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植物保护》 >白菜绵腐病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白菜绵腐病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摘要

1995~1997年从广东博罗、惠州、东莞等地采集白菜绵腐病株,经分离、纯化、鉴定和致病性测定,证实其病原菌为Pythiumaphanidermatum(Eds.)Fitzp.。该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4~40℃,最适温度30~34℃。菌丝生长的pH范围为3~10,最适pH6~7,对接种的7科18种植物均具有致病力。抑菌试验表明,9种供试杀菌剂中以瑞毒霉、炭疽福美、霜霉威、霜脲锰锌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瑞毒霉、炭疽福美田间防治效果达80.5%~93.6%。

著录项

  • 来源
    《植物保护》 |1998年第5期|17|共1页
  • 作者

    刘爱媛;

  • 作者单位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