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第四纪研究》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湖泊长链烯酮和中位酮的研究及其意义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湖泊长链烯酮和中位酮的研究及其意义

         

摘要

柴达木盆地地处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和东部季风区三大自然区域交汇地带,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是开展古气候研究的理想场所.本次以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湖泊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先进的前处理方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探讨该区长链烯酮和中位酮的分布特征及指示意义.研究表明,青海湖、尕海湖、托素湖和可鲁克湖的湖泊表层沉积物中均含有长链烯酮系列化合物,并显示出C37优势模式.其中,尕海湖、托素湖和可鲁克湖具有相近的烯酮比值(C37/C38),暗示这3个湖泊可能具有相同的烯酮母源藻.而柴达木盆地湖泊中C37四不饱和烯酮含量(%C37∶4指标)与盐度呈正相关关系,这与青海湖和已发表的结论相矛盾,可能是由于湖泊中藻类群落结构的差异性而导致的.在可鲁克湖湖边湿地钻取了 520cm的沉积物岩芯,将岩芯的烯酮数据与可鲁克湖和青海湖已发表的烯酮记录进行对比,发现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可能与采样的位置、烯酮母源藻物种效应和柴达木盆地湖泊的特殊自然条件有关.特别的是,本次研究在湖泊表层沉积物和沉积物钻孔中均检测出长链中位酮系列化合物(C31-16-one、C33-17-one和C35-18-one),且其表现为随着碳数增加,化合物丰度明显减小的变化趋势,即C31>C33>C35.通过与正构烷烃参数进行对比,发现C31-16-one可能来源于沉水植物,而C33-17-one和C35-18-one可能来源于高等植物贡献.在"8.2 ka"和"4.2 ka"冷事件中,C31-16-one的含量显著减小,而C33-17-one和C35-18-one增加,暗示中位酮系列化合物可能是指示古气候环境变化的潜在指标.

著录项

  • 来源
    《第四纪研究》 |2021年第4期|1056-1068|共13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甘肃兰州730000;

    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甘肃兰州730000;

    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甘肃兰州730000;

    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甘肃兰州730000;

    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甘肃兰州730000;

    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甘肃兰州730000;

    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甘肃兰州730000;

    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生物地球化学、气体地球化学;湖泊、沼泽;
  • 关键词

    长链烯酮; 中位酮; 烯酮母源藻; 有机质来源; 柴达木盆地;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