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植物保护》 >东亚飞蝗肠道细菌鉴定及其对金龟子绿僵菌拮抗作用分析

东亚飞蝗肠道细菌鉴定及其对金龟子绿僵菌拮抗作用分析

         

摘要

通过对室内饲养的东亚飞蝗5龄若虫肠道细菌的分离纯化培养,共获得8个细菌菌株,16s rDNA鉴定分别与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 sp.)、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xylosu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克雷伯氏菌和阴沟肠杆菌检出率为100%,检出量最大,均达到109cfu/g肠道,为常驻的优势菌群.肠道细菌在东亚飞蝗体内的数量分布为后肠>中肠>前肠,种类分布为中肠(8种)>后肠(6种)>前肠(4种).常驻细菌克雷伯氏菌和阴沟肠杆菌对金龟子绿僵菌则无拮抗作用,表明肠道常驻菌不是影响金龟子绿僵菌在蝗虫肠道内萌发侵染的主要因素,但同时也说明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使用绿僵菌防治蝗虫在防效上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著录项

  • 来源
    《植物保护》 |2008年第4期|69-72|共4页
  • 作者

    赵悦; 张泽华; 王广君;

  • 作者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沈阳,110161;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81;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81;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8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S476.12;
  • 关键词

    东亚飞蝗; 细菌; 分子鉴定; 金龟子绿僵菌; 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