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背景有研究表明,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发生率高达80%。但目前人们对此现象的影响因素仍缺乏深入的认识,而如何加强防控也鲜少有系统化的报道。目的分析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出血性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9年3月于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院收治的经溶栓治疗的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69例,根据溶栓治疗后发生出血性转化为发生组(n=33),未发生出血性转化为未发生组(n=136)。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出血性转化的发生率为19.5%(33/169)。发生组患者高血压发生率、心房颤动发生率及吸烟指数>400支年、饮酒史、抑郁症、尿蛋白阳性、超时间窗溶栓、大腔梗死者所占比例高于未发生组(P400支年〔OR=3.823,95%CI(1.845,8.406)〕、饮酒史〔OR=5.966,95%CI(2.306,15.434)〕、抑郁症〔OR=5.317,95%CI(2.067,13.677)〕、尿蛋白阳性〔OR=6.659,95%CI(2.436,18.201)〕、入院NIHSS评分>14分〔OR=7.576,95%CI(2.671,21.493)〕、超时间窗溶栓〔OR=6.767,95%CI(2.294,19.964)〕、大腔梗死〔OR=7.493,95%CI(2.015,22.325)〕、华法林〔OR=4.670,95%CI(1.815,13.482)〕、其他抗凝药物〔OR=5.703,95%CI(2.085,15.315)〕是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P400支年、饮酒史、抑郁症、尿蛋白阳性、入院NIHSS评分>14分、超时间窗溶栓、大腔梗死、华法林、其他抗凝药物是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