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外文期刊>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挣脱不了的附郭命运:明清时期凤阳府临淮县的设置与裁并
【24h】

挣脱不了的附郭命运:明清时期凤阳府临淮县的设置与裁并

机译:挣脱不了的附郭命运:明清时期凤阳府临淮县的设置与裁并

获取原文
获取原文并翻译 | 示例
           

摘要

附郭县是指县级治所与州、府、省等上级政府机构治所设置于同一城内的特殊形态.历史上双附郭县,甚至是三附郭县并不少见,同处一城.但不同城的附郭县则颇为少见,显得极为怪异.明清时期凤阳府的临淮县,本来是明初中立府的附郭县,中立府改名凤阳府,将府治移至析临淮县设置的凤阳县内.明代多数文献由此认为仅凤阳县是凤阳府的附郭县,忽视了临淮县仍是实际上的附郭县,与凤阳县同样承担附郭义务.临淮县由此成为距离府治二十里的隐形附郭县.附郭县虽然相比普通县地位显要,有利于知县升迁,但因与府城距离太远,交通不便,对临淮县的财政和办公造成很大压力,经多次申请,直到万历三十二年才去附郭之浮名.明清时期淮河地区水患严重,经济凋敝,凤阳一县确实难以承担繁重的附郭义务.清初又令临淮县分担附郭的义务却没有了附郭名义.由于经常受到淮水的冲击,也不需要像明代一样保护帝乡,临淮县在清代已经没有设置的必要,最终在乾隆十九年被裁入凤阳县,改设临淮乡,又重新成为附郭县的一部分.临淮县因为历史地理的因素,虽不愿附郭,承担沉重的赋役压力,但在水患的不断影响下,仍挣脱不了被重新附郭的命运.
机译:附郭县是指县级治所与州、府、省等上级政府机构治所设置于同一城内的特殊形态.历史上双附郭县,甚至是三附郭县并不少见,同处一城.但不同城的附郭县则颇为少见,显得极为怪异.明清时期凤阳府的临淮县,本来是明初中立府的附郭县,中立府改名凤阳府,将府治移至析临淮县设置的凤阳县内.明代多数文献由此认为仅凤阳县是凤阳府的附郭县,忽视了临淮县仍是实际上的附郭县,与凤阳县同样承担附郭义务.临淮县由此成为距离府治二十里的隐形附郭县.附郭县虽然相比普通县地位显要,有利于知县升迁,但因与府城距离太远,交通不便,对临淮县的财政和办公造成很大压力,经多次申请,直到万历三十二年才去附郭之浮名.明清时期淮河地区水患严重,经济凋敝,凤阳一县确实难以承担繁重的附郭义务.清初又令临淮县分担附郭的义务却没有了附郭名义.由于经常受到淮水的冲击,也不需要像明代一样保护帝乡,临淮县在清代已经没有设置的必要,最终在乾隆十九年被裁入凤阳县,改设临淮乡,又重新成为附郭县的一部分.临淮县因为历史地理的因素,虽不愿附郭,承担沉重的赋役压力,但在水患的不断影响下,仍挣脱不了被重新附郭的命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