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航空史研究》 >从亲身经历看航空院校的人材培养

从亲身经历看航空院校的人材培养

         

摘要

正 1958年在大跃进的浪潮中,西工大师生意气风发、自力更生,在全国各地各飞机工厂和研究所的大力协同下,亲手制造了“延安一号”飞机。我们的任务是从设计、制造工艺、配套器件、仪器仪表到全部原材料的采购供应,都是师生共同努力完成的.当时高年级同学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承担了飞机的总体设计和零部件设计;低年级同学在工艺专业教师和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傅指导下,承担了编制工艺、航材采购供应或充当一线生产工人.大家从不计较所学专业,不管白天或夜晚,只要能使飞机早日上天,人人争分夺秒、干劲冲天,终于把自己亲手设计、制造的飞机送上了天,那个高兴劲是无法形容的。 当我们毕业时,有一半多的同学分配到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