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东医药》 >小剂量t-PA前房注射治疗人工晶体前膜疗效分析

小剂量t-PA前房注射治疗人工晶体前膜疗效分析

         

摘要

@@ 目前,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已成为白内障患者复明的主要手段,但其术后易并发人工晶体前纤维蛋白膜形成(下称人工晶体前膜),影响视力提高,妨碍视功能恢复.有报告证明,眼内注射可使实验动物和人眼内已存在的纤维蛋白溶解.为了减少该药前房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并发挥其有效作用,我们观察了小剂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前房注射治疗人工晶体前膜的疗效,现报告如下.rn资料与方法:本组26例患者,男14例,女12例;年龄5~82岁,平均43.2岁.糖尿病性白内障10例,老年性白内障8例,先天性白内障5例,外伤性白内障3例.其人工晶体前膜在术后1~2周形成.按Moon分类,本组人工晶体前膜中度19例,重度7例.于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行常规处理,对形成中、重度人工晶体前膜者,于术后1~2周行t-PA前房注射.注药方法为先行2%利多卡因表麻(小儿用全麻),开睑后,用41/2号注射针头连皮试针管,于1点处角膜缘内1 mm穿刺入前房,先抽取房水0.1ml,再用同一针头注入t-PA4μg/0.1ml .注药后在裂隙灯下观察前膜的吸收情况,每半小时1次,共12次.注射t-PA前及注射1个月后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检测仪行角膜内皮摄相,观察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大小及形态的改变.

著录项

  • 来源
    《山东医药》 |2001年第13期|38-39|共2页
  • 作者单位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眼科学;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