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水稻品种开花期耐高温性的田间鉴定方法

水稻品种开花期耐高温性的田间鉴定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品种开花期耐高温性的田间鉴定方法,它是将待鉴定的水稻品种按现有的常规高产栽培技术种植于稻田,在水稻开花期间,通过统计稻穗的开花数和颖花数来计算开花比例,在上午11点以前开花比例高于85%的水稻品种即为耐高温水稻品种。本发明方法不受环境因素干扰,不受设备、技术条件限制,简单易行、经济可靠。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3-2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16/00 授权公告日:20160224 终止日期:20170307 申请日:2014030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2-24

    授权

    授权

  • 2014-07-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6/00 申请日:201403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6-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鉴定水稻品种开花期耐高温性的田间鉴定方法,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稻是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约1/2的人口以之为主食。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发展,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气温不断上升,高温已经成为制约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特别是抽穗开花期的极端高温致水稻结实率显著下降而大幅度减产。因此,开展水稻品种开花期耐高温机理及其缓解技术研究是近年国内外的热点课题。不同的水稻品种间存在对抽穗开花期高温的敏感性差异,选择开花期耐高温能力强的水稻品种,是保障水稻生产安全的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

由于水稻开花期的耐热性比较复杂,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评价鉴定指标,目前较常使用高温相对常温下的结实率比值作为耐高温指数来评价鉴定水稻的耐高温性能。而对于水稻开花期耐高温性能的鉴定方法主要有两种:人工气候箱(室)鉴定法和自然高温鉴定法。

前种方法是将拟鉴定品种用盆栽方法,于水稻开花期,将每个品种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放在人工气候箱(室)进行高温处理,另一部分在室外常温下开花,成熟期分别考查结实率,并计算耐高温指数=高温处理结实率÷常温处理结实率×100%。其中耐高温指数高的确定为开花期耐高温能力强的品种。主要问题有:(1)需要人工气候箱(室),较多单位没有此条件;(2)在室外常温下开花处理常遇自然高温,不可避免的环境因子干扰以致鉴定工作失败。

自然高温鉴定法是将拟鉴定的品种分为3-5期播种,期望其中有一期的开花期遇高温,另有一期开花期遇常温,成熟期分别考查结实率,并计算耐高温指数=高温处理结实率÷常温处理结实率×100%。其中耐高温指数高的确定为开花期耐高温能力强的品种。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只能在有高温发生的地区鉴定,受地域限制;(2)即使在高温地区,有的年份没有高温出现或所播的期数较少而开花期错开了高温发生期也会导致鉴定工作失败;(3)是需要3-5期种,工作量较大。

由于高温出现的时间及限度难以预测和控制,上述两种方法都不是一种理想的经济易行可控的鉴定水稻开花期耐高温性能的方法,发明一种简单易行、不受环境因子干扰、可控可靠的鉴定水稻品种开花期耐高温性的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受环境因素干扰,不受设备、技术条件限制,简单易行、经济可靠的对水稻品种开花期耐高温性的田间鉴定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水稻品种开花期耐高温性的田间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待鉴定的水稻品种按现有的常规高产栽培技术种植于稻田;

步骤2:在水稻开花期间,选取6-8穗生长整齐的稻穗挂牌标记,根据该品种的开花时间,连续4天在上午11点以前统计其每天的开花数,将每天的开花数相加得到4天累计的开花总数;

步骤3:开花期结束后,将挂牌标记的稻穗取回统计稻穗上的颖花数;

步骤4:计算开花比例=步骤2中4天累计的开花总数÷步骤3中统计的颖花数×100%,若开花比例高于85%,则待鉴定水稻品种为开花期耐高温能力强的品种。

本发明方法鉴定水稻品种开花期耐高温性的主要原理是:

目前较为一致的研究认为,日最高温度≥35℃是水稻开花期受高温伤害的临界温度,而受高温伤害的敏感期在开花当时,对受精影响最大,造成结实率下降而减产,开花后1小时则无明显影响。通过观察发现,在水稻开花那段时间,日最高温度≥35℃开始出现的时刻大约在每天12﹕30—13﹕30,而水稻开花时间在8﹕30—15﹕30,不同品种间在不同时刻开花的比例各不相同。因此,在选择日最高温度≥35℃出现前1小时开花比例高的品种,能有效地避开高温伤害,是本方法的基本原理。

在步骤1中所述待鉴定的水稻品种为数个,并将数个水稻品种根据水稻抽穗期进行分类,抽穗期相差在3天以内的品种归为一类。将同类品种的水稻种植在一块,便于分类管理统计。因此本发明方法可以一次性同时对数个水稻品种的开花期耐高温能力进行鉴定,减小工作量。

由于水稻开花基本在1-1.5小时内就完成了开花、闭颖的过程,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统计稻穗每天开花数的时候每天重复3次,每次间隔1-1.5小时统计,再将每次统计的开花数相加得到该天的开花数。这样可以避免一次统计的疏漏,使数据统计更加准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方法不受环境因素干扰,不受设备、技术条件限制,简单易行、经济可靠。因为开花数的统计在高温或常温下均可鉴定。由于水稻每日开花时刻的早迟与当日气温有关,温度越高开花时间越早,即在常温下开花早的品种,在高温下开花更早。因此,常温下上午11点以前的开花比例高的品种,在高温下该时段内开花比例则更高;而在遇高温条件下鉴定,则上午11点以前的开花比例高的品种也有效地避开高温伤害。所以,本方法不但不存在不能遇自然高温而造成鉴定工作失败的问题,而且非高温地区也能鉴定。同时该方法只需按时统计开花数和颖花数即可,无需其他设备和条件,简单易行,经济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限定在以下实施例中。

将下述30个水稻品种分别用自然高温鉴定法和本发明方法进行开花期耐高温性的鉴定,这30个水稻品种分别为:

通过自然高温鉴定法得到下述耐高温指数数据:

因此21-30号水稻品种的开花期耐高温性强,为耐高温水稻品种。

本发明鉴定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上述30个水稻品种根据水稻抽穗期进行分类,抽穗期相差在3天以内的品种归为一类,同类品种的水稻种植在一块,按现有的常规高产栽培技术种植于稻田;

(2)在水稻开花期间,每个品种选取6-8穗生长整齐的稻穗挂牌标记,根据该品种的开花时间,连续4天在上午11点以前统计其每天的开花数,每天重复3次,每次间隔1-1.5小时统计,将每次统计的开花数相加得到该天的开花数,将每天的开花数相加得到4天累计的开花总数;

(3)开花期结束后,将挂牌标记的稻穗取回统计稻穗上的颖花数;

(4)计算开花比例=步骤2中4天累计的开花总数÷步骤3中统计的颖花数×100%,若开花比例高于85%,则待鉴定水稻品种为开花期耐高温能力强的品种。

根据上述方法,得到30个水稻品种的开花比例分别为:

21-30号水稻的开花比例高于85%,为耐高温水稻品种,与自然高温鉴定法得到的结果相同。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