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东医药》 >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超慢涨落图变化的意义

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超慢涨落图变化的意义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超慢涨落图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择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38例(观察组)、正常健康者30例(对照组);观察组根据病程将发病24h内定为发病早期,治疗2周后为恢复期;根据梗死部位分为基底节组18例、非基底节组20例,幕上组26例、幕下组12例.采用脑涨落图分析仪检测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并分析其与病程、梗死部位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发病早期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强兴奋物质(EXC)活动较恢复期及对照组显著增强(P均<0.05);恢复期乙酰胆碱(ACh)活动较发病早期、对照组显著增强(P均<0.05).发病早期、幕上组、幕下组、基底节组、非基底节组中GABA、Glu、EXC活动较对照组显著增强(P均<0.05);幕下组多巴胺(DA)活动较对照组显著增强(P<0.05),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活动较对照组显著减弱(P均<0.05);基底节组DA活动较对照组显著减弱(P<0.05);非基底节组DA活动较对照组显著增强(P<0.05).结论 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发病早期可出现多种神经递质活动紊乱,但Glu、GABA、EXC不受梗死部位的影响,活动均增强;而单胺类神经递质因不同的梗死部位活动变化较大.恢复期上述神经递质活动趋于正常,ACh活动显著增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