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发生影响因素及血栓调节蛋白对其预测价值研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发生影响因素及血栓调节蛋白对其预测价值研究

摘要

背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易引发脑梗死,增加患者痛苦,因此寻找能准确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发生的生物学标志物极为重要,而临床目前相关研究较少。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探讨血栓调节蛋白对其预测价值,以期为临床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不良结局提供新的指标和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7月—2018年2月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进展为脑梗死,将其分为脑梗死组55例和非脑梗死组85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情况、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首次发作至就诊时间、持续时间、发作次数、ABCD2评分及实验室指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尿酸、空腹血糖、总胆固醇、血栓调节蛋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ABCD2评分、血栓调节蛋白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发生的价值。结果脑梗死组高脂血症发生率、ABCD2评分、血尿酸、血栓调节蛋白高于非脑梗死组,首次发作至就诊时间、持续时间长于非脑梗死组,发作次数多于非脑梗死组,三酰甘油低于非脑梗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脂血症〔OR=3.149,95%CI(2.136,4.642)〕、首次发作至就诊时间〔OR=1.841,95%CI(1.217,2.783)〕、持续时间〔OR=2.161,95%CI(1.482,3.147)〕、发作次数〔OR=2.499,95%CI(1.589,3.930)〕、ABCD2评分〔OR=3.044,95%CI(2.114,4.382)〕、血栓调节蛋白〔OR=2.977,95%CI(1.923,4.609)〕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ABCD2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07〔95%CI(0.511,0.702)〕,截断值为3.4分,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2.7%、71.8%;血栓调节蛋白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发生的AUC为0.782〔95%CI(0.700,0.863)〕,截断值为31.6 g/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2.7%、96.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发生的影响因素有高脂血症、首次发作至就诊时间、持续时间、发作次数、ABCD2评分、血栓调节蛋白;血栓调节蛋白可作为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发生的生物学标志物,有助于指导患者及时预防并治疗,降低脑梗死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