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医院就诊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精神障碍共病的临床观察

医院就诊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精神障碍共病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通过人格及精神障碍评估问卷了解医院就诊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精神障碍的共病状况。方法顺序纳入2008年11月至2010年3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符合罗马Ⅲ标准的IBS患者83例,由经过培训的人员通过人格诊断问卷4(PDQ4)、复合型国际诊断交谈(CIDI)表进行人格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及其他精神障碍诊断。结果 83例IBS患者中男43例,女40例,年龄(38±14)岁。其中便秘型20例(24.1%)、腹泻型31例(37.3%)、混合型15例(18.1%)、未分型17例(20.5%)。(1)62例(74.7%)患者被检出1型或多型人格障碍,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以强迫和回避为特征的焦虑-抑制类(C组)人格障碍最多(58例,69.9%)。存在人格障碍者躯体形式障碍检出率为46.8%(29/62),高于无人格障碍者[19.0%(4/21),P=0.025]。(2)IBS患者的CIDI-3.0精神障碍终生患病率44.6%(37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焦虑与心境障碍是最多见的精神障碍共病类型,分别为21例(25.3%)和19例(22.9%)。物质滥用和依赖、间歇性暴发障碍分别检出9例(10.8%)和7例(8.4%)。腹泻型IBS患者精神障碍共病率最高(58.1%,18/31),但不同IBS亚组之间精神障碍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IBS患者中33例(39.8%)存在躯体形式障碍,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亚组间躯体形式障碍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焦虑障碍同时合并躯体形式障碍者为61.9%(13/21),显著高于无焦虑障碍者[32.3%(20/62),P=0.016]。结论综合医院消化科就诊的IBS患者精神障碍共病较为常见,尤其是焦虑障碍和心境障碍。存在人格偏离及焦虑障碍的IBS患者更容易出现躯体形式障碍,消化专业医师应对此有充分认识并予以恰当治疗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