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战略报告》 >关于“逆全球化”的方法论批判

关于“逆全球化”的方法论批判

         

摘要

"逆全球化"涵盖的主要内容如贸易保护主义等,实际上是全球化的一个构成部分。迄今为止,全球化的基本主体仍然是国家。一方面,国家的广义的生产活动的不断国际化和世界经济的不断市场化,使国家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从而也使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与此同时,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形式也必然由此发生相应的变化。另一方面,各个国家(特别是大国、强国)如何保护和追求自己的利益,采取何种相应的战略或策略参与广义的生产活动的不断国际化和世界经济的不断市场化过程,将对后者产生重要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整个全球化过程的重大调整,使其发生形态上的变化。在当代全球化中,既没有纯粹的自由贸易,也没有纯粹的贸易保护;在一些场合下,贸易保护与贸易自由还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只不过,在有的时期内是贸易保护占据上风,在有的时期内是自由贸易占据上风。这整体上是由国家政府对本国经济活动的发展和保护与市场经济力量的世界性释放的矛盾运动决定的。但对某个或某些国家在一定的时期内实行贸易保护还是实行自由贸易,则要作具体分析。对于中国来说,当前新贸易主义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因此,从全球化的主体构成及其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特点来看,不能把"逆全球化"这一词不加限制地加以使用,否则,对当代全球化变动及其趋势就难以有学术层面的深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