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计算机断层扫描静脉窦显影结合枕骨骨性标识对横窦乙状窦连接处定位方法的评估

计算机断层扫描静脉窦显影结合枕骨骨性标识对横窦乙状窦连接处定位方法的评估

         

摘要

目的介绍并评估一种乙状窦后入路开颅过程中快速准确定位横窦乙状窦连接处(TSSJ)的方法。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入选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3至10月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的63例患者,其中男29例,女3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被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2例)术前行CT血管成像(CTA)静脉窦减影,结合后处理明确横窦乙状窦交界处在颅骨上的投影,术中在枕乳缝外侧、乳突后嵴与上项线移行处,随即扩大骨窗显露;对照组(31例)使用目前广泛使用的"星点"钻孔开颅。评价2组开颅术中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切口长度、开颅时间、骨窗大小短于或小于对照组,分别为(6.8±0.5)cm比(8.0±1.5)cm、(37±8)min比(45±15)min、(8.7±1.2)cm2比(10.2±2.4)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开关颅出血量、静脉窦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颈部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5.63%比38.71%;P=0.04)、切口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6±1)d比(9±2)d;P=0.01]。结论使用乙状窦后开颅方法,"关键孔"中心应位于枕乳缝外侧、乳突后嵴与上项线移行处,较传统的以"星点"为标志开颅方法,可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和切口疼痛缓解时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