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国家安全通讯》 >“后发制人”制于人乎?

“后发制人”制于人乎?

         

摘要

两军较量,一般的规律是: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但是,在国际反间谍斗争这个隐蔽战场上,“后发制人”也不失为一种克谍制胜的斗争策略。反间谍斗争中所谓的“后发制人”,一方面表明了一种客观事实,即无论从时间顺序还是从逻辑关系讲,都是先有对方的间谍活动,然后才有己方的反间谍斗争,只有“矛”的“先发”与进攻,才有“盾”的防卫与反攻。但是在另一方面,“后发制人”绝不仅仅意味着一种时间与逻辑上的先后顺序,更不等于消极防范与被动挨打,在实际较量中,“后发制人”更多地成为一种主动的策略选择。一是欲擒故纵,蓄势待发。在反间谍斗争中,“后发”不是不发,而是不能一触即发,不能一发现对方的活动就立即剑拔努张地公开交手。间谍不是明火执仗的强盗,其活动往往极为隐秘,要制服对手,首先要发现和掌握其活动的情况。这就需要给对方一些“活动空间”,使其活动有所“放纵”,让对手有一个暴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暗中观察、控制其活动,掌握其活动的深层部清与证据,发现其薄弱环节,针对其活动特点进行运筹谋划,组织调遣力量,以达到一发即中、擒获对手的目的。1984年底,一位名叫芭芭拉的美国妇女到联邦调查局告发她的前夫、美国退役海军通讯专家约翰·沃克是前苏联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