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洋与湖沼》 >2012年冬季菲律宾海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水平分布

2012年冬季菲律宾海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水平分布

         

摘要

为了解西太平洋菲律宾海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水平分布特征,于2012年11月26日至2012年12月12日对菲律宾海上层海洋(0-200m)的浮游动物进行了调查.调查站位分别位于受赤道逆流(NECC)、棉兰老流(MC)、北赤道流(NEC)和黑潮(KC)影响的海域.通过比较浮游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分别用干重,灰分,无灰干重和含能量等指标表示),探讨不同海流中浮游动物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桡足类、毛颚类和水母类是菲律宾海浮游动物的三大主要类群.调查海域浮游动物丰度为11-116ind./m3,NECC区平均丰度最高((96±28)ind./m3),然后依次是MC区和KC区,NEC区最小((26±9)ind./m3).在浮游动物生物量(干重)方面,同样NECC区最高((3.25±1.11)mg/m3),其次为MC区,但是平均丰度最小的NEC区生物量超过KC区.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KC区的浮游动物具有更高的含水量以及较小个体所占比例较高.不同水团之间浮游动物灰分、无灰干重和含能量的分布特征与干重相一致.结合环境因子分析显示,上升流、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海流和温度等因素对浮游动物的分布具有一定影响.

著录项

  • 来源
    《海洋与湖沼》 |2014年第6期|1225-1233|共9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山东胶州湾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青岛 26607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青岛26607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水生动物学;
  • 关键词

    浮游动物; 丰度; 生物量; 菲律宾海;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