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轻度认知功能损伤的神经电生理特征及临床意义研究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轻度认知功能损伤的神经电生理特征及临床意义研究

摘要

背景 我国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约占所有缺血性脑卒中患病人数的42.3%,其中认知功能损伤发生率为47%~75%,其起病隐匿,可导致血管性痴呆,因此早期识别该类患者的神经电生理变化特征已成为亟须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轻度认知功能损伤的神经电生理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2019年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464例,根据简明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分为观察1组(MMSE评分为27~30分,352例)和观察2组(MMSE评分为21~26分,112例);另选取本院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病灶分布情况及脑听觉事件相关电位(ERP)波群P1、N1、P2、N2、P3波峰潜伏期、波幅在FZ、CZ、PZ导联时的变化情况,另比较三组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及执行力情况.结果 观察1组、观察2组吸烟率、饮酒率及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2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高于观察1组(P<0.05);观察1组、观察2组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半卵圆中心、丘脑、海马、基底核、侧脑室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脑听觉ERP波群P1在PZ导联时波峰潜伏期长于对照组,N2、P3在FZ、CZ、PZ导联时波峰潜伏期长于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1组脑听觉ERP波群N2、P3在FZ、CZ、PZ导联时波峰潜伏期长于对照组(P<0.05).三组脑听觉ERP波群P1在FZ、CZ导联时波峰潜伏期及N1、P2在FZ、CZ、PZ导联时波峰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脑听觉ERP波群N2在FZ导联时波幅小于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脑听觉ERP波群P3在FZ、CZ、PZ导联时波幅小于对照组,观察2组脑听觉ERP波群P3在PZ导联时波幅小于观察组1(P<0.05).三组脑听觉ERP波群P1、N1、P2在FZ、CZ、PZ导联时波幅及N2在CZ、PZ导联时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减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2组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执行力减退发生率高于观察1组(P<0.05).结论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听觉ERP波群P1、N1、P2无明显电生理改变,但脑听觉ERP波群N2、P3波峰潜伏期可随患者认知功能减退而延长、波幅明显降低,即认知电位改变是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轻度认知功能损伤的亚临床状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