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植物保护》 >1987年-2018年我国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及演变分析

1987年-2018年我国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及演变分析

         

摘要

本文总结分析了1987年-2018年我国小麦病虫害发生危害及其演变情况.蚜虫、麦蜘蛛、吸浆虫、地下害虫和赤霉病、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是当前我国小麦上的主要病虫害.2011年-2018年这8种病虫害的发生面积为4 416.45万~6 051.42万hm2,占小麦全部病虫发生面积的74.89%~86.07%.通过防治,每年挽回小麦产量损失307万~2 136万t,占全国小麦总产的3.60%~18.44%,平均年挽回损失1 134.94万t,占全国小麦总产的10.56%,其中1987年-1990年、1991年-2000年、2001年-2010年和2011年-2018年经防治后平均挽回损失分别为598.13万、1 056.42万、1 272.8万和1 612.35万t;防治后每年仍造成小麦产量损失220万~640万t,占全国小麦总产的1.97%~6.52%;平均年实际损失346.95万t,占全国小麦总产的3.23%,其中1987年-1990年、1991年-2000年、2001年-2010年和2011年-2018年分别实际损失378.11万、337.31万、355.50万和316.90万t.2000年以来,受气候变化、耕作制度变迁和品种更替等因素影响,我国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演变呈现小麦赤霉病重发频率提高、发生区域呈北抬西扩趋势,蚜虫上升为黄淮海麦区最重要的害虫,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麦蜘蛛和地下害虫等小麦常发性病虫害发生相对平稳,小麦条锈病、吸浆虫等病虫害发生趋降,新发病虫害在局部麦区扩散危害等特点,并针对性地提出构建小麦病虫害自动化监测预警体系、研究小麦病虫害长期灾变规律、集成和完善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等建议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