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经济林研究》 >甘肃省沙棘枝枯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甘肃省沙棘枝枯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摘要

【目的】为我国甘肃地区大果沙棘枝枯病的发生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组织分离法,在采集自甘肃省庆阳市的沙棘枝枯病样品中分离病原菌,应用柯赫氏法则对病原菌的致病性进行验证,通过形态学和分子鉴定,明确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在不同培养基、光照、温度、培养基pH、碳源、氮源条件下,每日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病原菌菌落直径,并于培养10 d后采用血球计数法计算孢子产量。【结果】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致病菌的大型分生孢子数量多,呈镰刀状,中度弯曲,具有3~5个明显的隔膜。结合分子鉴定结果,对以其ITS序列和EF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庆阳市沙棘枝枯病的致病菌为拟枝孢镰刀菌Fusarium sporotrichioides。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上拟枝孢镰刀菌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在CMA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大,每毫升培养基上产孢量为5.24×10^(5)。利于菌丝生长的条件:全黑暗条件、25℃、培养基pH 6、蔗糖碳源,酵母浸膏氮源。利于产孢的条件:全黑暗条件、25℃、培养基pH 6、蔗糖碳源、甘氨酸氮源。【结论】在甘肃省庆阳市的沙棘枝枯病病原菌为拟枝孢镰刀菌,该致病菌的适应性较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