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静脉注射伊布利特与普罗帕酮转复心房颤动和扑动的多中心研究

静脉注射伊布利特与普罗帕酮转复心房颤动和扑动的多中心研究

摘要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伊布利特与普罗帕酮转复持续时间<90 d的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研究.2003年9月至2004年7月,5个研究中心共入选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212例,随机进入普罗帕酮组和伊布利特组.伊布利特组107例,其中房颤75例,房扑32例;普罗帕酮组105例,其中房颤76例,房扑29例.两组分别在持续心电、血压监测下于10 min内静脉推注伊布利特1 mg或普罗帕酮70 mg,如给药结束10 min后仍未转复为窦性心律,重复前述治疗1次.观察开始给药后1.5 h内房颤/房扑的转复率及4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1)伊布利特组房扑的转复率明显高于普罗帕酮组(78.1% vs. 48.3%,P<0.05);而房颤的转复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7% vs. 39.5%,P>0.05).两组房颤和房扑总转复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伊布利特组和普罗帕酮组分别为61.7%和41.9%,P<0.05).(2)两组平均转复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房颤/房扑持续48 h之内者,两组间转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房颤/房扑持续3 d以上者两组间转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伊布利特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5例,4.7%)、连发室性过早搏动(4例,3.7%)和一度房室阻滞(1例,0.9%).普罗帕酮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交界性心律与低血压(2例,1.9%)、恶心与呕吐(2例,1.9%).普罗帕酮组发生1例与试验药物无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与普罗帕酮比较,伊布利特对房扑的转复有明显的优势.房颤/房扑持续3 d以上者(<90 d)应用伊布利特的转复率明显高于普罗帕酮.两药的不良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