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洋与湖沼》 >2017年绿潮浒苔(Ulva prolifera)生理特征及孢子囊形成情况分析

2017年绿潮浒苔(Ulva prolifera)生理特征及孢子囊形成情况分析

         

摘要

近几年来在我国青岛海域连续暴发的浒苔绿潮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破坏了近海海洋生态系统平衡.因此,浒苔绿潮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重点关注了绿潮暴发期间不同海域浒苔藻体生理特征和孢子囊形成情况.研究发现,不同海域里浒苔藻体生理特征差异显著,孢子囊比例显著不同,并且观察到漂浮浒苔的原位萌发.2017年5月中旬,我们在苏北浅滩紫菜养殖区域(33.78°N,121.29°E)对筏架绠绳上生长的绿藻,退潮后滩涂散落的绿藻和涨潮时海面上漂浮的绿藻进行为期5天的野外采集.另外,在2017年6月随科考船对浒苔暴发海域的浒苔样本进行采集.采集范围在(33.5°-36.5°N,120°-124°E).结果表明,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浒苔Fv/Fm(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值从0.65逐渐降低至0.3左右;YⅡ(光系统Ⅱ实时光化学量子产量)值也从最高0.5左右降低至最低0.1.此外,定生浒苔Fv/Fm值为0.6-0.8左右,明显高于漂浮浒苔;YⅡ值也有类似趋势.在孢子囊形成比例方面,定生浒苔约有5%藻体形成了孢子囊,而漂浮浒苔中孢子囊形成比例达到20%.数据表明,低纬度区域为浒苔来源地,浒苔生理活性良好,孢子囊形成比例低.随着浒苔往北漂移,其生理活性降低.并且,漂浮浒苔孢子囊形成比例显著性高于定生浒苔.本文认为,浒苔脱离来源区后,孢子囊的快速形成、成熟和孢子释放以及孢子的原位萌发是浒苔生物量激增的重要原因.

著录项

  • 来源
    《海洋与湖沼》 |2018年第5期|999-1005|共7页
  • 作者

    郑阵兵; 高山; 王广策;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青岛26607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 青岛266235;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青岛26607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 青岛266235;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青岛26607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 青岛266235;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青岛26607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水生生物生态学;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 关键词

    绿潮; 浒苔; Fv/Fm; YⅡ; 孢子囊;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