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3D打印技术在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手术中的应用

3D打印技术在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手术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1至9月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对10例行后路固定手术的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进行3D模型打印, 打印范围为颅底到C4椎体, 对骨质结构和椎动脉进行颜色区分制作1∶1大小的模型。在模型上进行术前模拟置钉, 探讨固定方式和最佳进钉点以避开椎动脉, 获得个性化置钉数据后进行手术操作, 对3D打印模型的置钉数据和实际临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D打印模型模拟手术发现, 10例均有C1后弓发育不良或与枕骨融合, 无法行C1后弓螺钉, 进钉点选择在C1侧块;C2螺钉根据模型个体化设计:3例椎动脉异常或C2椎弓根宽度&3.5 mm无法行椎弓根螺钉固定, 其中1例行C2椎板螺钉, 1例行C2~3经关节螺钉, 1例因合并C2~3椎体融合行C3椎弓根螺钉;2例椎弓根宽度在3.5~4.0 mm, 经评估后设计钉道仍行椎弓根螺钉固定;1例单侧C1侧块垂直脱位于C2前方, 采用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固定;其余均行椎弓根螺钉。10例手术方案均与3D打印模拟方案一致, 术后随访12~18个月, 随访时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 植骨融合率100%。结论 3D打印模型可全面评估骨性结构异常和椎动脉走向, 有助于制定手术策略、设计置钉点和置钉角度, 避免椎动脉和脊髓损伤, 值得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