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洋与湖沼》 >沱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水质评价

沱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水质评价

         

摘要

为合理评价沱江水质现状,于2013年丰水期(8月)和枯水期(11月)对沱江浮游植物及主要水质指标进行采样调查.结果显示:(1)丰水期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Σ)较高,尤其是上游江段,变化范围为47.4-64.6,平均56.3;枯水期TLI(∑)变化范围为43.4-48.1,平均44.6.(2)检出浮游植物88种(属),主要为绿藻、硅藻和蓝藻.丰、枯水期浮游植物群落主要组分分别为绿藻+硅藻+蓝藻和硅藻+绿藻+隐藻.优势度分析显示,丰水期优势种主要为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微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tenuissima)、拉氏拟柱孢藻(Cylindrospermopsis raciborskii)等,枯水期主要为脆杆藻(Fragilaria sp.)、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线形舟形藻(Navicula graciloides)等.(3)丰水期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均匀度指数J均值分别为3.66、6.21和0.69,枯水期分别为3.67、4.12和0.88.(4)聚类分析与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沿江水坝建设与空间分布格局对NH4+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已有影响,表现出水坝上游湖泊型藻类数量增加、上游江段浮游植物密度高于下游江段的趋势.(5)分类回归树模型显示,营养水平与物种丰富度较高但均匀度偏低的水体中,浮游植物密度易出现高值.综合以上情况,沱江水质已处于中到富营养状态,尤其是丰水期与较上游的江段,富营养化程度更高.为预防水华的发生,出现丰富浮游植物种类的地段更应加强监控,尤其是丰水期上游的大坝坝上江段.

著录项

  • 来源
    《海洋与湖沼》 |2016年第4期|854-861|共8页
  • 作者单位

    内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内江641112;

    内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内江641112;

    内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内江641112;

    湖南文理学院水产高效健康生产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环洞庭湖水产健康养殖及加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动物学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常德415000;

    内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内江64111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水生生物生态学;
  • 关键词

    沱江; 水质评价; 浮游植物;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多样性指数;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