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新闻知识》 >新新闻主义手法之误区—“假冒伪劣”

新新闻主义手法之误区—“假冒伪劣”

         

摘要

眼下,许多人(作者和读者)崇尚虚拟新新闻主义写作手法的作品,觉得这样“过瘾”,殊不知惹出的麻烦事也不少。近期《光明日报》发表的两篇文章,值得大家深思。一篇是该报1992年11月12日发表的消息:《杨沫状告名誉权受侵胜诉汪兆骞和知识与生活反诉被驳回》。消息说:“《知识与生活》1991年第一期上刊登了汪兆骞所写署名东方笑的《梅开二度访杨沫》一文。杨沫认为,被告汪兆骞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把她一生中的抗婚、婚恋、个人生活、社会关系及其著作等做了全面的歪曲,杜撰和侮辱性描写。汪在文中扮演了一个和她交往极深的老朋友。可是,她根本不认识汪,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