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植物保护》 >实蝇高引诱性酵母菌的分离和筛选

实蝇高引诱性酵母菌的分离和筛选

         

摘要

实蝇是一类重要的检疫性园艺害虫,易造成果实未熟先黄、脱落和腐烂。利用饵剂进行成虫诱杀是防治实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而国内目前普遍缺乏绿色高效的实蝇饵剂。多种微生物被报道对实蝇具有引诱能力,配合诱捕器使用,可以成为一种高效绿色的成虫防治技术。本研究从海南、广东、广西、江西、浙江、湖北等地的柑橘、番石榴、杨桃等虫果及寄主叶片上分离获得了357株酵母菌菌株,通过26S rDNA测序,鉴定出这些菌株分属于8个属、25个种,包含假丝酵母属Candida(6种)、有孢汉逊酵母属Hanseniaspora(5种)、毕赤酵母属Pichia(9种)、酿酒酵母属Saccharomyces(1种)、有孢圆酵母属Torulaspora(1种)、子囊酵母属Galactomyces(1种)、Starmerella属(1种)和威克汉姆酵母属Wickerhamomyces属(1种)。在所有分离培养的酵母菌中,优势种是仙人掌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opuntiae,优势度指数为0.22。在模拟田间环境的半封闭网室中测定357株酵母菌株发酵液对南亚果实蝇Zeugodacus tau和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雌雄成虫的引诱活性,初步筛选获得发酵液引诱活性较好的菌株12株,其引诱南亚果实蝇和橘小实蝇的数量分别是阳性对照的1.0~3.7倍和3.2~7.8倍。进一步筛选发现克鲁维毕赤酵母Pichia kluyveri ZJGJA31和球形环孢菌Torulaspora globosa HBMTA13发酵液对南亚果实蝇田间引诱能力分别为(10.6±1.7)头/诱捕器和(6.8±1.1)头/诱捕器;对橘小实蝇田间引诱能力分别为(9.1±1.1)头/诱捕器和(23.0±2.9)/诱捕器。结果表明,P.kluyveri ZJGJA31和T.globosa HBMTA13发酵液具有被开发成实蝇引诱剂的潜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