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不同体位下不同模式机械通气对新生儿心脏直视术后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不同体位下不同模式机械通气对新生儿心脏直视术后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下压力支持通气(PSV)和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对新生儿心脏直视术后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15例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急诊术后发生ALI的新生儿,男12例,女3例,年龄2~28(15±9)d,体重2.2~4.3(3.5±0.6)kg。采用交叉对照研究方式,先给予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至血液动力学稳定(PRVC-base),然后随机进行仰卧位PSV(PSV-SP)、仰卧位NAVA(NAVA-SP)、俯卧位PSV(PSV-PP)和俯卧位NAVA(NAVA-PP)机械通气,各模式持续60 min。记录心率、收缩压和中心静脉压等血液动力学指标,吸气峰压(PIP)、平均气道压(MAP)、呼吸频率、潮气量(VT)和分钟通气量(MV)等呼吸力学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以及膈肌电信号(EAdi)和非同步指数(AI)。结果不同模式机械通气时患儿血液动力学指标均稳定。不同体位PSV和NAVA时PIP、MAP和V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低于PRVC-base时(均P<0.05);呼吸频率在俯卧位PSV、NAVA时快于PRVC-base和仰卧位PSV、NAVA时(均P<0.05);MV无明显变化。PSV-SP、PSV-PP、NAVA-SP和NAVA-PP时PaCO2均无明显变化,处于正常水平;氧合指数[分别为(272±76)、(308±90)、(347±84)和(365±87)mm Hg(1 mm Hg=0.133 kPa)]均明显高于PRVC-base时[(200±60)mm Hg,均P<0.01],NAVA-PP时氧合指数高于PSV-SP时(P<0.05)。NAVA-PP时EAdi谷值低于PSV-SP时[(0.2±0.1)μV比(0.5±0.2)μV,P<0.05]。NAVA-SP和NAVA-PP时AI均为0,明显低于PSV-SP时[(21.5±4.8)%,P<0.05]和PSV-PP时[(22.4±3.4)%,P<0.05]。结论心脏直视术后发生ALI的新生儿行机械通气时,俯卧位条件下采用NAVA模式在保持人机同步性方面优势明显,有利于改善患儿氧合状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