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熊果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及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

熊果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及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

         

摘要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熊果酸(UA)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小鼠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使用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12周龄清洁级健康C57BL/6雄性小鼠60只, 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曲安奈德)和UA干预(低、中、高剂量)组, 每组10只小鼠。药物干预1周后处死小鼠, 取眼球制作石蜡切片, 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情况;实时PCR检测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视网膜VEGF、COX–2、MMP–2蛋白的表达水平;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含量。结果 HE染色和过碘酸雪夫(PAS)染色结果显示, 正常对照组内界膜平整, 血管内皮细胞排列整齐, 几乎不见新生血管;糖尿病模型组可见大量新生血管;低剂量UA干预组与糖尿病模型组结果相似;高剂量UA干预组与阳性对照组结果相似, 内界膜平整, 基本不见新生血管。VEGF、COX–2、MMP–2 mRNA表达水平糖尿病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中、高剂量UA干预组(均P&0.001);VEGF、COX–2、MMP–2蛋白表达水平糖尿病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和低、中、高剂量UA干预组(均P&0.05)。糖尿病模型组视网膜组织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和中、高剂量UA干预组(P=0.026、0.007), SOD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和低、中、高剂量UA干预组(P=0.040、0.021、0.003)。结论熊果酸可能通过抑制DR小鼠视网膜VEGF、COX–2、MMP–2的表达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 并通过明显的抗氧化应激作用缓解DR。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