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真菌性感染性心内膜炎22例临床特征分析

真菌性感染性心内膜炎22例临床特征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真菌性感染性心内膜炎(FE)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和预后。方法连续入选2003—2009年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符合Duke诊断标准的真菌性心内膜炎患者,对其临床特征、微生物学特点、并发症和死亡原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入选FE患者22例。中位年龄45岁,男女比例2.1∶1.13例(59.1%)患者为医疗相关性感染,1例静脉吸毒相关感染。最常受累的瓣膜是主动脉瓣(40.9%),其次是二尖瓣(13.6%)。16例(72.7%)患者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10 mm的赘生物占54.5%(12/22),>15 mm的赘生物占31.8%(7/22)。最常见的致病微生物为念珠菌属,占68.2%(15/22),其中白念珠菌占45.5%,近平滑念珠菌占9.1%;其次为曲霉菌属,占22.7%(5/22),其中烟曲霉菌占9.1%。易患因素包括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免疫功能受损等。急性感染期间发生的严重并发症包括难治性心力衰竭、系统性栓塞、难以控制的感染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住院病死率为40.9%(9/22),主要死亡原因为难治性心力衰竭、脓毒症并发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和脑卒中。15例患者经抗真菌药物治疗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醋酸卡泊芬净和伏立康唑。7例(31.8%)患者接受了瓣膜置换术,其中3例为再次瓣膜置换术。接受内外科联合治疗的患者住院病死率较低(1/7)。结论 FE在医疗相关性感染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多见;栓塞事件发生率高,且赘生物体积大;住院病死率高,死因包括心力衰竭、脓毒症和反复的动脉栓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