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坎地沙坦与厄贝沙坦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糖尿病肥胖型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多中心联合随机对照研究

坎地沙坦与厄贝沙坦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糖尿病肥胖型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多中心联合随机对照研究

摘要

目的 比较坎地沙坦与厄贝沙坦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糖尿病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省中医院心脏中心、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非糖尿病肥胖型高血压患者5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M组和I+M组,每组250例,其中C+M组患者脱落6例,I+M组患者脱落7例.在常规干预基础上,C+M组患者给予坎地沙坦联合二甲双胍治疗,I+M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达标率,治疗前后血压、心率、体质指数(BMI)、腰围、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包括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舒张反应(FMD)及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反应(NID)〕,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BMI、腰围及治疗后心率、腰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M组患者SBP、DBP、BMI低于I+M组(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TC、TG、LDL-C、HDL-C、HOMA-IR及治疗后LDL-C、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M组患者TC、TG、HOMA-IR低于I+M组(P<0.05).(4)治疗前两组患者FMD、NID及治疗后NI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M组患者FMD高于I+M组(P<0.05).(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坎地沙坦联合二甲双胍与厄贝沙坦联合二甲双胍对非糖尿病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相当,但与厄贝沙坦联合二甲双胍相比,坎地沙坦联合二甲双胍可更有效地降低患者血压,改善患者体脂分布、血脂代谢、血管内皮功能,减轻患者胰岛素抵抗,且安全性较高.

著录项

  • 来源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1期|32-3641|共6页
  • 作者单位

    610500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衰老与血管稳态"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610500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衰老与血管稳态"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610500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衰老与血管稳态"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610500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衰老与血管稳态"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610083四川省成都市,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510120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中医院心脏中心;

    400013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610500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衰老与血管稳态"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高血压;肥胖症;
  • 关键词

    高血压; 肥胖症; 坎地沙坦; 厄贝沙坦; 二甲双胍; 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