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东医药》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摘要

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是一种复杂、多因素参与的病理过程,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肠I/R损伤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免疫反应、基因、miRNAs及信号轴在肠I/R损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目前临床常用的肠I/R诊断方法有基于探针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核磁共振光谱分析尿代谢谱、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血流参数、检测血清学标志物等.肠I/R损伤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抗炎、抑制细胞凋亡、抗氧化应激、调节相关免疫反应、缺血预处理及缺血后处理、间充质干细胞疗法、改善远端器官损伤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