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成骨肉瘤新辅助化学药物治疗的疗效分析

成骨肉瘤新辅助化学药物治疗的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恶性骨肿瘤新辅助化学药物治疗(化疗)的治疗经验.方法自1996年7月至2002年12月,对113例成骨肉瘤的患者实施了术前化疗,局部广泛切除加术后化疗.其中男65例,女48例,年龄7~32岁.肿瘤部位包括:股骨近端6例,股骨干部4例,股骨远端49例, 胫骨近端37例,胫骨干部2例,胫骨远端1例,肱骨近端7例, 腓骨3例,锁骨1例,肩胛骨1例,骨盆骶骨各1例. 外科分期 ( Enneking ): ⅡA 7例, ⅡB 106例.术前化疗2个周期,术后继续行3个周期的化疗.结果完全有效者60例,部分有效者35例, 对术前化疗无效者18例.所有术后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年半,最长者7年,最短者27个月. 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局部复发率不同, 人工关节置换组局部复发5例(8.3%),肿瘤骨灭活再植组局部复发12例(55%).对术前化疗反应好的60例患者,随访期间有11例患者出现肺转移,占18.3%. 其中有10例局部复发, 均为行肿瘤骨灭活再植及灭活骨复合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 对术前化疗反应中等的35例患者中, 13例出现肺转移,占37%.对术前化疗反应差的18例中, 14例出现肺转移, 约占78%. 对本组113例成骨肉瘤的治疗结果进行了Kaplan-Meyer 生存曲线分析, 5年生存率为71.93%. 影响患者预后最重要的因素是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结论化疗原则:(1) 个体化超大剂量化疗; (2) 术前阿霉素(ADM)和胞嘧啶核苷二磷酸(CDP)动脉插管化疗,使用动脉泵将上述药物泵入,保持血药浓度持续高浓度,甲氨喋呤(MTX)和异环磷酰胺(IFO)静脉内给予,采取动静脉结合的双途径化疗方式;(3) 对一线药物化疗效果欠佳的患者,术前加用二线药物IFO、紫衫醇; (4) 化疗过程中,仔细观察,详细记录肿瘤对化疗药物的反应,了解该患者对哪种药物敏感,用于指导术后化疗方案的改进;(5) 应用有效的升高白细胞药物,缩短化疗周期,提高药物的剂量强度;(6) 对于出现肺转移的患者,加用三氧化二砷、紫衫醇.

著录项

  •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2004年第14期|1186-1190|共5页
  • 作者单位

    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中心;

    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中心;

    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中心;

    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中心;

    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中心;

    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中心;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骨骼肿瘤;
  • 关键词

    骨肉瘤; 药物疗法;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