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血管外肺水指数和肺血管通透性指数的动态变化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血管外肺水指数和肺血管通透性指数的动态变化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和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的动态变化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符合ARDS柏林定义患者70例, 根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和病死组。脉搏指示剂持续心排出量监测技术(PiCCO)两组患者入院1~4 d EVLWI(EVLWI1~EVLWI4)和PVPI(PVPI1~PVPI4), 以及其差值ΔEVLWI(EVLWI1~EVLWI4)和ΔPVPI(PVPI1~PVPI4)。比较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EVLWI和PVPI及其变化、ΔEVLWI、ΔPVPI、氧合指数(OI)、中心静脉压(CVP)及器官功能障碍数目等参数。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 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存活组和病死组不同时相点EVLWI和PVPI组间比较, 入院1~2 d EVLWI和PVPI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3~4 d病死组均高于存活组(均P&0.01)。存活组和病死组EVLWI和PVPI动态变化趋势比较, 存活组1~4 d EVLWI和PVPI随治疗逐渐下降(均P&0.05), 而病死组1~4 d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ΔEVLWI和ΔPVPI存活组明显高于病死组, 为28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和28 d生存曲线显示, ΔPVPI预测ARDS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2, 最佳截断值为1.2, 且ΔPVPI&1.2中位生存期明显长于ΔPVPI≤1.2。结论 ARDS患者持续动态监测EVLWI和PVPI对预后的预测价值优于单次数值, 且ΔEVLWI和ΔPVPI为ARD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可作为ARDS患者预后评估的辅助指标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