤,因此,也不必发送和存储遥控ID的步骤。

上述说明操作对象装置200将设备信息请求与本装置的通信地址一起发送给远程操作装置300,接收到设备信息请求的远程操作装置300将本装置的设备信息(通信地址)发送给操作对象装置200的实例,但远程操作装置300也可将设备信息请求与本装置的通信地址一起发送给操作对象装置200。

此时,远程操作装置300不执行图11的S3的处理,接收到配对开始信号的操作对象装置200移动到设备信息请求受理模式。之后,远程操作装置300通过将设备信息请求与本装置的通信地址一起发送给移动到设备信息请求受理模式的操作对象装置200,取得操作对象装置200的设备信息。即便是这种构成,远程操作装置300与操作对象装置200也可进行配对。

[实施方式3]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当进行配对处理时,操作对象装置200向远程操作装置300发送PIN代码请求,远程操作装置300对该PIN代码请求发送PIN代码。之后,操作对象装置200通过进行PIN代码的对照,防止与用户不期望的设备进行配对。

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对象装置200在接收到配对开始信号时在显示部204中显示通过密钥(passkey)。之后,通过远程操作装置300的用户输入显示的通过密钥来进行认证。

因此,操作对象装置200仅与可看见显示部204的用户进行配对。另外,操作对象装置200由于在规定的定时将显示部204中显示的通过密钥变更或无效,所以可防止得知通过密钥的第三者与操作对象装置200进行配对。

下面,根据图12-图14来说明操作对象装置200使用的通过密钥来进行认证的实例。本实施方式中的操作对象装置200和远程操作装置300的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一样(参照图1、图2)。

但是,不同之处在于操作对象装置200的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具有作为生成通过密钥后输出的口令输出单元的功能、以及作为判断从远程操作装置300接收到的通过密钥与生成后输出的通过密钥是否一致的口令对照(collate)单元的功能等。

另外,不同之处在于远程操作装置300的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具有受理用户的通过密钥输入,将输入的通过密钥发送给操作对象装置200的功能等。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操作对象装置200和远程操作装置300执行的处理一例的流程图,图13表示图12的处理时远程操作装置300的显示部307中显示的画面例,图14表示图12的处理时操作对象装置200的显示部204中显示的画面例。

[处理的流程(远程操作装置300侧)]

首先,配对开始部17确认有无连接开始操作(S161)。如上所述,连接开始操作是用于开始操作对象装置200的远程操作的输入操作。这里,在确认进行了连接开始操作的情况下(S161为是),配对开始部17等待接受使操作对象装置200的电源变为接通的输入操作(S162)。

当进行S162的处理时,配对开始部17例如使图13(a)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部307中。在图13(a)所示的画面的最上部,显示为“设备登录(1/8)”。由此,用户可识别显示设备登录用画面和进行8行程处理中第一行程的处理。设备登录指配对。

另外,如图所示,在画面中央上侧,显示在向用户传递设备登录开始的同时、督促用户确认构成设备登录对方的操作对象装置200的电源接通的消息。这是因为在操作对象装置200的电源未接通的状态下,不能进行配对。

进而,如图所示,在画面的中央下侧,显示使电视(操作对象装置200)的电源为接通用的选择项目、以及前进到设备登录下一工序用的选择项目。

配对开始部17在检测到选择使上述电源为接通用的选择项目的输入操作时(S162为是),生成使操作对象装置200的电源为接通用的指令,经操作侧第一通信部301发送(S164)。之后,配对开始部17一旦S163的处理结束,则前进到S164的处理。

另一方面,配对开始部17当检测到选择前进到下一工序用的选择项目的输入操作时,判断为不进行使操作对象装置200的电源为接通的输入操作(S162为否),跳过S163的处理,前进到S164的处理。

另外,如图所示,在画面的最下部,显示“返回”的选择项目。配对开始部17当检测到选择“返回”的选择项目的输入操作时,返回到S161的处理,等待接受连接开始操作。该处理由于简单,所以图12中未示出。

S164中,当配对开始部17检测到用户的规定输入操作时,经操作侧第一通信部301发送配对开始信号。配对开始部17例如也可通过使图13(b)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部307中,督促用户的输入操作。

在图13(b)的画面最上部,显示为“设备登录(2/8)”。由此,用户可识别显示设备登录用画面和进行8行程处理中第二行程的处理。

另外,如图所示,在画面的中央上侧,显示向用户传递在电视(操作对象装置200)中显示通过密钥(对应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PIN代码)的同时、为了显示通过密钥、使远程操作装置300朝向操作对象装置200后督促按下“通过密钥显示”按钮的消息。

进而,如图所示,在画面的中央下侧,显示“通过密钥显示”的选择项目,即“通过密钥显示”按钮与前进到设备登录下一工序用的选择项目。另外,在画面的最下部,显示“返回”的选择项目。

配对开始部17当检测到选择上述“通过密钥显示”按钮的输入操作时,发送配对开始信号,前进到S165的处理。另一方面,当检测到选择前进到上述下一工序用的选择项目的输入操作时,配对开始部17不发送配对开始信号地前进到S165的处理。

另外,如图所示,在画面的最下部显示“返回”的选择项目。配对开始部17当检测到选择“返回”的选择项目的输入操作时,返回到S162的处理,显示图13(a)的图像,等待接受使操作对象装置200的电源为接通的输入操作。该处理由于简单,在图12中未示出。

接着,配对开始部17向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发送设备检索的执行指示。所谓设备检索是检索能与操作侧第二通信部302蓝牙通信的设备的处理。利用设备检索,取得能与操作侧第二通信部302蓝牙通信的蓝牙通信地址和该设备的机型名(器件名)。

即,在上述实施方式1和2中,远程操作装置300利用包含操作对象装置200的地址的设备信息请求(参照图9的S51、S61、表5),取得操作对象装置200的地址。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远程操作装置300在设备检索中发送包含本装置(远程操作装置300)的地址(设备信息)的设备信息请求。之后,作为对该设备信息请求的响应,取得操作对象装置200发送的操作对象装置200的地址。

不用说,本实施方式也与上述实施方式一样,也可不进行设备检索而仅使用设备信息请求来取得操作对象装置200的通信地址。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通过设备检索等来取得操作对象装置200的通信地址。

这里,从配对开始部17接收了设备检索执行指示的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也可在接受指示后马上进行设备检索,但也可显示图13(c)所示的画面,询问用户可否进行设备检索。

在图13(c)的画面最上部,显示为“设备登录(3/8)”。由此,用户可识别显示设备登录用画面和进行8行程处理中第三行程的处理。

如图所示,在画面中央上侧,显示在让用户确认电视(操作对象装置200)中显示通过密钥的同时、向用户传递据此进行设备检索的消息。并且,如图所示,在画面的中央下侧,显示“开始”的选择项目,在画面的最下部,显示“返回”的选择项目。

在显示图示的画面后受理用户的输入操作的情况下,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当检测到选择“开始”的选择项目的输入操作时,进行设备检索(S165)。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当检测到选择“返回”的选择项目的输入操作时,处理返回到S 164,再次显示图13(b)的画面。该处理简单,所以在图12中未示出。

设备检索中由于需要一定程度的时间,所以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最好在进行设备检索期间,例如显示图13(d)所示的画面,用户可中断设备检索。

在图13(d)的画面最上部,显示为“设备登录(4/8)”。由此,用户可识别显示设备登录用画面和进行8行程处理中第四行程的处理。

如图所示,在画面中央上侧,显示向用户传递正在检索登录设备(操作对象装置200)的消息。并且,如图所示,在画面的中央下侧,显示“取消”的选择项目,在画面的最下部,显示“返回”的选择项目。

在显示图示的画面后受理用户的输入操作的情况下,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当检测到选择“取消”的选择项目的输入操作时,中断设备检索,前进到S166的处理。另外,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当检测到选择“返回”的选择项目的输入操作时,返回到S165的处理,再次显示图13(c)的画面,督促用户执行设备检索。该处理简单,所以在图12中未示出。

当设备检索结束或被中断时,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让用户从利用设备检索检测到的设备中选择进行配对的对方设备(S166)。当选择设备时,例如显示图13(e)所示的画面即可。

在图13(e)的画面最上部,显示为“设备登录(5/8)”。由此,用户可识别显示设备登录用画面和进行8行程处理中第五行程的处理。

如图所示,在画面中央上侧,一览显示登录设备的候补。并且,如图所示,在画面的中央下侧,显示“再检索”的选择项目,在画面的最下部,显示“返回”的选择项目。

在显示图示的画面后受理用户的输入操作的情况下,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当检测到选择一览显示的设备之一的输入操作时,判断为将该设备选择为配对的对方设备(S166为是),前进到S167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检测到选择“返回”的选择项目的输入操作时,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判断为不进行设备的选择(S166为否),返回到S165的处理。由此,再次显示图13(c)的画面。另外,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当检测到选择“再检索”的选择项目的输入操作时,再次执行设备检索(S165)。由此,再次显示图13(d)的画面。该处理简单,所以在图12中未示出。

当选择到配对的对方设备时,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让用户输入通过密钥(S167)。当输入通过密钥时,例如只要显示图13(f)所示的画面即可。

在图13(f)的画面最上部,显示为“设备登录(6/8)”。由此,用户可识别显示设备登录用画面和进行8行程处理中第六行程的处理。

如图所示,在画面中央上侧,显示表示设备登录必需输入通过密钥的同时、督促通过密钥输入的消息。并且,如图所示,在画面的中央下侧,显示输入通过密钥用的文字框,在画面的最下部,显示“子菜单”的选择项目。

在显示图示的画面后受理用户的通过密钥的情况下,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当对显示的文字框检测到通过密钥的输入操作和输入的通过密钥的确定操作时,判断为输入了通过密钥(S167为是),前进到S168的处理。

在检测到选择了“子菜单”的选择项目的情况下,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显示通过密钥输入用的子菜单。子菜单中显示例如用于切换输入通过密钥时的字符种类(假名输入、字母输入、数字输入等)的选择项目等。该处理简单,所以在图12中未示出。

在S168中,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经操作侧第二通信部302向S166选择的设备发送输入的通过密钥。即,通过密钥由蓝牙通信发送。这是因为如上所述,利用设备检索取得构成配对对方的设备的通信地址。

在发送通过密钥之后,尽管用户不进行操作,也进行配对处理,进行设备登录。即,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移动到设备信息请求受理模式(S169),进行与通过密钥的发送目的地设备(此时为操作对象装置200)的配对处理。

在配对处理中,由于操作对象装置200发送服务信息请求(S55),所以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确认是否接收到服务信息请求(S65)。在不能确认服务信息请求的接收的情况下(S65为否),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不进行配对地结束处理。此时,前进到图7的6,S6判断为配对失败,返回到S2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确认了服务信息请求的接收的情况下(S65为是),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指示操作侧第二通信部302向操作对象装置200发送服务信息(S66)。接着,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将进行设备检索时接收到的操作对象装置200的设备信息(地址)存储在连接目的地储存部15中,结束配对处理。服务信息和服务信息请求例如也可设为表5所示的数据。

另外,在配对处理结束后,前进到图7的S6的处理。由远程操作装置300进行的配对处理只要取得操作对象装置200的地址后登录,并且,将远程操作装置300的地址发送到操作对象装置200后登录即可,不限于本例。

在图7的S6中,确认配对是否成功,但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此时也可显示例如图13(g)的画面。在图13(g)的画面最上部,显示为“设备登录(7/8)”。由此,用户可识别显示设备登录用画面和进行8行程处理中第七行程的处理。另外,如图所示,在画面中央,显示进行设备登录的消息。

另外,也可在图13(g)显示后,稍过段时间后,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显示例如图13(h)的画面,让用户知道设备登录完成,另外,输入远程操作装置300管理登录设备时使用的名称。

在图13(h)的画面最上部,显示为“设备登录(8/8)”。由此,用户可识别显示设备登录用画面和进行8行程处理中第八行程的处理。

如图所示,在画面中央上侧,显示督促登录设备名称变更的消息与输入名称用的文字框。另外,在该文字框中,显示S166选择的设备的机型名。并且,如图所示,在画面的中央下侧,显示向用户传递完成设备登录的消息与“完成”的选择项目,在画面的最下部,显示“返回”的选择项目。

在显示图示的画面后受理用户的输入操作的情况下,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当检测到对文字框的输入操作时,让用户进行该文字框中显示的字符串的编辑。由此,用户可在文字框中输入期望的字符串。

之后,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在检测到选择“完成”的选择项目的输入操作时,将上述文字框中显示的字符串存储为登录的设备名称,结束设备登录(配对)。由此,用户可用期望的名称来管理已登录设备。

另一方面,在S167中,在未确认通过密钥输入的情况下,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在显示输入通过密钥的画面(例如图13(f))之后,确认是否经过规定时间(S171)。

这里,在未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S171为否),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返回到S167的处理,等待接受通过密钥的输入。另一方面,在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S171为是),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返回到S165的处理,再次执行设备检索。

也可在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S171为是),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4判断为配对失败,转变到S164,显示图13(b)的画面。

上述与图7和图9的实例一样,说明了操作对象装置200向远程操作装置300发送设备信息请求,接收到设备信息请求的远程操作装置300向操作对象装置200发送本装置的设备信息(通信地址)的实例。

但是,由于远程操作装置300可通过设备检索来取得操作对象装置200的通信地址,所以远程操作装置300也可向操作对象装置200发送设备信息请求。此时,可省略设定成设备信息请求受理模式的S169的处理。

[处理的流程(操作对象装置200侧)]

下面,根据图12和图14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操作对象装置200执行的处理一例。在操作对象装置200的电源变为关断的情况下,从图12的S181开始处理,在操作对象装置200的电源为接通的情况下,从图12的S182开始处理。

操作对象装置200若从远程操作装置300接收使电源接通的指令,则将电源变为接通(S181),接收广播后输出(S182)。操作对象装置200当执行S183以下的处理时只要电源变为接通即可,使操作对象装置200的电源为接通的处理不特别限定。

若操作对象装置200的电源变为接通,则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等待接受配对开始信号的接收(S183)。这里,在不能确认配对开始信号的接收的情况下(S183为否),返回到S182的处理。即,此时接着输出广播。

另一方面,在确认配对开始信号的接收的情况下(S183为是),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生成通过密钥后显示在显示部204中(S184)。通过密钥最好难以被第三者得知,用户容易输入。例如,也可将随机选择的4位数字用作通过密钥。

显示通过密钥的画面例如图14(a)所示。在图14(a)画面的最上部显示为“设备登录”。另外,在画面的中央部显示进行设备登录、必需由便携式电话机(远程操作装置300)进行操作、以及通过密钥。之后,在画面的最下部显示通过选择“菜单”的选择项目来结束设备登录的消息。

由此,用户可据此识别进行设备登录、利用便携式电话机的操作来进行设备登录、以及设备登录所需的通过密钥。另外,可识别可通过选择操作对象装置200的主体或专用遥控器中设置的“菜单”的选择项目来结束设备登录。

在确认配对开始信号的接收的情况下(S183为是),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移动到设备信息请求受理模式(S185)。之后,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等待接收远程操作装置300进行设备检索时发送的设备信息(远程操作装置300的地址)和设备信息请求的接收(S186)。

这里,在规定时间内(例如30秒以内)不能确认设备信息和设备信息请求的接收的情况下(S186为否),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解除设备信息请求受理模式。之后,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结束配对处理,处理返回到S182。

这样,通过将可配对的期间限制在规定时间内,可防止操作对象装置200与用户不期望的电子设备进行配对。

另一方面,在确认设备信息和设备信息请求的接收的情况下(S186为是),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指示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209向远程操作装置300发送操作对象装置200的设备信息(地址)(S187)。

看到S184显示的通过密钥的远程操作装置300的用户一旦向远程操作装置300输入通过密钥,则从远程操作装置300向操作对象装置200发送通过密钥。因此,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首先在显示通过密钥之后,确认是否经过规定时间(S188)。

这里,在确认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S188为是),处理返回到S182,在显示部204再次显示输出接收到的广播的映像。即,此时,S184生成后显示的通过密钥变无效,不生成通过密钥,直到重新确认配对开始信号的接收。

这样,在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结束通过密钥显示的理由在于在显示通过密钥之后、不接收通过密钥被认为用户无意进行设备登录,另外,继续显示通过密钥会让第三者有机会得知通过密钥。上述规定时间必要时适当设定即可,不特别限定,但例如5分钟左右是适当的。

另一方面,在S188中,在确认规定时间经过之前的期间接收到通过密钥的情况下(S188为否),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执行接收到的通过密钥与显示的通过密钥的对照,确认两者是否一致(S189)。

这里,在接收到的通过密钥与显示的通过密钥一致的情况下,即通过密钥对照成功的情况下(S189为是),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执行配对处理。

即,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首先指示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209向远程操作装置300发送服务信息请求(S55),等待接受服务信息的接收(S56)。服务信息和服务信息请求例如也可设为表5所示数据。

在规定时间内不能确认服务信息的接收的情况下,或在接收到的服务信息不适当的情况下(S56为否),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不执行配对地结束处理。如上所述,服务信息是否适当通过操作对应装置200是否对应于该服务信息来判断。

在接收到的服务信息适当的情况下(S56为是),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存储S186确认接收的远程操作装置300的设备信息和S56确认接收的服务信息,结束配对处理(S57)。

之后,在配对处理结束后,前进到图7的S23的处理。在图7的S23中,当判断为配对成功时,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也可显示例如图14(b)的画面,通知用户设备登录(配对)成功。

在图14(b)的画面最上部,显示为“设备登录”。另外,在画面的中央部,显示设备登录完成和进行设备登录的对方设备的机型名。另外,在画面的最下部,显示通过选择“菜单”的选择项目来结束设备登录的消息。

由此,用户可确认设备登录完成,并且,确认是否与自身操作的远程操作装置300进行设备登录。另外,可确认可通过选择操作对象装置200的主体或专用遥控器中设置的“菜单”的选择项目来结束设备登录。

操作对象装置200进行的配对处理只要取得并登录远程操作装置300的地址,并且,向远程操作装置300发送操作对象装置200的地址并登录即可,不限于本例。

另一方面,在接收到的通过密钥与显示的通过密钥不一致情况下,即通过密钥对照失败的情况下(S189为否),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返回到S184的处理,再显示通过密钥。当再显示通过密钥时,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最好再次生成通过密钥。

这样,通过当通过密钥对照失败时生成通过密钥,使用户应输入的通过密钥变化,可大幅度降低看不到操作对象装置200的显示部204的第三者得知通过密钥后操作操作对象装置200的危险性。

当通过密钥对照失败时,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也可显示例如图14(c)的画面,向用户通知通过密钥对照失败,并且,向用户提示新的通过密钥。

在图14(c)的画面最上部,显示为“设备登录”。另外,在画面的中央部,显示设备登录失败、以及表示设备登录必需再次设备登录操作的消息、以及新生成的通过密钥。另外,在画面的最下部显示通过选择“菜单”的选择项目来结束设备登录的消息。

由此,用户可识别设备登录失败,并且,识别设备登录必需再次进行设备登录操作。另外,可确认再次进行设备登录时必需的通过密钥。另外,可识别可通过选择操作对象装置200的主体或专用遥控器中设置的“菜单”的选择项目来结束设备登录。

通过密钥对照失败时的处理不限于上述实例。例如,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也可在通过密钥对照失败的情况下(S186为否),设显示的通过密钥(参照图14(a))无效,转变到S183,变为配对开始信号等待接收的状态。

即,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在通过密钥对照失败的情况下(S186为否),也能与显示通过密钥后、在规定时间内未确认通过密钥接收的情况(S188为是)一样,不进行通过密钥的生成和显示处理(S184),直到重新接收配对开始信号。

由此,被操作侧配对执行部1在通过密钥对照失败之后,不生成通过密钥,也可进行配对,直到重新接收配对开始信号。因此,可降低破解通过密钥的危险性,提高操作对象装置200的安全性。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适当组合不同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最后,远程操作装置300和操作对象装置200的各块、尤其是远程操作装置控制部306和操作对象装置控制部203也可由硬件逻辑块构成,或如下使用CPU由软件来实现。

即,远程操作装置300和操作对象装置200具备执行实现各功能的控制程序命令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存储上述程序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展开上述程序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上述程序和各种数据的存储器等存储装置(记录介质)等。另外,本发明的目的也可通过如下方式来完成,即将以计算机可读取地记录了作为实现上述功能的软件之远程操作装置300和操作对象装置200的控制程序的程序代码(执行形式程序、中间代码程序、源程序)的记录介质提供给上述远程操作装置300和操作对象装置200,其计算机(或CPU或MPU)读出并执行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程序代码。

作为上述记录介质,例如可使用磁带或盒式带等带类、包含软(注册商标)盘/硬盘等磁盘或CD-ROM/MO/MD/DVD/CD-R等光盘的盘类、IC卡(包含存储卡)/光卡等卡类、或掩模ROM/EPROM/EEPROM/快闪ROM等半导体存储器类等。

另外,也能与通信网络连接地构成远程操作装置300和操作对象装置200,经通信网络来提供上述程序代码。作为该通信网络,不特别限定,例如可利用因特网、内联网、外联网、LAN、ISDN、VAN、CATV通信网、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电话线路网、移动体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等。另外,作为构成通信网络的传播介质,不特别限定,例如即可以IEEE1394、USB、电力线传播、有线TV线路、电话线、ADSL线路等有线,也可以IrDA或遥控器等红外线、蓝牙(注册商标)、802.11无线、HDR、便携式电话网、卫星线路、地面波数字网等无线利用。本发明也可以利用电子传送具体化上述程序代码的、嵌入驻波中的计算机数据信号的方式实现。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远程操作装置构成为具备能向操作对象装置发送信号的操作侧第一通信部;能与上述操作对象装置发送接收信号的操作侧第二通信部;配对开始单元,经上述操作侧第一通信部发送指示上述操作对象装置开始配对的配对开始信号;以及经上述操作侧第二通信部进行配对的操作侧配对执行单元。

另外,本发明的操作对象装置如上所述,构成为具备能接收远程操作装置发送的信号的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能与上述远程操作装置发送接收信号的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以及被操作侧配对执行单元,在经上述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接收到指示开始配对的配对开始信号的情况下,经上述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与上述远程操作装置进行配对。

因此,远程操作装置的用户仅通过进行配对开始信号的发送指示输入,就可配对远程操作装置与操作对象装置。即,根据上述构成,可不给用户造成负担地非常容易地进行配对。

另外,当执行配对时,操作侧第一通信部仅发送配对开始信号即可,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仅接收配对开始信号即可。另外,发送接收地址的配对处理经操作侧第二通信部和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进行。

因此,作为操作侧第一通信部和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可适用以前遥控器等用途中广泛使用的红外线通信手段,由此可将远程操作装置的制造成本抑制得很低。

另外,最好上述配对执行单元在经上述操作侧第二通信部接收请求向上述操作对象装置发送本装置的通信地址的操作侧设备信息请求信号、以及上述操作对象装置的通信地址时,经上述操作侧第二通信部向上述操作对象装置发送本装置的通信地址。

根据上述构成,与操作侧设备信息请求信号一起,让远程操作装置接收操作对象装置的通信地址,远程操作装置将本装置的通信地址发送给操作对象装置。

这样,根据上述构成,远程操作装置由于向接收到的操作对象装置的通信地址发送本装置的通信地址,所以不让其它电子设备接收远程操作装置的通信地址。因此,可进一步确实配对远程操作装置与操作对象装置。

另外,最好上述操作侧配对执行单元在至少上述配对开始单元发送上述配对开始信号后的规定期间内、接收到上述操作侧设备信息请求信号和操作对象装置的通信地址时,发送本装置的通信地址,并在上述规定期间经过后,不发送本装置的通信地址。

根据上述构成,当在发送配对开始信号后、规定期间内接收到操作侧设备信息请求信号和操作对象装置的通信地址时,发送远程操作装置的通信地址。另一方面,在规定期间以外接收到操作侧设备信息请求信号等时,不进行配对。

这里,配对开始信号是远程操作装置与操作对象装置进行配对时发送的信号。即,根据上述构成,仅在发送配对开始信号后的规定期间可执行配对。

因此,即便当未进行配对时从操作对象装置接收到操作侧设备信息请求信号等,也不与该操作对象装置进行配对。即,根据上述构成,可防止远程操作装置与用户不期望的电子设备进行配对。

上述规定期间是足以由远程操作装置确认接收从接收到配对开始信号的操作对象装置发送的操作侧设备信息请求信号的时间。另外,上述规定时间从防止与用户不期望的电子设备进行配对的观点看,最好是尽可能短的时间。因此,上述规定时间例如最好设定为30秒以内。

另外,上述操作侧配对执行单元也可向上述操作对象装置发送请求发送上述操作对象装置的通信地址的被操作侧设备信息请求信号与本装置的通信地址。

根据上述构成,操作侧配对执行单元向操作对象装置发送被操作侧设备信息请求信号和远程操作装置的通信地址。与此相对,操作对象装置以接收到的远程操作装置的通信地址作为发送目的地,将操作对象装置的通信地址发送给远程操作装置,由此远程操作装置可识别操作对象装置的通信地址。另外,上述被操作侧设备信息请求信号与远程操作装置的通信地址能与配对开始信号同时或以此后的任意定时发送。

另外,最好上述配对开始单元在进行用于远程操作上述操作对象装置的输入操作时,经上述操作侧第一通信部发送上述配对开始信号,具备操作侧通信控制单元,在配对执行单元进行配对之后,对应于上述输入操作,经上述操作侧第二通信部将用于远程操作上述操作对象装置的信号发送给上述操作对象装置。

成为上述配对开始单元发送配对开始信号的触发的操作可以是任一操作,但最好如上述构成所示,将用于远程操作操作对象装置的输入操作作为触发,发送配对开始信号。

此时,用户仅通过进行远程操作操作对象装置的输入操作,就可自动进行配对,经操作侧第二通信部发送远程操作操作对象装置用的信号。因此,不强迫用户任何特别的操作,就可通过经操作侧第二通信部发送接收信号来操作操作对象装置。

另外,最好上述操作对象装置中的上述被操作侧配对执行单元在接收到上述配对开始信号时,经上述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向上述远程操作装置发送请求向上述远程操作装置发送通信地址的操作侧设备信息请求信号与本装置的通信地址。

根据上述构成,在存在多个能与远程操作装置通信的操作对象装置的情况下,当从上述多个操作对象装置之一接收到配对开始信号时,远程操作装置根据与操作侧设备信息请求信号一起接收到的通信地址,可判断应与哪个操作对象装置进行配对。因此,根据上述构成,也可对应于由一个远程操作装置来操作多个操作对象装置的情况。

另外,也可上述被操作侧配对执行单元当经上述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接收到请求向上述远程操作装置发送本装置的通信地址的被操作侧设备信息请求信号与上述远程操作装置的通信地址时,经上述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向上述远程操作装置发送本装置的通信地址。

根据上述构成,被操作侧配对执行单元接收被操作侧设备信息请求信号,向远程操作装置发送本装置(操作对象装置)的通信地址,所以远程操作装置可识别操作对象装置的通信地址。

另外,最好上述被操作侧配对执行单元在接收到上述配对开始信号后的规定期间内接收到上述被操作侧设备信息请求信号和远程操作装置的通信地址时,发送本装置的通信地址,在上述规定期间经过后,不发送本装置的通信地址。

根据上述构成,在接收配对开始信号后,当在规定期间内接收到被操作侧设备信息请求信号和远程操作装置的通信地址时,发送操作对象装置的通信地址。另一方面,在规定期间以外接收到被操作侧设备信息请求信号等的情况下,不发送操作对象装置的通信地址。

这里,配对开始信号是远程操作装置与操作对象装置进行配对时发送的信号。即,根据上述构成,仅在接收到配对开始信号后的规定期间可执行配对。

因此,根据上述构成,即便当未进行配对时从远程操作装置接收到被操作侧设备信息请求信号等,也不与该远程操作装置进行配对。即,根据上述构成,可防止操作对象装置与用户不期望的电子设备进行配对。

另外,最好上述操作对象装置具备在接收上述配对开始信号后输出口令的口令输出单元;以及口令对照单元,判断从上述远程操作装置接收的接收口令与上述口令输出单元输出的输出口令是否一致,上述被操作侧配对执行单元在上述口令对照单元判断为上述接收口令与上述输出口令一致的情况下,经上述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与上述远程操作装置进行配对。

根据上述构成,仅在判断为接收配对开始信号后输出的输出口令与从远程操作装置接收到的接收口令一致的情况下,才进行配对。即,根据上述构成,仅取得操作对象装置输出的输出口令的远程操作装置才能与操作对象装置进行配对。

因此,根据上述构成,可防止操作对象装置与不期望的第三者所有的设备配对后进行远程操作。即,可使操作对象装置的安全性提高。

口令输出单元输出口令的方法不特别限定,但最好是第三者不能容易取得口令的方法。例如,在操作对象装置具备显示部的情况下,可向该显示部显示输出口令。由此,仅可看到操作对象装置显示部的用户可进行与操作对象装置的配对。另外,例如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进行红外线通信等指向性通信,在具有信号发送功能的情况下,也可从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发送口令。

上述输出口令最好不固定,在接收配对开始信号时生成。由此,可进一步使操作对象装置的安全性提高。

另外,最好上述口令输出单元在上述口令对照单元判断为上述接收口令与上述输出口令不一致的情况下,变更上述输出口令。

根据上述构成,在判断为接收口令与输出口令不一致的情况下,变更输出口令。由此,可防止第三者破解输出口令,使操作对象装置的安全性提高。另外,上述规定时间只要考虑从远程操作装置接收接收口令所需的时间等后对应于必要适当设定即可,不特别限定,但例如设为5分钟左右是适当的。

另外,最好上述被操作侧配对执行单元在上述输出口令输出后规定时间内未确认接收上述接收口令的情况、以及上述口令对照单元判断为上述接收口令与上述输出口令不一致的情况至少一方情况下,设上述口令输出单元输出的输出口令无效。

根据上述构成,在输出口令输出后,即便经过规定时间也未确认接收接收口令的情况、以及判断为接收口令与输出口令不一致的情况至少一方情况下,设输出口令无效。

通过设输出口令无效,变为不能执行配对的状态,所以根据上述构成,通过防止第三者破解输出口令,可使操作对象装置的安全性提高。另外,上述规定时间只要考虑从远程操作装置接收接收口令所需的时间等后对应于必要适当设定即可,不特别限定,但例如设为5分钟左右是适当的。

另外,若是包含上述远程操作装置与上述操作对象装置的远程操作系统,则可不给用户造成负担地非常容易地进行配对,另外,作为操作侧第一通信部和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可适用以前遥控器等用途中广泛使用的红外线通信手段。

另外,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远程操作装置构成为具备能向操作对象装置发送信号的操作侧第一通信部;能与上述操作对象装置发送接收信号的操作侧第二通信部;通信开始控制单元,经上述操作侧第一通信部,向上述操作对象装置发送通知开始经上述操作侧第二通信部发送接收信号的连接开始信号;以及经上述操作侧第二通信部与上述操作对象装置发送接收信号的操作侧通信控制单元。

另外,本发明的操作对象装置如上所述,构成为具备能接收远程操作装置发送的信号的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能与上述远程操作装置发送接收信号的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以及被操作侧通信控制单元,在经上述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接收到通知开始经上述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发送接收信号的连接开始信号的情况下,经上述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与上述远程操作装置发送接收信号。

因此,远程操作装置可容易地特别指定经操作侧第二通信部的信号发送接收对方的操作对象装置,另外,操作对象装置可容易地特别指定经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的信号发送接收对方的远程操作装置。

另外,当特别指定经操作侧第二通信部或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的信号发送接收对方时,操作侧第一通信部仅发送连接开始信号即可,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仅接收连接开始信号即可。因此,可将操作侧第一通信部发送、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接收的数据容量抑制到必要最小限度。所以,在上述构成中,作为操作侧第一通信部和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可适用以前遥控器等用途中广泛使用的红外线通信手段,由此可将远程操作装置的制造成本抑制得很低。

另外,最好上述操作侧通信控制单元在从上述操作对象装置经上述操作侧第二通信部接收请求与该操作对象装置通信连接的连接请求信号时,与上述操作对象装置彼此指定通信地址,确立经上述操作侧第二通信部的通信连接。

根据上述构成,在经操作侧第二通信部发送接收信号的情况下,确立与操作对象装置彼此指定通信地址的通信连接。因此,可防止让其它电子设备接收经操作侧第二通信部发送接收的信号。因此,根据上述构成,利用远程操作装置发送的信号,不会错误操作远程操作装置的用户不期望的电子设备。

另外,最好上述操作侧通信控制单元至少在上述通信开始控制单元发送上述连接开始信号后的规定期间内接收到上述连接请求信号时,确立经上述操作侧第二通信部的通信连接,在上述规定期间经过后,不进行经上述操作侧第二通信部的通信连接。

根据上述构成,在发送连接开始信号后,当在规定其间内接收到连接请求信号时,确立经操作侧第二通信部的通信连接。另一方面,在规定期间以外接收到连接请求信号的情况下,不确立经操作侧第二通信部的通信连接。

这里,连接开始信号是远程操作装置与操作对象装置进行经操作侧第二通信部的通信连接时发送的信号。即,根据上述构成,仅在发送连接开始信号后的规定期间内允许确立通信连接。

因此,即便在不使用远程操作装置时从操作对象装置接收到连接请求信号,也不确立通信连接。即,根据上述构成,可防止确立远程操作装置与用户不期望的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

另外,上述规定期间是足以由远程操作装置确认接收从接收到连接开始信号的操作对象装置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的时间。另外,上述规定时间从防止确立与用户不期望的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的观点看,最好是尽可能短的时间。因此,上述规定时间例如最好设定为30秒以内。

另外,最好上述连接请求信号中包含用于识别该连接请求信号发送源的操作对象装置的操作对象装置识别信息,具备操作侧连接目的地存储部,将构成经上述操作侧第二通信部的通信连接对象的操作对象装置与该操作对象装置的通信地址对应;以及操作侧连接目的地对照单元,判断对应于上述连接请求信号中包含的操作对象装置识别信息之操作对象装置是否存储在上述操作侧连接目的地存储部中,上述操作侧通信控制单元在上述操作侧连接目的地对照单元判断为存储在上述操作侧连接目的地存储部中的情况下,与该操作对象装置确立经上述操作侧第二通信部的通信连接。

如上所述,操作对象装置在接收到从远程操作装置的操作侧第一通信部发送的连接开始信号时,发送连接请求信号。这里,还考虑上述连接开始信号在被用户不期望的电子设备接收的情况下,从该电子设备发送连接请求信号,远程操作装置与上述用户不期望的电子设备之间会确立通信连接。

因此,在上述构成中,使用连接请求信号中包含的操作对象装置识别信息来进行该连接请求信号的发送源对照。由此,可防止与用户不期望的电子设备之间确立通信连接。

另外,最好上述通信开始控制单元经上述操作侧第一通信部发送上述连接开始信号、与让上述操作对象装置特别指定本装置的远程操作装置识别信息。

根据上述构成,在存在多个能与操作对象装置通信的远程操作装置的情况下,当从上述多个远程操作装置之一接收到连接开始信号时,操作对象装置可判断应与哪个远程操作装置进行通信。因此,根据上述构成,也可对应于由多个远程操作装置操作一个操作对象装置的情况。

另外,最好上述通信开始控制单元在进行用于远程操作上述操作对象装置的输入操作时,经上述操作侧第一通信部发送上述连接开始信号,上述操作侧通信控制单元对应于上述输入操作,经上述操作侧第二通信部发送用于远程操作上述操作对象装置的信号。

成为上述通信开始控制单元发送连接开始信号的触发的操作可以是任一操作,但最好如上述构成所示,将用于远程操作操作对象装置的输入操作作为触发,发送连接开始信号。

此时,用户仅通过进行用于远程操作操作对象装置的输入操作,可自动确立经操作侧第二通信部的通信,经操作侧第二通信部发送用于远程操作操作对象装置的信号。因此,可不强迫用户任何特别的操作,利用经操作侧第二通信部发送接收信号来操作操作对象装置。

另外,最好上述被操作侧通信控制单元在接收到上述连接开始信号时,经上述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向上述远程操作装置发送请求上述远程操作装置经上述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彼此指定通信地址后通信连接的连接请求信号。

根据上述构成,在经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发送接收信号的情况下,与远程操作装置确立彼此指定通信地址的通信连接。因此,可防止让其它电子设备接收经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发送接收的信号。

另外,最好上述被操作侧通信控制单元将使上述远程操作装置特别指定本装置的操作对象装置识别信息与上述连接请求信号一起发送。

根据上述构成,在存在多个能与远程操作装置通信的操作对象装置的情况下,当从上述多个操作对象装置之一接收到连接请求信号时,远程操作装置可判断应与哪个操作对象装置进行通信。因此,根据上述构成,也可对应于由一个远程操作装置来操作多个操作对象装置的情况。

另外,最好在上述连接开始信号中,包含用于识别该连接开始信号发送源的远程操作装置的远程操作装置识别信息,具备将通信连接对象的远程操作装置与该远程操作装置的通信地址对应的被操作侧连接目的地存储部;以及被操作侧连接目的地对照单元,判断对应于上述连接开始信号中包含的远程操作装置识别信息的远程操作装置是否存储在上述被操作侧连接目的地存储部中,上述被操作侧通信控制单元在上述被操作侧连接目的地对照单元判断为存储在上述被操作侧连接目的地存储部中的情况下,与该远程操作装置确立经上述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的通信连接。

如上所述,操作对象装置通过在接收到连接开始信号时发送连接请求信号,确立经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的通信连接。这里,在操作对象装置能与多个远程操作装置确立经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的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即操作对象装置中存储多个远程操作装置的通信地址,上述多个远程操作装置每个中存储该远程操作装置的通信地址的情况下,当接收到连接请求信号时,操作对象装置不能判断应与哪个远程操作装置确立经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的通信连接。

因此,在上述构成中,使用连接开始信号中包含的远程操作装置识别信息,进行该连接开始信号的发送源对照。由此,可特别指定连接开始信号发送源的远程操作装置,与该特别指定的远程操作装置确立经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的通信连接。

另外,若是包含上述远程操作装置与上述操作对象装置的远程操作系统,则可非常容易地特别指定经操作侧第二通信部和被操作侧第二通信部的信号发送接收对方,可将操作侧第一通信部发送、被操作侧第一通信部接收的数据容量抑制到必要最小限度。

发明详细说明项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或实施例最终只不过使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变清楚,不应仅限于这种具体例来狭义解释,在本发明的精神与下面记载的权利要求书内,可进行各种变更后实施。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由于可容易进行再连接处理和配对处理,所以本发明可适用于进行配对处理以进行通信的各种装置。尤其是优选适用于电视、录制装置、个人电脑等电子设备和操作该电子设备的远程操作装置。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