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眶上孔变异情况对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V1支疼痛的影响

眶上孔变异情况对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V1支疼痛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眶上孔变异情况对射频治疗三叉神经V1支疼痛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2011年2月至2017年8月原发性三叉神经V1支疼痛择期行CT引导下眶上神经射频热凝术的62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侧眶上孔形态,将患者分为有孔组(n=28)和切迹组(n=34)。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时间、CT扫描次数,统计分析术前、术后1 d、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2年疼痛数字评分(NRS)的平均秩次和有效率(NRS≤1分为有效),以及术后1 d、术后2年麻木程度的差异。并随访记录患者术后出现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时间、CT扫描次数、术前NRS、术后各时间点NRS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NRS相比,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NRS的平均秩次值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孔组术后1 d的Ⅰ、Ⅱ、Ⅲ、Ⅳ级麻木发生率分别为0、53.6%、46.4%和0,术后2年分别为42.9%、46.4%、10.7%和0;切迹组术后1 d的Ⅰ、Ⅱ、Ⅲ、Ⅳ级麻木发生率分别为0、29.4%、67.6%和2.9%,术后2年分别为55.9%、38.2%、5.9%和0;两组患者术后2年麻木程度较术后1 d麻木程度均有所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孔组与切迹组患者术后2年有效率分别为78.6%和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6,P&0.05)。患者在术后除不同程度的穿刺点肿胀外,无其他近期及远期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于不同解剖变异类型,眶上孔射频治疗三叉神经V1支疼痛的近期和远期有效率均较高;有孔型眶上孔远期有效率更高,除麻木外,无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患者接受度较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