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植物保护》 >我国2008年草地螟大发生特征及成因分析

我国2008年草地螟大发生特征及成因分析

         

摘要

为了更好地总结草地螟的发生危害规律,改善和提高草地螟的预测预报水平,本文就我国2008年草地螟的大发生危害特征及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所得的结果表明:1代幼虫发生危害较轻,仅有70万hm2左右.但2代幼虫的危害面积则达到了1 106.7万hm2,横跨东西7个省,为历年、历代最重.在多数受害较重的地区,豆类、向日葵等双子叶作物受害最重,损失最大,而其他作物几乎都受到了危害.另外,新疆1、2代幼虫的危害时期均比内陆地区提前了1个月左右,而1代成虫的暴发也影响到了奥运会.对2代幼虫大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1代幼虫滞育比例的下降,1代成虫从俄罗斯亚洲部分及蒙古地区的大量迁入,1代成虫盛发期间降雨量的增加和适宜的气温,是2代幼虫大发生的主要原因.双子叶杂草面积的扩大,也为2代幼虫的大发生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著录项

  • 来源
    《植物保护》 |2009年第1期|27-33|共7页
  •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鳞翅目害虫;
  • 关键词

    草地螟; 大发生; 迁飞; 温度; 降雨;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