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含氟唑磺隆、炔草酸和苯磺隆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一种含氟唑磺隆、炔草酸和苯磺隆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草组合物,其是由氟唑磺隆、炔草酸和苯磺隆以质量比0.1~40:0.1~20:0.1~20组成。本发明所述复合除草剂在小麦田苗后除草中的应用,特别是在防除小麦田各种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中的应用具有显著效果。本发明除草剂相对于单剂在提高了药效的前提下,延缓杂草抗性,拓宽除草谱,禾阔双除,持效期长,对小麦及后茬作物都具有可靠的安全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22213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410460584.0

  • 发明设计人 吴宏博;虎彪;金莎莎;

    申请日2014-09-11

  • 分类号A01N47/38(20060101);A01P13/00(20060101);A01N43/40(20060101);A01N47/3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002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文君

  • 地址 461100 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县精细化工园区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2:04:0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4-06

    授权

    授权

  • 2015-01-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N47/38 申请日:201409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2-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除草剂领域,涉及一种含氟唑磺隆、炔草酸和苯磺隆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氟唑磺隆(flucarbazone-Na),分子式C12H10F3N4NaO6S,化学名称:1H-1,2,4-三唑-1-氨甲酰-4,5-2H-3-甲氧基-4-甲基-5-O-N-[[2-(三氟甲氧)苯]磺酰]-钠盐。

结构式:

氟唑磺隆为磺酰脲类内吸传导选择性除草剂,适用于春小麦田和冬小麦苗后茎叶喷雾,可被杂草的根和茎叶吸收,防除野燕麦、雀麦、狗尾草、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并能防除多种阔叶杂草,对春、冬小麦安全性较好,持效期长。但氟唑磺隆价格昂贵,单位面积使用成本大,使其在大量推广使用上受到了限制。

炔草酸(clodinafop-propargyl),分子式:C17H13ClFNO4,化学名称:(R)-2-[4-(5-氯-3-氟-2-吡啶氧基)苯氧基]丙酸炔丙基酯。

结构式:

炔草酯属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作用机理为抑制作物体内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活性,从而影响脂肪酸的合成,而脂肪酸是细胞膜形成的重要物质。炔草酯施入土壤后很快降解为游离酸苯基和吡啶部分,对后茬作物安全。

苯磺隆(tribenuron-methyl),分子式C15H17N5O6S,化学名称:2-[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2-基(甲基)氨基甲酰氨基磺酰基]苯甲酸或甲酯。

结构式:

苯磺隆是磺酰脲类内吸传导型芽后选择性除草剂。茎叶处理后可被杂草茎叶、根吸收。并在体内传导,通过阻碍乙酰乳酸合成酶,使缬氨酸、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受抑制,阻止细胞分裂,致使杂草死亡。苯磺隆的杀草谱较广,可防除多种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但由于苯磺隆是以根吸为主,在杂草发生密度高,或杂草植株较大时,难以彻底杀死,而且由于推广时间已久,已经有许多杂草对其产生了抗性。

目前小麦田除草剂受作物安全性所限,杀草谱也有限,单独使用一种除草剂已经不能完全有效地控制小麦田杂草的发生。因此,复合除草剂成为时下的研究热题。CN103109838A公开了一种保护性耕作小麦田复配除草剂,其中有效成分:苯磺隆6%-10%,甲磺隆1%-3%,炔草酸5%-7%,氟唑磺隆7%-13%。该除草剂对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具有一定的除去效果,但由于含有甲磺隆,对后茬作物存在不良效果。此外,该除草剂为水乳剂,存在内在难以稳定,影响药效发挥,制备过程中需要高剪切和均质等专用设备,生产成本高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氟唑磺隆、炔草酸和苯磺隆的除草组合物,通过减少氟唑磺隆用量,并与炔草酸和苯磺隆以适宜的配比混配,成功将三种有效成分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并有效克服了常规复配除草剂对作物本身及土壤缓解等方面存在负面影响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氟唑磺隆、炔草酸和苯磺隆的除草组合物,由氟唑磺隆、炔草酸和苯磺隆以质量比0.1~40:0.1~20:0.1~20组成。

优选地,所述除草组合物由氟唑磺隆、炔草酸和苯磺隆以质量比15~30:10~20:5~20组成。

进一步优选,所述除草组合物由氟唑磺隆、炔草酸和苯磺隆以质量比15~25:15~20:10组成。

最优选地,所述除草组合物由氟唑磺隆、炔草酸和苯磺隆以质量比25:15:10组成。

本发明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可配制成农业上允许的任意剂型。优选液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水剂、乳油、悬浮剂、油悬浮剂、微囊剂、微乳剂、水乳剂、悬浮乳剂、水分散粒剂、水溶性粒剂、ZC、超低容量液剂、种衣剂。

在上述除草组合物制成的剂型中,所述氟唑磺隆、炔草酸和苯磺隆三者占总质量百分含量1~80%,优选为45~60%。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油悬浮剂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制得:氟唑磺隆1~40份,炔草酸1~20份,苯磺隆1~20份,润湿分散剂1~10份,乳化剂1~11份,稳定剂1~5份,悬流剂1-3份,余量由油酸甲酯补足100份。

进一步优选,所述油悬浮剂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制得:氟唑磺隆15~30份,炔草酸10~20份,苯磺隆5~20份,润湿分散剂3~10份,乳化剂5~10份,稳定剂2~5份,悬流剂1-3份,油酸甲酯20~37份。

更进一步优选,所述油悬浮剂由如下质量的组分制得:氟唑磺隆15~25份,炔草酸15~20份,苯磺隆10份,润湿分散剂3~10份,乳化剂5~10份,稳定剂2~5份,悬流剂1-3份,油酸甲酯32~34份。

最优选,所述油悬浮剂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得:氟唑磺隆25%,炔草酸15%,苯磺隆1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及其硫酸盐5%,木质素磺酸盐3%,有机铵盐5%,有机膨润土3%,油酸甲酯34%。

所述润湿分散剂选自木质素磺酸钠、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及其硫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稳定剂选自有机铵盐、聚乙烯醇、硅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悬流剂选自有机膨润土。

本发明所述除草组合物制备的剂型可采用现有技术公开的各种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具体方法的选择及确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掌握。优选采用的方法:将上述组分混合所得混合物进行砂磨、再混合即得到平均粒径为3-5μm的50%氟唑磺隆·炔草酸·苯磺隆可分散的油悬浮剂产品。

本发明还进一步要求保护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在小麦田苗后除草中的应用,特别是在防除小麦田中各种禾本科和阔叶杂草中应用。由于除草组合物的配方科学合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小麦田中各种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具有意想不到的防除效果,且对小麦本身的生长无任何危害。

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具有以下优点:

1、除草活性高。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通过三种不同的机理杀死杂草,使得杂草抗性产生速度降低,且三种有效成分协同增效,极大地提高了除草剂的杀草活性。

2、除草谱广,持效期长。三种除草成分的杀草谱不同,将三者以特定比例混配制得的药剂结合了这三种药剂的除草谱和活性,使得混合制剂的除草谱更宽,持效期更长。

3、延缓杂草抗性。本发明能够显著提高对各种抗性杂草的防效,延缓杂草抗性的产生,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

4、安全性高。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应用于小麦田苗后除草,能够防除小麦田中各种禾本科或阔叶杂草。在提高了药效的前提下,对小麦及后茬作物都具有可靠的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除草组合物悬浮剂

配方:氟唑磺隆25%,炔草酸15%,苯磺隆10%,木质素磺酸盐3%,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及其硫酸盐5%,有机铵盐5%,有机膨润土3%,油酸甲酯补足至100%。

制备方法: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均匀并于砂磨机中砂磨粉碎4小时形成粗分散液,再经湿法超微粉碎使其平均粒径小于5μm即可得到所需的50%氟唑磺隆·炔草酸·苯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产品。

实施例2~4

采用实施例1方法,按照表1配方配制组合物悬浮剂。

表1 实施例2-4组合物悬浮剂配方

试验例1

1)室内活性测定试验

利用实施例1-4所述的除草组合物,测定其对小麦田常见杂草鸭跖草的共毒系数。

将供试种子先用40℃温水浸种催芽,等种子露白后播种。将预处理的鸭跖草种子均匀撒播于土壤表面,覆土0.5cm,播种后移入温室常规培养,采用盆钵底部渗灌方式补水,使土壤完全湿润,置于温度30℃,光/暗比14h/10h的温室中培养,播种后10d进行间苗定株,使杂草密度为20株/盆,待鸭跖草长至2-2.5叶,进行喷雾处理。

用ASP-1098型自动喷雾装置(压力:0.4Mpa,速度:50cm/s)将药液按试验设计从低剂量到高剂量顺序进行喷雾处理,每处理4次重复。药后2分钟,待试材表面药液自然风干,移入温室常规培养,保持盆中土壤湿润,定期观察各处理对杂草的防除效果,30d后称量各处理后的杂草鲜重。按孙云沛等1960年提出的方法,计算其毒力回归方程和共毒系数。共毒系数大于100,表明两种有效物质具有增效作用,反之,则表明两种有效物质具有拮抗作用。

表2 室内活性测定结果

上述结果充分说明,氟唑磺隆、炔草酸和苯磺隆三者复配后的复合除草剂,与单剂相比,对鸭跖草的防除有了显著的增加,其中以实施例1的协同增效作用最显著。

2)田间药效试验

供试药剂:实施例1-4所述的除草组合物。

对照药剂: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市售),15%炔草酯微乳剂(市售),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市售)。

供试作物:小麦,麦苗为3~6叶期,长势良好,植株健壮,无其他病虫害。

防除对象:小麦田优势杂草,如莎草、狗尾草、马唐等禾本科杂草,鸭跖草、反枝苋等阔叶杂草。

试验方法:根据试验小区的面积,准确称量好各种药剂,兑水稀释后,用背负式喷雾器进行均匀喷雾,喷头选用除草剂专用的扇形喷头。喷雾时,要注意将药液均匀喷施到试验小区中,做到不漏喷、多喷。

试验后分别在药后20d、40d观察杂草死亡情况,并比较各种药剂的除草活性。此外,还要在药后1~15d内观察作物的生产情况,以考察药剂对作物是否有药害。

本发明实施例1-4所述除草组合物的试验效果见表3(药后20d)和表4(药后40d)。

表3 施药20天后药效结果

表4 施药后40天药效结果

表3和表4中的用量均指各制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

从表3和表4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均具有显著的防效,特别是对阔叶杂草,防效均达80%以上,增效明显,持效期延长,其中以实施例1的效果最佳。

表5 药剂对作物安全性调查结果

从表5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四个实施例处理的小区内小麦均长势良好,未见任何药斑或死苗现象;而高浓度的单剂以及CN103109838A的除草剂则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死苗现象,说明本发明的复合除草剂对小麦安全,可以推广使用,其中以实施例1的效果最佳。

3)除草效果对比试验

试验方法:于小麦4-5叶期,各种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普遍发生时,选择3块相近的水肥良好的地块做为试验地,用实验组及对照药剂均匀施药,20天后,对比杂草株防效。

试验对象:

实验组1:实施例1所制备的产品(主要有效成分:氟唑磺隆25%+炔草酸15%+苯磺隆10%);

实验组2:实施例4所制备的产品(主要有效成分:氟唑磺隆15%+炔草酸20%+苯磺隆10%);

对照组1: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点仅在于主要有效成分为:炔草酸15%+苯磺隆25%;

对照组2: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点仅在于主要有效成分为:氟唑磺隆25%+苯磺隆25%;

对照组3: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点仅在于主要有效成分为:氟唑磺隆20%+炔草酸15%;

对照组4:市售的三元复合除草剂,主要有效成分为:苯磺隆3.5%+唑草酮1.5%+氯氟吡氧乙酸24.5%;

对照组5:CN103109838A实施例6,主要有效成分为:苯磺隆8%+甲磺隆2%+炔草酸6%+氟唑磺隆10%;

试验结果:见表6。

表6 药后20天各处理防除小麦田杂草效果

从表6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实验组1和实验组2与对照药剂、CN103109838A所述除草剂和市场上销售的三元复配除草剂相比,在除草谱、防治效果上均表现优异,值得推广,其中以实施例1的效果最佳。

4)除草剂的使用对后茬作物生长的影响对比试验

发明人进一步就除草剂的使用对后茬作物生长的影响展开了对比试验,试验对象同“除草效果对比试验”,具体试验方法为:在试验3的基础上,小麦收获后,在原地块上种植玉米,所选玉米品种为中单909,记录各药剂处理下的地块玉米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见表7。

表7不同药剂处理后对后茬作物玉米的影响

表7结果表明,实验组1和实验组2的除草剂对后茬作物玉米的生长不存在任何不良影响,而对照组1-5均表现出对后茬作物玉米生长不同程度的的抑制作用,其中以对照组5的影响最严重。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甲磺隆的不良影响所致,此外三者复配时,由于组分之间的性质不同,混合使用后彼此间发生了某些特殊的相互作用加剧了除草剂对后茬作物的影响。可见CN103109838A所述除草剂(苯磺隆8%+甲磺隆2%+炔草酸6%+氟唑磺隆10%)虽然在除草效果上能够产生一定的协同效应,但同时也大幅加重了复配除草剂中各组分对后茬作物的影响,不利于实际应用。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