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汉族与高加索族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病特点和临床疗效比较

汉族与高加索族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病特点和临床疗效比较

         

摘要

目的评价汉族和高加索族急性主动脉夹层(AD)的发病特点,比较2组人群治疗方式选择、疗效及预后等方面的差异。方法按系统评价的要求,全面检索MEDLINE(1980至2014年)、Emabse(1980至2014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80至2014年)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0至2014年),应用STATA 12.0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及荟萃分析。结果高加索族患者共纳入6 697例Stanford A型和3 381例B型AD。汉族患者共纳入850例A型和4745例B型AD。汉族患者平均年龄偏低,男性比例为84.5%,高于高加索族患者的6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5.37,P<0.01),既往烟酒史、冠心病病史患者比例分别为53.0%、13.8%,高于高加索族的16.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4.23、68.417,P<0.01)。B型夹层中,汉族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比例分别为85.7%、13.3%,高于高加索族的75.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1.27、30.613,P<0.01)。汉族患者术前多出现神经系统和心脏损伤,高加索族却多出现肾和外周血管损伤。在治疗方式的选择上,高加索族采用开放手术患者明显高于汉族。汉族AD患者更多采用腔内修复术。B型夹层腔内修复术术后30 d死亡率,汉族为2.4%,低于高加索族的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2.96,P<0.01)。结论中国汉族人群现阶段AD患者发病率逐年增加,相对于高加索族人群发病年龄较低,但基础疾病较多。尽管国内采用外科干预的早期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由于可用数据局限,需要进一步增加样本及中远期随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