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固定修复缺失牙的分体式牙修复体及其制作方法

一种固定修复缺失牙的分体式牙修复体及其制作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定修复缺失牙的分体式牙修复体,包括整体支架和栓道式桥体牙,整体支架与缺失牙两侧的基牙用釉质粘接固定,栓道式桥体牙通过其底部的向内凹进的凹槽与整体支架凸凹粘接固定,并与基牙邻面形成凹面接触。本发明的分体式牙修复体的制作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模型上分析缺失牙两侧基牙的非功能区与倒凹区,在复制的原始模型上直接制作蜡型,直接包埋挂铸道进行包埋、烧熔和铸造完成整体支架,再制作栓道桥体牙。本发明要无需外科手术操作、在不磨牙、少磨牙的前提下把人工的牙修复体牢固地固定在相邻的基牙上,承受各个方向的咬合力并均匀分散到基牙上,外形美观自然、功能良好、成本低、治疗周期短、固定效果好,同时消灭邻牙黑三角。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35708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李奎范;高恩峰;

    申请/专利号CN200810149578.8

  • 发明设计人 高恩峰;

    申请日2008-09-12

  • 分类号A61C13/003;

  • 代理机构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卢业强

  • 地址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十里堡都会华庭纽约阁7B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1:23:4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11-0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C13/003 授权公告日:20101103 终止日期:20140912 申请日:20080912

    专利权的终止

  • 2010-11-03

    授权

    授权

  • 2009-04-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2-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科卫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固定修复缺失牙的分体式牙修复体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观和审美观也随着提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牙齿是非常重要的,牙齿的缺失不仅影响人们的美观,同时还影响着口腔的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牙齿的缺失大多是由外伤、龋齿、根管治疗失败、牙周病等原因拔除造成的。缺失牙齿的牙槽骨因为没有咀嚼等生理刺激会发生废用性骨吸收,为保持生物学宽度牙龈也会退缩,最终导致软硬组织整体的缺损;而且,牙齿缺失后邻牙会向缺隙侧倾斜,使倒凹变大,对颌牙也会过长,导致咬合紊乱。牙齿缺失后的及早修复有利于防止上述并发症,保持卫生与健康。

牙列缺损的修复有可摘义齿和固定义齿的修复方式。传统的可摘义齿一般根据具体情况不同程度地设有基托和卡环,患者初戴时有异物感,影响发音,每天都要摘戴、清洁,给生活带来不便。

固定义齿修复方式一般有种植牙和固定桥两种。种植牙是将人工牙根植入于颌骨内,待其与牙槽骨形成骨结合后利用螺丝固定人工牙的修复方式。这种方法治疗周期长、费用昂贵,并且对侧方压相对较弱。种植牙需由牙槽骨通过骨结合提供支持,所以缺牙区牙槽骨的骨质、骨量是左右其成功的关键。但是,牙齿缺失后的牙槽骨因为没有了生理刺激,通常会有废用性骨吸收,而且这个过程是迅速而持续的,所以绝大多数种植牙修复病例都会伴有冠/根比失衡和邻牙附着龈退缩导致的食物嵌塞。另外,由于种植牙是需要经过外科手术的修复方式,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糖尿病、血友病、血液病、正在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心理素质不稳定者,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偏瘫、脑血管等疾病,体弱者,酗酒、神精衰弱、身体素质差者都是其禁忌的。患者对手术的恐惧也是很难消除和克服的,种植牙的实施具有局限性。

固定桥是最具代表性的修复方式。它的制作必须磨切缺失牙两侧的健康基牙,制备固位体后以桥架的方式将义齿粘固。基牙上制备固位体时为了获得足够的固位力,需要切割的牙体组织较多,经常会发生露髓、过敏反应,使用过程中粘接剂脱落、继发龋等经常诱发牙髓变性、坏死等病变。邻牙倾斜严重时,由于牙体预备量过多,通常需要先进行根管治疗。失去牙髓活性的基牙因为没有营养供应变脆易折,根折后的基牙往往需要拔除,会引发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并且,由于磨除了邻牙的咬合面,最终的修复体很难准确恢复其最初的咬合状态,且患者有异物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旨在克服上述牙列缺损的修复方式的局限和不足,提供了一种固定修复缺失牙的分体式牙修复体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无需外科手术操作、在不磨牙、少磨牙的前提下把人工的牙修复体牢固地固定在相邻的基牙上,承受各个方向的咬合力并均匀分散到基牙上,外形美观自然、功能良好、成本低、治疗周期短、固定效果好,同时消灭邻牙黑三角。

本发明的一种固定修复缺失牙的分体式牙修复体,包括整体支架和栓道式桥体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体支架用釉质粘接的方式与缺失牙相邻两侧的基牙粘接固定,所述的栓道式桥体牙底部有向内凹进的凹槽,所述的栓道式桥体牙通过凹槽与整体支架凸凹粘接固定,并与基牙邻面形成凹面接触。

所述整体支架包括翼板(1)、连接体(2)、由翼板上部的延伸形成的基托外形延伸部(4)、由翼板下部的延伸形成的倒凹下部(5),所述翼板(1)位于整体支架的两端,由外形高点线F区分为合面部(6)和边缘部(7),翼板(1)的合面部及基托外形延伸部(4)覆盖部分基牙的非功能区,翼板(1)的边缘部(7)与倒凹下部(5)进入外形高点下或倒凹内,水平旋转弹性就位后卡抱基牙;所述的连接体(2)连接整体支架两端的翼板(1);所述的栓道式桥体牙覆盖整体支架的倒凹下部(5),所述的栓道式桥体牙通过其底部向内凹进的凹槽与整体支架的连接体(2)粘接固定,并与基牙邻面形成凹面接触。

所述连接体(2)上形成向唇侧或舌侧突出的栓突(3)。所述栓突(3)的数量可为单个或多个。相对每颗栓道式桥体牙,至少有一个栓突(3)卡进所述的栓道式桥体牙的凹槽内。

本发明的固定修复缺失牙的分体式牙修复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要在精确模型上分析缺失牙两侧天然牙的非功能区与倒凹区,用蜡型制作整体蜡型雕刻翼板覆盖部分咬面非功能区及倒凹区,并用相互薄板式栓体连接两段固位体,制作的蜡型直接包埋、烧熔和铸造完成整体支架,调改磨光试戴,再制作栓道桥体牙。

相对于过去的牙列缺损的修复技术而言,本发明无需麻醉和切开缝合等外科手术操作,不磨牙、少磨牙,即使有结核病、糖尿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甚至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也可以安全地得到修复治疗,并且使患者从牙科治疗与手术的恐惧中解脱出来,极大地扩展了缺失牙修复的适应症,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本发明不必磨切健康基牙,即使磨切也只是调整薄壁锐尖,所以牙髓活性是完全健康的,不会出现过敏、变性、坏死等牙髓病变。本发明不磨切合面,也不改变对颌牙,保持原有的咬合状态及接触点,口内的异物感很小,功能恢复良好,完整保留了坚硬的牙釉质外层,抗损伤能力更强。

本发明利用整体支架材料的的强度与弹性便于整体支架水平旋转就位,使其覆盖并固位在缺失牙两侧基牙的非功能区及倒凹内,提供强大的固位力。翼板通过其弹性与强度提供固位力,翼板与基牙的粘接可进一步增加固位力,进入倒凹的翼板又同时恢复了牙龈退缩导致的黑三角。调整良好后的整体支架用釉质粘接的方法与基牙粘接固定。根据牙体本身的形态与生物力学特征设计整体支架的外形,使其与基牙的牙体组织密贴,进一步加强固位力提高稳定性。栓道式桥体牙的底部形成的向内凹进的凹槽是以用粘接剂粘接的方式固定在整体支架的连接体上。这样形成的分段粘接并与基牙形成凹面接触,提供了常规粘接桥所没有的颊舌向固位力,同时有利于应力的分散与缓冲。

本发明充分地利用牙齿的自然结构,很好地保护牙齿性能,操作过程简便易行,初次制取精确印模,复诊戴入并粘固整体支架后粘固栓道式桥体牙,可显著减少患者的就诊时间,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应用到牙科领域的人性化的缺失牙修复技术。

附图说明

图1左上第一双尖牙缺失的切面观;

图2修复左上第一双尖牙的整体支架的切面观;

图3左上第一双尖牙缺失区戴入整体支架后的切面观;

图4修复左上第一双尖牙的牙修复体的切面透视图;

图5修复左上第一双尖牙的牙修复体的正面视图;

图6左上第一磨牙缺失的切面观;

图7修复左上第一磨牙的整体支架的切面观;

图8左上第一磨牙缺失区戴入整体支架后的切面观;

图9修复左上第一磨牙的牙修复体的切面透视图;

图10修复左上第一磨牙的牙修复体的正面视图;

图11左上第二双尖牙第一磨牙缺失的切面观;

图12修复左上第二双尖牙第一磨牙的整体支架的切面观;

图13左上第二双尖牙第一磨牙缺失区戴入整体支架后的切面观;

图14修复左上第二双尖牙第一磨牙的牙修复体的切面透视图;

图15修复左上第二双尖牙第一磨牙的牙修复体的正面视图。

图16四颗下前牙缺失的切面观;

图17修复四颗下前牙的整体支架的切面观;

图18四颗下前牙缺失区戴入整体支架后的切面观;

图19修复四颗下前牙的牙修复体的切面透视图;

图20修复四颗下前牙的牙修复体的正面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翼板        2.连接体    3.栓突    4.基托外形延伸部

5.倒凹下部    6.合面部    7.边缘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不同缺失牙位的牙修复体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说明。

实施例1

图1~5是利用本发明对左上第一双尖牙缺失病例的修复的具体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牙修复体包括整体支架和栓道式桥体牙,所述的整体支架用釉质粘接的方式与缺失牙相邻两侧的基牙粘接固定;所述的栓道式桥体牙底部有向内凹进的凹槽,所述的栓道式桥体牙通过凹槽与整体支架凸凹粘接固定,并与基牙邻面形成凹面接触。

所述整体支架包括翼板1、连接体2、由翼板上部的延伸形成的基托外形延伸部4、由翼板下部的延伸形成的倒凹下部5。

所述翼板1位于整体支架的两端,由外形高点线F区分为合面部6和边缘部7。

翼板1的合面部6及基托外形延伸部4主要提供垂直向的阻抗,防止修复体下沉。在不影响咬合和美观的前提下,这些部分的面积尽量扩展,覆盖基牙的非功能区,并且与牙面精确密贴。

翼板1的边缘部7与倒凹下部5进入外形高点下或倒凹内,紧密贴合基牙,水平旋转弹性就位后卡抱基牙,阻抗垂直向脱位,同时恢复邻间隙。翼板的卡抱基牙的作用,主要靠的是铸造整体支架通过热处理退火加工工艺所赋予材料的弹性与强度,可以防止牙修复体在牙合向与水平向的脱位。

翼板边缘部与倒凹下部临近牙龈区形成菲边并依靠其弹性与牙体组织密贴,防止刺激牙龈。

进入到基牙邻面倒凹下的翼板倒凹下部,在卡抱基牙提供固位力的同时,可以恢复软硬组织缺失导致的邻间隙外形,消灭黑三角。而且,翼板倒凹下部的延伸停止在基牙邻面外形高点颊侧2mm处,其颊侧再由桥体牙覆盖,美观效果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

一般来说,对第一双尖牙的修复的美观要求较高。在本实施例中,可将翼板全部转至舌腭侧。翼板在不影响美观和咬合的前提下尽量扩展,适当增加包括翼板合面部、边缘部以及基托外形的延伸部与基牙接触的面积,使其覆盖合面及颊舌腭面的非功能区(包括非功能尖、小窝、与对颌牙无接触的部分或全部咬合面、颊舌面),提供牙合龈向阻抗,并进入倒凹,最终确保由材料的弹性水平向斜形就位。

所述的连接体2连接整体支架两端的翼板1。所述的连接体2的外形呈台形,其顶部的宽度为1~3mm、其底部的宽度为3~5mm。连接体2的弹性,有利于整体支架的戴入和稳定,以及作用到栓道式桥体牙上过大咬合力的分散与阻断。

所述的栓道式桥体牙覆盖整体支架的倒凹下部5,所述的栓道式桥体牙通过凹槽与整体支架的连接体2粘接固定,并与基牙邻面形成凹面接触。

在所述的连接体上还形成向唇侧或舌侧突出的栓突3,扩大桥体牙和整体支架的接触面积,可有效地防止桥体牙在水平方向的串动、扭动,有利于栓道式桥体牙颊向、舌腭向的稳定与应力的分散,使牙修复体更加稳固。

以双尖牙及磨牙为基牙时,形成基托外形的延伸部可适当减少翼板的面积。

所述的栓道式桥体牙覆盖整体支架的倒凹下部。所述的栓道式桥体牙的底部有向内凹进的凹槽,所述的栓道式桥体牙通过凹槽与整体支架的连接体凸凹粘接固定。桥体牙与基牙临面的接触为凹面型接触,扩大接触面积,防止桥体牙颊舌向脱位,增加整个牙修复体的稳定性,增加美观效果,同时消灭黑三角,防止食物嵌塞,保持口腔卫生。桥体牙鞍部与牙槽嵴的接触形成单鞍或既定接触,有利于自洁。

制作整体支架的材料可以是贵金属、非贵金属、氧化锆、氧化铝、人造钻石、刚玉中的任意一种。利用整体支架材料的弹性便于整体支架水平旋转就位,使其覆盖并固位在缺失牙两侧基牙的非功能区及倒凹区,提供强大的固位力。翼板通过其弹性与强度提供固位力,翼板与基牙的粘接可进一步增加固位力,进入倒凹的翼板又同时恢复了牙龈退缩导致的黑三角。调整良好后的整体支架用釉质粘接的方法与基牙粘接固定。根据牙体本身的形态与生物力学特征设计整体支架的外形,使其与基牙的牙体组织密贴,进一步加强固位力提高稳定性。栓道式桥体牙的底部形成的向内凹进的凹槽是以用粘接剂粘接的方式固定在整体支架的连接体上。这样形成的分段粘接并与基牙形成凹面接触,提供了常规粘接桥所没有的颊舌向固位力,同时有利于应力的分散与缓冲。

实施例2

图6~10是利用本发明对左上第一磨牙缺失病例的修复的具体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整体支架的外形在美观要求不高的后牙区形成大S形。

制作整体支架的材料可以是贵金属、非贵金属、氧化锆、氧化铝、人造钻石、刚玉中的任意一种。

由于第一磨牙所要承受的咬合力较大,且对作为基牙的第二双尖牙与第二磨牙的美观要求较低,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扩大翼板合面部与边缘部的面积,增加基托外形延伸部4,提高固位力。并且,连接体上形成两个突出方向相反的栓突3,既扩大与栓道式桥体牙的粘接面积,防止栓道式桥体牙的松动、扭动、转动、串动,又有利于栓道式桥体牙颊向、舌腭向的稳定与应力的分散,使牙修复体更加稳固。

本实施例中,利用牙体本身的形态与生物力学特征,还有整体支架材料的弹性与强度,几不磨切基牙。

实施例3

图11~15是利用本发明对左上第二双尖牙第一磨牙缺失病例的同时修复的具体实施例。

所述整体支架的翼板1可以根据美观和功能的要求在颊舌侧增减转换。在美观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整体支架的外形在后牙区形成大S形。

同时修复第二双尖牙第一磨牙时,对基牙的要求较高,除了上述扩大翼板合面部与边缘部的面积、增加基托外形延伸部、扩大翼板覆盖合面非功能区的面积的基本操作外,还增加了基牙,进一步提高固位力,更有利于应力的均匀分散。

相对每颗栓道式桥体牙,要保证至少有一个栓突3卡进所述的栓道式桥体牙的凹槽内。所述栓突3为多个时,相邻的栓突的突出的方向可以相反。栓突的设置既扩大了整体支架与栓道式桥体牙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栓道式桥体牙的稳固,又使栓道式桥体牙无侧向滑动或水平扭动,进一步加强牙修复体整体的稳定性

所述栓突还可以是沿着其突出方向、宽度逐渐变窄的台形。

制作栓道式桥体牙时,使栓道式桥体牙与基牙临面的接触为凹面型接触,扩大接触面积,防止栓道式桥体牙颊舌向脱位,增加整个牙修复体的稳定性,并覆盖翼板倒凹延伸部,增加美观效果,同时消灭因牙龈退缩而导致的黑三角,防止食物嵌塞,保持口腔卫生。

同时修复第一第二双尖牙时,除了扩大翼板合面部与边缘部的面积,增加基托外形延伸部外,还可以扩大翼板覆盖合面非功能区的面积,进一步提高固位力。

实施例4

图16~20是利用本发明对对四个下前牙缺失病例的同时修复的具体实施例。

对于前牙区的修复难点在于在满足功能的同时还要达到完善的美观效果。在前牙缺失区内,由于废用性骨吸收,牙间乳头的高度有所降低,在本实施例中,将整体支架依靠其弹性戴入后,翼板、倒凹下部可恢复缺失的软硬组织量,最后由栓道式桥体牙以凹面接触的方式覆盖其上,达到完好的美观效果与良好的功能恢复。前牙区的抗咬合向固位力主要由翼板牙合面部提供,所以在不影响咬合与美观的前提下尽量扩展。基托外形延伸部在保证弹性的前提下放在龈上或齐龈水平,保证自洁以利口腔卫生与长期的稳定。

本发明的固定修复缺失牙的分体式牙修复体的加工制作过程是:首先检查患者,进行取印模前的口腔常规维护,去除薄壁弱尖。用测量仪或计算机扫描的方法,在精确制取的模型上分析缺失牙两侧天然牙的非功能区与倒凹区,用蜡型在复制的原始模型上直接雕刻翼板覆盖部分咬合面非功能区及倒凹区,并用相互薄板式连接两段固位体制作固位栓突。所有过程都要反复在平行切削仪上确认平行度。制作的蜡型直接包埋挂铸道进行包埋、烧熔和铸造完成整体支架,热处理退火加工工艺可增加整体支架特别是翼板边缘部与倒凹部的强度与弹性,调改磨光试戴,再制作栓道式桥体牙。

利用本发明的固定修复缺失牙的分体式牙修复体,不管是对前牙、后牙,还是单颗、多颗缺失牙进行的修复都能达到非常良好的美观效果及功能的恢复。基牙、整体支架、栓道式桥体牙通过分粘固形成固定修复的整体,既便于操作实施,又提高了牙修复体的稳定性。整体支架的连接体上的栓突的设置更进一步扩大整体支架与栓道式桥体牙的接触面积,有效防止栓道式桥体牙的松动、扭动、转动、水平串动,有利于栓道式桥体牙颊向、舌腭向的稳定与应力的分散,使牙修复体更加稳固,经久耐用。

本发明几不磨切预备天然牙,从而有效减缓患者对牙科治疗的恐惧,特别适合于不适合磨除或麻醉、手术等患者,如糖尿病、心绞痛、高血压等患者。由于无需磨除牙齿,因此不会影响神经,修复后也不会出现过敏反应,牙釉质毫无损坏,可防止牙齿的受损,而且无需磨除咬合面,保持原有的咬合状态,不会造成患者咬异物的感觉。

另外,整体支架的翼板可以根据美观和功能的要求在颊舌侧增减转换。出于审美的角度,在舌侧制作支撑的翼板时,从外观上完全感觉不到整体支架的存在,功能和存在形式非常卓越。

本发明操作简单,容易实施,风险小,治疗周期短。使用本发明时,只需两次就可完成治疗:第一次是牙齿印模,第二次是固定牙修复体,而且操作时间短。

上述仅对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定,凡是依据本发明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认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