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洋与湖沼》 >黄海绿潮研究:回顾与展望

黄海绿潮研究:回顾与展望

         

摘要

自2007年以来,南黄海海域连年发生大规模绿潮(green tides),至2018年已连续12年出现.大规模绿潮对南黄海西部沿海一线的景观、环境和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破坏,已经成为黄海海域一类常态化的生态灾害问题.每年夏季,苏、鲁沿海一线地方政府都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海滩上堆积的绿藻进行收集和处理.针对绿潮问题,我国政府组织相关学者,围绕绿潮起源、成因、危害、监测和防控进行了大量调查和研究工作.经过多年研究,在黄海绿潮原因种及其鉴定方法、黄海绿潮起源地与早期发展过程、影响黄海绿潮的关键因素等方面已经有了比较系统、深入的认识,确认了黄海绿潮的原因种为浒苔(Ulva prolifera),发现黄海绿潮主要起源于南黄海西部的苏北浅滩海域,基本阐明了浅滩区绿潮早期发展的关键过程.浒苔自身的生物学特性、苏北浅滩独特的海域环境特征,以及浅滩区的养殖活动是影响黄海绿潮形成的关键要素.但是,在绿潮原因种浒苔的最初来源、绿潮的生态效应,绿潮演变趋势以及绿潮防控对策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为验证黄海绿潮成因方面的科学认识,对绿潮防控工作提供思路和技术保障,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设立了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近海生态灾害发生机理与防控策略”,将黄海绿潮作为一项重要生态灾害问题开展研究,旨在进一步阐明绿潮成因,为绿潮防控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

著录项

  • 来源
    《海洋与湖沼》 |2018年第5期|942-949|共8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青岛 26607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青岛 26607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青岛 26607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青岛 26607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 关键词

    黄海; 绿潮; 成因; 防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