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经济林研究》 >核桃林下间种牡丹栽植密度试验

核桃林下间种牡丹栽植密度试验

         

摘要

【目的】核桃和‘凤丹’牡丹都是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核桃幼树栽植后3~4年才能挂果有收益;‘凤丹’牡丹是小型灌木,且生长周期较短,单独栽培对土地的利用效率不高,因此可以通过核桃林下套种‘凤丹’牡丹的方式来提高土地利用率,以此增加短期产出,本试验为了探究核桃林下间种‘凤丹’的最适栽植密度,进而开展此试验。【方法】以核桃林下2年生‘凤丹’牡丹实生苗为试验材料,比较了其在35种不同栽植密度条件下(每种植密度小区面积为60 m^(2),随机区组),不同栽植密度对牡丹生长量、牡丹结籽量及丹皮产量、牡丹籽千粒质量和丹皮质量、经济效益的影响差异。【结果】:1)随着株行距的增大,‘凤丹’牡丹实生苗植株的生长高度、分枝数量、新梢粗度、根条数量、根条长度、根粗和丹皮酚含量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但结籽量和丹皮单位产量变化趋势相反,当株行距增大到一定限度时,其对各生长指标的影响则又相对减缓;2)在株距大于30 cm,行距不低于40 cm时,即栽植密度为52500株/hm^(2)左右,牡丹的生长量可以达到较高水平;3)栽植密度达到33345株/hm^(2),牡丹结籽量达到最大为2758.5株/hm^(2)。4)当株行距为0.5 m×0.5 m时(40020株/hm^(2)),核桃林下间种牡丹的经济效益最高,此时牡丹籽粒、丹皮产量和质量也相对较高。【结论】核桃林下间种‘凤丹’牡丹适宜的栽植密度为33345~40020株/hm^(2)。此时‘凤丹’牡丹的形态性状、产量指标和经济效益均可达到较高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