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揭示噬菌体抵抗新机理

2024-03-12 13:52:30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艳丽团队揭示了一种双功能anti-CRISPR蛋白的作用机理,相关论文2月28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针对来自于宿主CRISPR-Cas系统的高效攻击,噬菌体进化出了不同的抵抗策略,包括靶向序列的突变、DNA修饰以及编码anti-CRISPR (Acr)蛋白等。其中,anti-CRISPR蛋白是一类抑制CRISPR-Cas系统活性的小蛋白。它们采用不同的机制,在Cas蛋白- RNA复合物识别切割靶标核酸的不同阶段发挥抑制作用,具有开发为基因编辑调控元件的巨大潜力。

研究人员揭示了葡萄球菌属前噬菌体来源的anti-CRISPR蛋白AcrIIA15的双功能机制:既可以抑制宿主CRISPR-Cas9系统的切割活性,保护噬菌体基因组免遭破坏,又可以调控Acr自身的转录,避免过量Acr表达导致的噬菌体适应度下降。这增进了人们对Acr抑制机制的理解,并为后续将AcrIIA15开发为基因编辑调控工具提供了结构生物学的信息支撑。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王艳丽为论文的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邓谢淑婷为第一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项目的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5987-5

 

作者:孟凌霄

本文只是新闻分享,让更多的科研工作者了解相关内容,不包含网站及个人看法,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