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福建沙埕港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影响因子

福建沙埕港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影响因子

         

摘要

根据沙埕港2006年1月和4月冬、春季2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和生物多样性的季节变化,并利用PRIMER统计软件中的PCA、BIOENV和RELATE程序探讨了浮游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经鉴定共有浮游动物77个种类(含浮游幼虫15类)。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和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是2个航次共有的优势种,桡足幼体在2个航次中也都占优势。与1990年调查相比,浮游动物丰度大幅下降,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已发生了较大改变。沙埕港的浮游动物大致可分为河口型类群、沿岸型类群和近海型类群。冬季航次浮游动物的平均总丰度为20.6 ind/m3,春季航次为92.2 ind/m3,低于福清湾浮游动物同期调查结果。浮游动物总丰度分布均为由湾口向湾顶递减的趋势。春季的浮游动物总丰度和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冬季,冬季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呈现湾中、西部高,湾口、湾顶低的趋势,而春季浮游动物多样性分布比较均匀。经统计分析,影响冬季和春季浮游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盐度、温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