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植物保护》 >江苏省小麦纹枯病的研究现状

江苏省小麦纹枯病的研究现状

         

摘要

近年来,小麦纹枯病sheath blight在江苏省发生普遍,为害严重,已成为本省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就江苏省小麦枯病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一.症状 吴汉章等(1983)研究发现,小麦的不同生育阶段受到纹枯病菌侵染后,可分别造成烂芽、病苗死苗、花秆烂茎、枯孕穗、枯白穗等不同为害症状: 烂芽:芽鞘变褐,麦芽腐烂枯死。 病苗死苗:病苗一般在3、4叶期,在第一叶鞘上出现淡褐色小斑点,扩大后蔓延全叶鞘,病斑中部逐渐呈灰色,边缘褐色,叶鞘发病后,叶片由叶尖到全叶水渍状暗绿色,不久失水枯黄。湿度大时,死苗基部可见白色菌丝层。 花秆烂茎:返青麦苗基部叶鞘产生褐色梭形病斑,有的病斑中部纵裂,随气温升高,叶鞘上出现水渍状暗绿色椭圆形病斑,后发展成为中部灰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病斑继续扩大,相连形成花秆。多雨高温天气,病叶鞘内侧及茎秆上可见白色和黄白色菌丝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