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根据肾功能调整D-二聚体界值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根据肾功能调整D-二聚体界值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摘要

目的探讨根据肾功能调整D-二聚体界值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北京安贞医院Well’’s评分低度及中度疑似肺栓塞的急诊及住院病例资料1 784例。患者均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肺动脉造影和(或)肺通气/灌注扫描确诊。计算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将患者分为三组: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轻度受损组及肾功能中度受损组。当年龄标准化D-二聚体水平&500 μg/L时, 定义为D-二聚体阴性。比较三组间D-二聚体阴性患者比例及D-二聚体排除肺栓塞的诊断效率。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制定不同肾功能组D-二聚体诊断肺栓塞的最佳截断点并判断其对D-二聚体在诊断肺栓塞中的筛查效率的影响。结果在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轻度受损组及肾功能中度受损组D-二聚体中位数分别为291.5、995.5和1 901.5 μg/L(P&0.001)。各组中阴性D-二聚体结果排除肺栓塞的敏感度均为99%~100%, 其特异度分别为70%、42%和23%。为排除1例肺栓塞患者需要进行的检测次数(NNT)分别为:3.32、3.58和3.95。应用ROC曲线确定三组D-二聚体诊断肺栓塞的最佳截断点数值在肾功能轻度及中度受损组升高至1.2和1.75倍;而D-二聚体界值调整后患者D-二聚体阴性患者的比例由原来的49%增加至53%。阴性D-二聚体结果排除肺栓塞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由原来的99%和57%调整为98%和62%;而NNT值亦从3.52降至3.34。结论根据肾功能水平调整D-二聚体临界值可提高D-二聚体检测对肺栓塞的筛查效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