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深圳社会科学》 >文明交流互鉴的哲学思考与实践--安乐哲中西比较哲学初探

文明交流互鉴的哲学思考与实践--安乐哲中西比较哲学初探

         

摘要

当代中西比较哲学家安乐哲的理论和实践对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工作具有深刻启示和典范意义:安乐哲的中西比较哲学理论方法,志在解决中国古典文化西译中发生的误读误解问题,开拓了中西文明交流互鉴新的途径;提出不同文化之间的译解要考虑宇宙观、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华文化的译解要在阐释其自身语义语境条件下,走“阐述为主,翻译为辅,两者结合”的路子;着手重建了中英文语汇核心术语词汇系统。他汇通融合了中西哲学家有关过程哲学、实用主义、“一多不分”等哲学理论研究成果,综合运用“焦点-场域”等科学概念对中国哲学进行了理论化、当代化的阐释性建构。揭示出中国宇宙观关联性、过程性、经验性等特征,“焦点-场域”式的机体功能和以人为中心的宗教情感;构建了儒家成人理论、儒家角色伦理学,呼唤世界从每个人开始承担起责任;向世界阐释了中华文明是一种智慧的生存方式,是调节人类进步的趋善之“道”。他指出当前全球性困境是人类自身造成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是重要原因,呼吁人类进行第二次启蒙,以实现哲学意志和价值观的变革。要选择一种能够加强国家、种族和宗教之间协作的多方合作模式,取代常见的以自身利益为目标的单方竞争模式,儒家思想和中国哲学中相互依存价值观可以在未来世界文化秩序构建中发挥巨大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