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农业工程学报》 >黄土高原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效应评价

黄土高原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效应评价

         

摘要

10.3969/j.issn.1002-6819.2012.20.021%  生态环境的层次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决定了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的难度。确立构建一套合理、科学,在解决同一类问题中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是众多学者长久以来关注的关键问题。该文以延安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试验示范区为实证对象,选取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法和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多方案综合决策支持系统(driving force pressure state impact response framework-multipl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DPSIR-mDSS)对研究区域1999-2009年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恢复环境效应进行了评家,结果表明:DPSIR-mDSS 模型在构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恢复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时将人类社会行为和经济行为与环境系统间复杂的相互关系简化为一对一因果链,评价过程得以分解、简化,且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域生态恢复环境效应实际变化情况一致,能较好的解释研究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恢复环境效应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为生态恢复环境效应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价思路和方法。总体而言,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极大的促进了研究区生态环境状况,但一些新的问题诸如耕地压力、生态需水亏缺等接踵而至,应在今后予以重视。

著录项

  • 来源
    《农业工程学报》 |2012年第20期|150-161|共12页
  •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 100875;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凌 712100;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 100875;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凌 712100;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凌 712100;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凌 712100;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安 710127;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措施;
  • 关键词

    生态; 治理; 模型; 质量评价; 多方案综合决策支持系统; 退耕还林(草); 黄土丘陵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