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携带毒力岛大肠杆菌性小儿腹泻

携带毒力岛大肠杆菌性小儿腹泻

摘要

目的探讨携带毒力岛大肠杆菌(HPIEC)在小儿腹泻中的病原学地位.方法采用PCR扩增和菌落原位杂交检测HPIEC-irp2毒力岛基因,并用血清学分型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各类致泻大肠杆菌. 结果从1 032例腹泻患儿粪便中分离出652株大肠杆菌,经血清学和PCR毒力基因分型,检出各类致泻大肠杆菌225株,其中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 20株,ETEC81株,产志贺样毒素大肠杆菌(SLTEC) 47株,产志贺样毒素侵袭性大肠杆菌(ESIEC) 74株,产毒素大肠杆菌(EIEC) 3株.所有致泻大肠杆菌和未能分型的普通大肠杆菌株,再用HPIEC-irp2 探针作菌落原位杂交,共检出携带毒力岛大肠杆菌(HPIEC-irp2)112株,总阳性率为17.2%.其中41株是从致泻大肠杆菌ESIEC(24/74)和SLTEC(17/47)中检出.携带毒力岛大肠杆菌性小儿腹泻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 (87.5%)、腹痛(58.0%)、腹泻(>6次/d,75.9%)、发热f(50.9%)、以粘液便为主(69.6%). 结论携带毒力岛大肠杆菌是引起小儿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