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神经科学通报:英文版》 >人工反射弧建立后大鼠膀胱胆碱能神经的形态学变化(英文)

人工反射弧建立后大鼠膀胱胆碱能神经的形态学变化(英文)

         

摘要

目的观察体神经—内脏神经人工反射弧建立后,大鼠膀胱肌间神经丛分布的改变以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变化。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脊髓横断组和手术重建组。手术重建组大鼠术后饲养3个月,与脊髓横断组大鼠一起进行脊髓横断,再继续饲养3个月,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DiI进行逆行神经追踪;免疫荧光的方法显示DiI阳性标记细胞中的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改良的Karnovsky-Roots法检测膀胱铺片中神经纤维的分布。结果DiI阳性标记细胞主要分布于脊髓L3尾部至L5头侧前角,ChAT阳性细胞和DiI阳性标记细胞部分重叠。手术重建组和对照组相比,膀胱肌间神经纤维的数量较少,染色浓度也较浅(P<0.05);而手术重建组神经纤维密度较脊髓横断组增大,染色浓度增强(P<0.05),且出现明显的神经再分布。结论人工体内脏神经反射弧建立后,新的传出支为体神经,可以长入副交感神经纤维,传出神经元的递质仍为乙酰胆碱,膀胱内胆碱能神经纤维再生和乙酰胆碱活性增强且出现神经再分布,这可能在膀胱的控制性排尿中起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