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洋与湖沼》 >两组不同饲料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卵巢发育及卵黄发生的激素调控

两组不同饲料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卵巢发育及卵黄发生的激素调控

         

摘要

甲壳动物的卵巢发育及卵黄发生受到体内各种内分泌激素的调控.本文研究了两组不同饲料一脂类营养平衡组(A组,含有磷脂和HUFA)和不平衡组(B组,缺乏磷脂和HUFA)对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及卵黄发生的激素调控,运用放射免疫法和放射化学法分别测定了处于不同卵黄发生期的中华绒螯蟹的肝胰腺、卵巢、血淋巴中孕酮(PG)、雌二醇(E2)的含量及中华绒螯蟹大颚器(MO)合成与分泌甲基法尼酯(MF)的速率.结果表明:1)中华绒螯蟹体内三种组织(肝胰腺、卵巢和血淋巴)中均存在PG和E2,PG可能为E2的前体;2)早熟蟹的MO合成MF速率远远大于正常发育的幼蟹,MF的大量合成与分泌是促使早熟蟹产生的主要内分泌因素;3)B组饲料(含猪油)喂养的河蟹其MO合成MF的速率均高于A组饲料(含鱼油),且B组饲料的早熟蟹转化PG速度比B组饲料的早熟蟹快;4)PG和E2的脂类结合部位能结合外源性卵黄蛋白原(Vg),通过血淋巴的运输被卵泡细胞胞吞,最终与卵母细胞内的内源性Vg结合,共同形成卵黄体;5)多不饱和脂肪酸(如EPA和DHA)可能会抑制类固醇激素的产生.研究表明,MF是中华绒螯蟹的促性腺激素,具有促使PG合成和E2转化的作用,它们共同诱导河蟹卵巢发育及卵黄发生.

著录项

  • 来源
    《海洋与湖沼》 |2010年第4期|505-512|共8页
  •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合肥,230009;

    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

    淮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淮阴,223300;

    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水产动物饵料及其营养;
  •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卵巢发育; 卵黄发生; 早熟; 孕酮; 雌二醇; 甲基法尼酯;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