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东医药》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摘要

cqvip: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已成为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这可能与其特有的杀白细胞素、苯酚可溶调节蛋白、表面蛋白及其形成的细菌生物膜等因素相关。MRSA易在创面感染或定植,宿主的自身因素对MRSA的定植具有较大影响。除万古霉素外,包括利奈唑胺、达普霉素、替加环素、特拉万辛和头孢洛林在内的新药也开始用于MRSA感染的治疗;非抗生素的外科局部治疗(如清创术)可以抑制生物膜的形成,促进伤口愈合;目前研究发现的具有抗MRSA的中草药主要包括车前草科、肉桂、豆科和水蛭,多种中药制剂外用治疗MRSA创面感染被证实安全有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